基于统编教材的文言文吟诵教学法初探

2020-05-29 01:36韩卫娟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王戎读法古文

韩卫娟

在重新体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篇目大幅增加。文言文被重新选人教材,其意义有二:其一,建立小学生与古文的亲密关系,为初高中深入的文言文学习做好准备;其二,建构契合时代需求的传统文化继承观念。文化的继承包含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二者互为一体,不可分割。前者需要引导学生意识到文言文学习的趣味性;后者则亟待开发文言文形式方面的内涵与价值,并将之揭示给学生。基于对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教学设计思路的分析,笔者认为目前所涉及的教学方法,仍然存在重内容轻形式,即重言轻文的倾向,注重品味形式的朗读教学也止于停顿技巧,并不能使学生真正意识到文言文语言形式的内涵。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非常重要,亟须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尝试引入吟诵教学的理论与方法,探讨文言文教学的可能路径。

一、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文言文学习要求分析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选入文言文,以每册一课,每课1-2篇的容量编排,每课设计3-4道练习题,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学习。从练习题的设计来看,基本涉及朗读和把握文意两个维度。把握文意方面,可以分为三种思路:一是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引导学生结合注释中对字词的解释,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二是重点字词释义,与现代汉语相比,文言文中字的含义发生了很大变化,把握好字义的演变规律,是学生学好文言文的基础。统编教材从四年级下册开始引导学生解释、翻译文言字词,并明确了这种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三是结合常识或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其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和精神,本文称之为“联系经验领会内涵和精神”类题目。如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的课后习题“‘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生活中有类似的事情吗”,这是文言文的思想内涵转化为当前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其在学生生命中发挥价值的重要途径。本文统计了朗诵类和上述三种把握文意类题目的数量和占比,具体见表1。

由表1可知,朗读类的题目占比29.3%,把握文意类题目占比63.8%,后者远远多于前者。可见,借助注释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解释字词、用自己的话翻译文章并传承其思想内涵和精神价值,仍然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这样的设计基本沿用了近年来中学文言文教学“解释字词、翻译文章、了解文意”的基本教学方法,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第四学段所提出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目标保持一致。笔者认为,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真正的意义和价值,在于挖掘文言文语言形式本身的价值,通过文言文表达情意和观点态度的方式方法,来领会文言文的文化内涵,领略其魅力,感受古代文人的智慧,使学生爱上文言文。正如郑国民先生所说,“语文的形式和内容都蕴含着文化,是文化的体现”,“过于注重思想内容并将其等同于文化”的观念是错误的。统编教材在文言文教學设计方面仍然着重于分析和理解文本内容。而文言文在语言形式方面的教学价值和意义,则需要通过朗读来实现。

相比较而言,统编教材对朗读的相关设计和要求简单明了。一方面,除四年级上册的《囊萤映雪》《铁杵成针》未作背诵要求外,其他文言文均需要背诵;另一方面,各年级朗读的要求呈现出清晰的能力层级关系。随着学生学习程度的加深,教材对学生文言文朗读能力的要求呈现出递进关系,但从四年级到六年级,教材对学生朗读能力的要求止于“正确流利”,未涉及“有感情”。

正确,指的是读准字的声母、韵母和声调,这是普通话学习的普遍要求。流利,则意味着朗读时能够做到不一字一顿,不回读,不读破句,可以把握好节奏和停顿,读出通顺流畅的完整句子。在教材的设计逻辑中,文言文朗读要做到流利,除了理解文意外,也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这是学生形成学习能力,达到“不需要教”的必由之路。统编教材十分注重读法指导,在三年级上册第一次出现文言文时,除了引导学生注意文言文的语言特点,还提出了“停顿”的朗读方法——这也是教材在小学阶段涉及文言文朗读教学的唯一方法。

古人诵读诗文时,由于没有标点符号,与停顿相关的概念是“明句读”。教材中的文言文已经标上了符号,做到了“明句读”。那么现在的问题是:第一,教师是否需要在教学中注意标点符号之外的停顿?第二,这样的停顿训练,是否可以达到朗读流利的教学目标?

