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 琳,原玉洁,崔彩云
(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一科,辽宁 沈阳 110001)
近年来,人们对于美的追求越来越高,正畸患者的比例逐步提高[1],传统的唇侧矫治器因为美观、舒适度等原因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2]。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上述缺陷。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是一种在数字化技术、三维重建技术及快速成型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融入口腔正畸诊疗过程中的新型正畸矫治技术[3]。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是一系列由医生指定、定制生产的透明塑料矫治器。它小幅度地移动病人的牙齿,使其从原来的状态转变为在医生的治疗计划中指定的、更加接近完美的状态。
牙周组织作为口腔的一部分,它的健康至关重要[4]。在近两年的正畸治疗过程中,牙釉质脱矿及牙周组织的损害的发生率已逐步提高[5]。传统唇侧固定矫治器粘接在牙面上影响口腔卫生的清洁[6],导致菌斑、牙石的聚集,进而导致牙槽骨吸收和附着丧失。因此正畸治疗过程中对牙周健康的维护至关重要。本研究对采用唇侧固定矫治器和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患者进行牙周检查,评估其牙周状况。
1.1 研究对象
1.1.1 实验对象:本文纳入2018年2月—2019年5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进行正畸治疗的患者共120 例,男性36 例,女性84 例,年龄10~55岁。其中60 例采用传统固定矫治器(Damon Q)治疗(传统组),60 例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Invisalign)治疗(隐形组)。
1.1.2 纳入标准:①患者牙列完整,牙周健康无明显炎症;②全身健康,无系统性疾病;③无骨组织代谢等影响牙周组织的疾病;④可配合医生完成正畸治疗。
1.1.3 排除标准:①有其他心血管疾病需长期服药者;②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③近半年有抗生素服用者;④有精神障碍者。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在进行正畸初诊检查后进行牙周检查,并记录包括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探诊深度(PD)等代表牙周健康的指标[7]。检查完成后患者于牙周科进行牙周洁治,之后开始正畸治疗。在整个正畸治疗过程中嘱患者每次进食后按照标准Bass刷牙法进行口腔卫生清洁,每次时间不少于3 min。
1.2.1 传统组:选用传统唇侧固定矫治器的患者均采用Damon Q直丝弓托槽,根据患者情况选用高转、标转、低转的托槽,弓丝从0.012镍钛圆丝升级至镍钛方丝至0.016*0.022不锈钢方丝。患者每1 个月进行临床复诊。
1.2.2 隐形组:选择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患者均采用Invisalign(Align Technology,美国),依据患者情况设计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粘接附件后由患者居家自行更换牙套,进食及刷牙时摘下牙套,每日佩戴时间不少于22 h,每7 d更换一次,每3 个月进行临床复诊[8]。
1.2.3 牙周指标:患者治疗开始前及治疗开始后6 个月进行牙周检查并记录,记录指标包括菌斑指数、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菌斑指数采用Sliness和Loe(1964年)的不需要菌斑显示剂的计分标准,0=龈缘区无菌斑;1=龈缘区的牙面有薄的菌斑,但视诊不易见,若用探针尖的侧面可刮出菌斑;2=在龈缘或邻面可见中等量菌斑;3=龈沟内或龈缘区及邻面有大量软垢。牙龈指数采用Sliness和Loe(1967年)提出的计分标准,0=正常牙龈;1=牙龈略有水肿,探针探之不出血;2=牙龈水肿并探诊出血;3=牙龈有自发出血倾向或溃疡。龈沟出血指数由Muhlemann和Son(1971年)提出的计分标准,0=牙龈健康,探诊无出血;1=探诊出血,龈乳头和边缘龈无水肿及颜色改变;2=探诊出血,龈乳头和边缘龈有颜色改变,无水肿;3=探诊出血,龈乳头和边缘龈颜色改变,轻度水肿;4=探诊后出血,龈乳头和边缘龈颜色改变,明显水肿;5=探诊出血,有自发出血和颜色改变及水肿。探诊深度的记录由操作者使用牙周探针,使探针尖紧贴牙面并与牙长轴平行进行探诊,共探诊颊(唇)、舌面远中、近中、中央共6 个位点,每颗牙探诊深度最大的位点记录为该牙的探诊深度。
