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课堂教学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探讨

2020-05-29 01:36魏清远
知识文库 2020年8期
关键词:气体化学核心

魏清远

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提出,在强调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更高层次对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等科学素养和人文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它并非是神秘或遥远的,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实际落实在平常课堂教学中。化学教师应有强烈的“化学核心素养”培养意识,教学中不仅应传授知识,更应适时引发学生思考与探索,从学生的终身成长出发,探寻化学核心的培养策略,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发展。

1 化学核心素养的提出背景

新课程标准的改革明确提出了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面对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面对新时代对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教育部对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进一步改革,明确提出了化学核心素养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表现为学生通过运用学习和探究所获得的知识、思维和观念解决陌生、复杂、不可预测问题的能力和素养。

2 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策略探讨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主阵地,必然是落实化学核心素养的主要环节,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有侧重性培养学生的不同素养,对学生从不同维度、分层次递进培养,达到逐步由知识掌握到知识应用,升华到知识原理迁移和人文素养养成的综合素质的逐步拔高。

2.1 交叉结合,有侧重培养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主要分为五个维度,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有所侧重培养。如在进行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首先引导学生从物质微观结构联系宏观性质的思维方法,发现物质的微观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物质用途,而用途反过来体现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特点的关系(图1),引导学生树立“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观念。

其次,元素及其化合物转化过程中,亦包含平衡转化,符合“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从已学习物质的性质出发,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如笔者在物质的分类授课时,会介绍两个反应:H2SO4(浓)+NaClNaHSO4+HCl↑、H2S+CuSO4===CuS↓+H2SO4。第一次看到这两个反应时,许多学生会认为是第一个反应是一个强酸制弱酸的反应,同时对第二个反应的发生表示难以置信。此时,教师适时提供反应中各物质理化性质的知识背景,抛出问题,让学生对反应发生的原因进行思考。学生结合背景知识,思考讨论后得出结论:第一个反应属于高沸点酸制低沸点酸,而第二个反应因有极难溶的CuS生成,故反應能发生,属于可溶物转化为难溶物的反应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从更多的角度建立的物质分类转化中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图2),同时学生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得到了良好的培养。

2.2 分层递进,能力拔高培养

笔者认为,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可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授之于鱼、授之于渔、培养渔观。

授之于鱼:是传授学生知识,掌握物质性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如学生应用学习知识解决一般学习问题,理解生产生活中的简单化学应用:明矾净水、热纯碱溶液去油污漂白粉(液)的杀菌消毒原理、洗涤剂去油污等。

授之于渔: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知识规律,学会思考、总结知识规律,并学会将思维方法应用于新问题情景。新课改以来,高考试题的命制也在不断适应课程标准的改变:以无机化工流程题和实验综合题为例,识记为主的题目越来越少,基于陌生情境进行分析应用的题目越来越多。这对考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要求学生不仅掌握课程内容知识,还需对课程外的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进行知识规律迁移分析,对已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也需要结合新背景知识进行理解应用,对学生揭示现象的本质和发现内在规律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教师应从传统的传授知识、介绍应用,转向同时侧重引导学生发现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内在转化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新问题情境。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深度、广度也就有了很大的改变。

培养渔观: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在化学学习过程中通过实验和实际问题处理培养化学情境体验,培养学科兴趣、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如在使用石墨电解NaCl溶液实验探究时,理论上应产生两极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1:1的现象,其原理是:2NaCl+2H2OCl2↑+ H2↑+ 2NaOH。但实际操作中出现的现象是阴阳两极产生气体体积不相等甚至出现阴、阳两极气体比大于2:1的现象,学生往往会对此感到疑惑,若教师对此现象简单解释是由于Cl2可溶于水而导致阳极气体体积减小,则学生能学习到知识而不能得到更好的素养培养。对此,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从阴、阳两极可能产生的气体展开讨论,验证气体产物后引导学生从元素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出发,探讨实际现象与理论现象不同的原因。学生通过实验证明了阴、阳极气体分别为H2、Cl2,通过对Cl2、H2物理、化学性质的分析,得出由于H2不溶于水,Cl2可溶于水,而导致阳极收集到的气体比阴极气体少的结论。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通过提出质疑、验证猜想、通过证据推理得出正确探究结论,既加深了学生对电解原理和Cl2和H2性质的理解,提升了课堂的效度和信度,又突出了科学探究和证据推理思想的培养,使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意识等科学素养得到提高。

3 总结语

古语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教师首先应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扎实的学科知识基础,是塑造良好学科思想、学科素养的保证。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各阶段学习内容,逐步分层递进,逐步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和学习深度、广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为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创造条件。

本文系嘉应学院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2018年度研究课题(课题编号18JYJ115)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广东梅县东山中学)

猜你喜欢
气体化学核心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和大气层中的气体做游戏
和大气层中的气体做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