首先,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需要标注的“停顿”,往往是基于学生的朗读水平,引导其进一步把握和区分语词之间的逻辑关系,做到断句正确,从而较为正确、恰当地进入文本。这一做法仍然是为理解内容服务的,没有注意到文言文表达形式的独特性、意义和价值。其次,在朗读学上,与“停顿”密切相关的概念叫“停连”,指的是“停顿和连接”,“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该连不连,语义不全”,停顿还需要综合运用“连接”,才能真正知情达意,体会文章的妙处。这在声音表达上应该体现为“声断气连”,并非诸多教师所认为的“停下来”。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画出停顿的方法,注意到了语法结构和逻辑关系,将文言文的语句划分成了更小的单元结构,却忽略了对文言文的整体表达,也就是如何连接使其更为顺畅地把握,对于学生做到读“流利”的意义有限。

诵读是培养语感、体会白话与文言差别、促进对文本理解的最好媒介之一,是被传统语文教育证明过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文言文教学需要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涵咏体会,才能使其真正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里的诵读,绝不是常规意义上的朗读。从这个角度讲,叶嘉莹、赵敏俐、徐健顺等一直在提倡的吟诵教学法,致力于挖掘古代人学古诗文方法的精髓,努力建构适应于当前时代教学的诵读教学理论和实践体系,为我们进行文言文的教学提供了寻求有效方法和途径的可能性。

依据吟诵相关理论,古文的读法有字读法和句读法,字读法是句读法的基础,也是开展吟诵教学的首要步骤。字读法讲究“字分实、虚、入,音分短、重、长”。就是说,古文里面的字分成实字、虚字、入声字三种,实字一般平读,逻辑或语法重音时才会重读、长读;虚字在古文中,尤其是在人物的语言里,常常是表示语气或决定作者态度的关键,常常往往需要重读、长读,古文的“因声求气”就是靠虚字维系;入声字要读得短促,有喉头收紧之感,如果平读是一拍,入声字一般只读半拍。我们知道,读法和含义休戚相关,读错就会理解错,用一种正确的读法去读,才能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因此,实字、虚字、入声字三种字的长短、高低、快慢各不一样,不同声音有序排列,能够自然形成“旋律”,展现古文的节奏和韵味。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声音来理解文言文表情达意的方式,体会古人在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智慧,进而深刻把握文章的思想和内涵。下文将根据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具体情况,以字读法为切入点,分析古文中入声字和虚字的读法及含义,为古文的吟诵教学法抛砖引玉。

二、入声字的读法及含义分析

诚如叶嘉莹所言,在古诗文吟诵时,应该格外注意入声字。所谓入声字,是古代的一种短音,在当前的普通话中已经消失,但古人作诗文,十分注意使用入声字来表达思想感情。入声字非常容易分辨,在古文的读法指导中,教师可以优先指导入声字的读法,引导学生体会古文在声音和文言文的形式中留存的信息。

在統编小学语文教材编排的文言文中,去掉重复字,涉及的入声字如下:

触、折、释、复、得、不、国、一、足、跌、没、石、击、活、七、答、曰、必、博、学、月、则、数、十、日、白、读、铁、欲、作、卒、业、默、识、厌、却、只、决、亦、急、识、伯、缺、出、设、雀、伯、若、绝、蜀、画、百、轴、玉、曝、牧、力、搐、入、织、弈、鹄、缴、射、弗、热、决、孰

除掉人名地名的入声字,如李白的“白”,伯牙的“伯”,蜀地的“蜀”,入声字的读法有两种:一种可以短读表示强调、惊讶、快速、轻灵;一种则读作顿挫,表示决绝、痛苦、压抑、沉重等。