1.2.4 分组:根据性别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根据年龄是否≥16 岁分为青少年组和成人组;根据佩戴矫治器的类型不同分为传统组和隐形组。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先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性别、年龄、矫治器类型对牙周组织健康影响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佩戴不同矫治器的患者正畸治疗开始前和开始后6 个月牙周组织状况 正畸治疗开始前,两组患者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探诊深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开始6 个月后,两组患者菌斑指数、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2.2 性别、年龄对牙周组织状况的影响 年龄、性别对患者菌斑指数、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表3)
表1 正畸治疗前后的牙周组织状况(±s)
表1 正畸治疗前后的牙周组织状况(±s)
时间 指标 传统组(n=60) 隐形组(n=60) t P治疗前 菌斑指数 1.33±0.10 1.07±0.10 1.909 0.059牙龈指数 1.05±0.11 0.78±0.10 0.528 0.598龈沟出血指数 1.23±0.16 0.80±0.14 1.808 0.073探诊深度(mm) 2.59±0.78 2.53±0.78 1.999 0.048治疗后 菌斑指数 1.58±0.08 1.25±0.10 2.522 0.013牙龈指数 1.40±0.10 1.10±0.10 2.483 0.014龈沟出血指数 1.77±0.16 1.23±0.16 2.106 0.037探诊深度(mm) 3.06±0.09 2.73±0.10 2.356 0.020
表2 年龄对牙周组织状况的影响( ±s)
指标 青少年组(n=64) 成人组(n=56) t P菌斑指数 1.41±0.09 1.43±0.10 0.164 0.870牙龈指数 1.36±0.10 1.13±0.11 -1.630 0.106龈沟出血指数 1.67±0.16 1.30±0.16 -1.603 0.112探诊深度(mm) 2.69±0.10 2.97±0.10 0.013 0.990
表3 性别对牙周组织状况的影响(±s)
表3 性别对牙周组织状况的影响(±s)
指标 男性组(n=36) 女性组(n=84) t P菌斑指数 1.41±0.09 1.42±0.10 -0.041 0.967牙龈指数 1.19±0.09 1.28±0.11 -0.807 0.421龈沟出血指数 1.40±0.17 1.55±0.16 -0.867 0.388探诊深度(mm) 2.94±0.10 2.85±0.09 0.558 0.578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因其美观原因,受到广大正畸患者的喜爱[9]。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正畸初诊检查后,按照患者主诉设计治疗方案,并通过软件展示出牙齿移动的方向及路径,待临床医生确认后由隐形矫治器厂商进行矫治器的生产制作。患者按照医生医嘱进行矫治器的佩戴,进食及口腔卫生清洁时摘下矫治器,按照要求的时间进行佩戴,从而实现正畸的牙齿移动。因此,隐形矫治器的治疗效果取决于患者的依从性,患者口腔卫生的清洁不受矫治器的影响[10]。而传统固定矫治器是由医生粘接在牙齿的唇舌侧,患者无法自行摘戴,口腔卫生的清洁可能因矫治器的存在而受影响[11]。在临床诊疗过程中,佩戴隐形矫治器的患者口腔卫生状况优于传统固定矫治器。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佩戴隐形矫治器的患者牙周维护好于佩戴传统唇侧固定矫治器的患者,牙周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牙周组织是牙齿的支持组织,牙齿直立在牙槽骨中,从而保持牙齿的稳固。正畸治疗是牙周组织中破骨细胞与成骨细胞动态平衡的过程,这种骨改建的过程是牙齿受到机械力后发生骨重塑与改建的生物学变化,是正畸治疗的生物学基础[12]。牙槽骨是牙周支持组织的一部分,牙周组织的健康对于正畸治疗至关重要。在正畸治疗过程中有效评估牙周的健康状况是实现正畸治疗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在牙周组织的评价中,牙周探诊是极为普遍的检查方式,菌斑指数、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是最为直观的反应牙周健康状态的指标,菌斑指数的常用判定标准采用菌斑显示剂进行面积的计算,但因唇侧矫治器粘接在牙面上,一方面会对残留菌斑显示剂的清洁造成困难,另一方面可能会有矫治器染色,故本文采用Sliness和Loe于1964年提出的不采用菌斑显示剂评价菌斑指数的评价方法[13]。
随着年龄的增长,成年人口腔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增龄性改变,特别是牙周病、颞下颌关节病在成年人中更为常见。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成年人的正畸治疗已越来越普遍,本文对年龄进行分组评估成年人和青少年在正畸治疗过程中的牙周状况。结果显示,年龄对于正畸治疗前后的牙周状况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在理想的治疗方案的前提下,适宜的正畸力不会造成成年人牙周组织的损坏[14]。本文结果显示,性别对于正畸治疗过程中牙周组织健康状态也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