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芳慧
分析学生从初中到高中在数学学习中可能面临的台阶问题,为了帮助学生顺利过渡搭建阶梯,及初高中数学教学怎样有效衔接,如何给学生搭一个坡度较缓的“阶梯”的解决策略。
高中数学表面上是初中数学的延续,其实不然,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时,教师和学生往往会产生很多困惑:“自己已经将问题分析的很清晰明了,为什么学生一点反应都没有呢?”,“初中自己的数学成绩并不差啊,为什么到了高中就弄不明白了呢?问题到底出在哪?初高中数学教学怎样有效衔接,如何给学生搭一个坡度较缓的“阶梯”,平缓地引导他们上一个新的高度,是一个值得研究探索的过程,需要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共同做出努力。下面先谈谈高一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可能面对的台阶问题,而后再谈谈我个人的见解。
台阶一、函数概念的理解认识及解决有关函数问题。
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函数是具体的,机械的,只是对一次函数(k,二次函数 (a有了简单的认知,能完成一些相对比较简单的综合题。而进入高中后当我们重新学习函数时,却手忙脚乱,因为这时的函数概念是从集合对应的角度给出的,它相对抽象,不易理解。而如果这部分弄不清楚,那么高一阶段必修(一)所有与函数有关的问题对学生来讲都将成为障碍,遇到习题无从下手,长期下去学生就会对数学失去兴趣,放弃学习数学。
台阶二、初,高中数学教材存在断点。
有些知识初中涉及的很少,甚至只在课本的阅读部分出现过,如二次函数,十字相乘法解方程的根,韦达定理,分母(子)有理化等;而这些知识却是高中阶段顺利解题的有力工具,在解题中常会用到,例如:① 设loglog是方程的两根,求log的值;②在等比数列中,若a求公比的值。另外尤其重要的当属二次函数,在初中教材中,对二次函数作了较详细的研究,由于初中学生基础薄弱,又受其接受能力的限制,这部份内容的学习多是机械的,很难从本质上加以理解。即使高中階段我们又学习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等新的函数,但无论什么函数归根结底都会转化为二次函数知识。限于学生所掌握的二次函数知识,做起题来就会相当吃力,毫无头绪。
台阶三、学生学习方法上的不适应 。
初中生的数学学习方法比较机械、简单。他们习惯于死记硬背,不习惯于推理论证;习惯于简单的计算,不习惯于含参数的计算;习惯于模仿,不习惯于创新;习惯于课堂合唱,不习惯于独立思考,过分依靠教师,初中时如果课上能把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内容全记在本子上,掌握知识基本上就不成问题。而进入高中后,由于定义、概念、公式多,叙述多,进度快,方法灵活,题型花样多,加之科目多,如果仍靠初中那种以机械记忆为主的学习方法,显然是无能为力了。有很多学生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老师讲的东西已经完全理解了,为什么自己做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呢?”其实原因很简单,高中内容主要以理解为主,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如果不能从本质上理解,即使背得到定义、公式,因不解其意,对万花筒式的题型变化,更是束手无策,望而生畏,久而久之就对学习数学失去了信心。
高中学生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只有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为主动。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上述情况,教师应当采取以加强学法指导为主,我个人觉得应采取如下解决策略:
1 深入了解学生已有的数学基础,做到有的放矢
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除了对高中数学教材钻研透彻之外,平时还要多学学初中教材,或者在学生升入高中后进行一次摸底测验,了解每一部分知识学生掌握的程度,这样教师才能做到“知己知彼”,在引入新知识、新概念时,注意旧知识的复习,用学生已熟悉的知识进行铺垫和引入。如在讲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时,要先复习初三学过的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进而提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概念而引入坐标定义法。
2 克服障碍,妥善过渡,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每一位新生即使中考成绩很差的学生都有好好学的愿望,所以我们教师课堂教学开始时,适当放慢进度,降低难度。新课的引入,尽量从初中的角度切入,注意新旧对比,前后联系(这要求教师必须熟悉初中教材)。另外,对教学中涉及到重要的数学知识,要作必要的复习与讲解,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例题,作业和测试题一开始不宜太难,以免学生盲目乐观或丧失信心。对书本上不易理解,比较抽象的概念,要作适当的语法上的分析,用浅显的语言剖析含义,从多角度去阐述它们(文字、公式、图像等)。对学生中想当然的经验错误,一定要帮助他们找出错的原因,并及时纠正(同时还要注意有的错误还可能重犯),从而改变学生对高中数学的恐怖认识,提高能学好数学的信心。
3 循序渐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这也是近几年来高考数学的出题方向,这就告诉我们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毕竟数学教学时间有限,老师讲的内容终归有限,而数学题是无限的,这就要求学生课上一定要专心听讲,不仅听题型,而且重点听老师处理问题的方法技巧,课后钻研总结。只有自己反复思考琢磨,消化理解,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才能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在考试中取胜。
4 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往往只是一个(数学)方法上的技巧而已,而提出问题则更需要创造性和想象能力。”学生如果只是单纯的跟着老师的问题走,没有自己独特的思路见解,那他的思维就会被束缚,没有什么突破。许多问题都是老师事先精心设计好的,并且具有完整,正确的解决程序和方法。所以,学生的提问也就只能是师生之间的"问答",缺乏创造性和想象能力。而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自然生成的原发性问题,它驱动的课堂教学是学生主体、师生互动的生成性教学,是学生认知领域和教师认知领域之间的碰撞、交流、拓展、提升的一个动态过程,是提高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一条有力的教育渠道。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有许多聪明的,天赋很好的学生,只有当他的手和手指尖接触到创造性劳动的时候,他们对知识的兴趣才能觉醒起来”。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高中新生在数学学习上的特点和现实困难,尊重学生已有的数学基础,多想办法,研究规律和遵循规律,多为学生搭建平缓过渡的阶梯,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跨越从初中到高中这个学习台阶。教师做到“知己知彼”,逐步完成自己确立的过渡复习目标;学生扎实掌握了“双基”知识,适应了教师、教材、学习方法等诸多方面,一定会消除步入高中后的不适应感,爱上数学这门学科。
(作者单位:江苏省安峰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