下面以《王戎不取道旁李》为例,对入声字的读法及含义进行分析: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上文画横线的字,“七、折、不、答、曰、必”是入声字,要读得短促有力。“七”表示强调,故事发生在王戎才七岁的时候,作者用一种欣赏的眼光,表达了对王戎“人小鬼大”、年龄虽小却极为聪明的赞叹。“折”也表惊讶,李子树上的果子多得缀满枝头,压弯了树枝,这是一幅非常生动的画面。“不”强调的是坚定,不管诸儿如何,王戎自有主意,十分自信,这种坚定与诸儿竞走形成了鲜明对比。“答”“曰”两个人声字连用,意义在于引起双重注意。其实,“答”就是说,作者为什么非要加上一个“曰”字呢?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论语》里,多以“子曰”开头,“曰”读得短促有力,意思是要引起大家注意——老师要开始讲课了,请注意!王戎的“答曰”,连续两个入声字,表示他在积极回应质疑,同样在提醒读者,王戎的话非同凡响,是这篇文章的关键,大家一定要注意!之后王戎的话里,“必”字突出了坚定坚决的口气,彰显了王戎的果断和睿智。

顺着这样的思路,我们可以再分析一下三年级上册的《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二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进,儿活。

此处的入声字有“一”“足跌没”“石击”“活”。“一”强调“有一个”,这个孩子竟然做出了“登瓮”的举动,危险尚未发生,声音就先急促了起来,预示着接下来的情节。“足跌没”连续三个入声字,读起来非常短促,表示情况突发、十分危急。而当其他孩子都“弃去”,司马光的举动里,连续两个入声字“石”“击”,读来给人以迅疾之感,持石和击瓮两个动作紧密衔接,非常敏捷。与此同时,司马光临危不乱、急中生智、斩钉截铁地救人形象跃然纸上。“活”字,要读得高亢短促,显示出作者对司马光行为的盛赞。

除了表示强调、讶异外,入声字在特定的语境中还表示决绝痛楚。比如《鹬蚌相争》,鹬和蚌二者的争吵十分激烈,可以说是针锋相对、步步紧逼,这一点从入声字便可看出: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鹬、蚌的话里,句句都有入声字,非常短促,凸显憎恨的决绝之意。后说话的河蚌,相比之前鹬鸟的话,每句都多了一个人声字,显得更短更急更狠,一个比一个更厉害,争吵时不断升级的气势被人声字展露无遗。

因此,诵读古文时,注意入声字的读法及其内涵,引导学生体会入声字的意义和价值,能够增进学生对古文内涵的理解,促进他们对文言文形式中所蕴含信息的认同感。

三、虚字的读法及含义分析

在传统语文教育经验里,诵读诗文,不能仅了解字面意思,还要通过吟诵,通过诗文声音的轻重缓急、高低起伏的表达,揣摩诗文的含义和文气,也就是其背后的精神、心理和情绪。而文气,主要通过虚字来传达。游国恩提到儿时诵读古诗文的经验时说,“学习古文,先祖父亦谓诵读时应当特别注意虚字的神韵”。徐健顺说,“古文重视语气,重视文气流转,所以虚字重要,虚字重读、实字平读是基本的读法”。虚字里面蕴含着古文的神采、说话人的神韵,意义十分丰富。

中国古代虚字最多的经典之一是《论语》。据说,孔子去世之后,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在对老师的追思中编撰《论语》,他们不但想要记录下孔子的言行,还致力于在文字中展现孔子的音容笑貌、说话时的口气神态甚至表情动作,最后想到的办法,便是用虚词来传达语气神情。这一传统,被古文写作延续了下来。

比如下面这句话:

子曰:“学亟时习之,不亦说乎?”

“而”在这里表示转折,要重读、长读,突出孔子说这句话时的神态,是在强调学习和经常温习,是两件逐步完成的事情,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乎”是语气词,是孔子说这句话时的语气,要长读,表达的是孔子在认识到这一道理后,非常满意自得的状态,是一种自我陶醉。也就是说,虚词的使用,使得《论语》像今天的电影镜头一样,记录着孔子和弟子们的语气语调、神情神态等,而这些内容,从我们今天的阅读和交际常识看,蕴藏着非常丰富的信息,有时甚至是决定语句意义的关键。因此,有人认为虚字是古文之魂。诵读时将虚字读重、读长,才能展现古文的神韵,理解古文的真正思想与内涵。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涉及的文言文虚字如下:

于、之、因、而、尝、唯、然、则、以、焉、乃、乎、也、及、矣

下面以出现次数最多的“而”字为例,对教材文言文中出现的虚字读法和内涵进行分析。《王戎不取道旁李》中,“而”字出现在王戎的话语(“树在道旁而多子”)当中,要读得最重最长,突出转折的意味。我们知道,王戎当时七岁,说话应该非常直接,不会拐弯抹角,一般不会用虚字说话,但文章表述王戎的话,却用了《论语》里出现的第一个虚字“而”,在重而长的读法中,表现了王戎对“树在道旁却多子”这一奇怪现象的思考过程。此外,这个虚字也让我们联想到一位七岁小儿像孔子一样摇头晃脑、神采奕奕的神情,展现了一位少年老成、聪明睿智又沉稳的早慧儿童形象。

再比如六年级下册的《两小儿辩日》,“而”字的运用也彰显了小儿的聪慧、沉稳。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孔子一向是博学多才、多知的象征,却有两个黄毛小儿,用“太阳什么时候离我们更近”这样一个相对论的问题难住了孔子。由此,两小儿成了伶牙俐齿、睿智聪慧的代表。那么,两小儿的形象是如何展现出来的呢?虚字。如前所述,孩子一般说话直来直去,两小儿却句句用“而”字来表转折,表达自己对所看见现象的判断,加重拖长的语气透出信心满满的感觉,再加上语气词“也”“乎”的运用,把小儿们追问孔子时那种对自我判断的确信,对要寻根问底的口气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而”“也”“乎”等虚字的使用,将两小儿的争论从“儿戏”上升到了一个需要孔圣人去正视的哲学命题的高度,尽管孔子非常重视,仍然出现了“不能决也”的窘况,足见这一问题的棘手程度。确实,这样的问题与孔子的智慧无关。王丽萍曾说,孔子“竟连两个小儿的辩斗也无法判定胜负”的行为,正是要“说明是与非的相对性,难以遽断”。两小儿辩日行为的真正意义在于,为我们看待和分析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朱自清曾言,“古文和旧诗、词等都不是自然的语言,非看不能知道它们的意义,非吟不能体会它们的口气……吟好像电影里的‘慢镜头,将那些不自然的语言的口气慢慢显示出来,让人们好捉摸着。”诵读古文时突出和拖长虚字,长哦慢咏,会很容易进入文中情景,体会人物彼时彼地的语气神情,从而进入古文的世界,爱上古文。

在读准入声字和虚字之后,我们还需要较为正确地把握和处理逻辑重音和语法重音。就是说,有些实字,根据文意和古文表达的需要,适当地读重读长。实字重音的确定,一方面有赖于教师和学生在古文吟诵方面的语感;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参考朗读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

选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文言文,主要是智慧儿童故事和寓言故事,前者体现古人对儿童要成为什么人的思考,后者则蕴含古代文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相对准确地读出文言文中字的长短、轻重、快慢、缓急之后,我们就能通篇体会文章的文气。在文言文的腾挪跌宕、起伏婉转中领会文章的神韵、气质和思想内涵,走进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深入体会中华文化精神的价值。此外,已有实践证明,这一读法所展现的画面感和旋律美,能够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猜你喜欢
王戎读法古文
绿豆发芽(小古文版)
“事实上的名士”王戎,“魏晋风流”的一个样本
吝啬的王戎
龙闯迷阵
王戎识李
称象
嫦娥奔月
流行语译成古文也有腔调
答案大放送
德行第一之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