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副词“立刻”与“立即”的情态特征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2020-05-27 09:50罗本权刘思洋
青年时代 2020年7期
关键词:教材编写

罗本权 刘思洋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近义时间副词“立刻”与“立即”的共性和差异以及二者在对外汉语教学及教材编写中的问题。时间副词“立刻”与“立即”在语义上相同,都具有短时性,这为二者互换提供了可能。然而,二者的情态特征并非一致,“立刻”凸显主观性,“立即”则凸显客观性。这样的差别造成了二者在句法上的不同。这样的细微差别导致留学生在使用时经常出错或回避使用。同时,对外汉语教学中,“立刻”与“立即”教材编写存在的不足也是留学生在使用时经常出错或回避的原因。

关键词:“立刻”;“立即”;情态特征;教学语法;教材编写

近义副词辨析是非常棘手的一件事,因为词义相近、空灵,所以人们在解释上总会力不从心,这已经影响到对外汉语教学。学生误认为二者没有区别,在使用上常常只使用某一个词,而遗忘另一个词,或出现二者的混用。目前,学术界对短时副词“立刻”不论是在本体上的研究还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上的研究已经不少。对本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历时考察方面,如王静(2014)、李舟(2013)、姚琳(2006)等的研究;在短时副词的对比分析方面,如吴志霄(1984)、郝雪(2017)等的研究。以上研究中考察了“立刻”的演化过程,对比分析了“立刻”和“赶紧”“马上”“顿时”的异同,却没有涉及“立刻”和“立即”的共时对比考察;而对外汉语研究中同样也是对比分析“立刻”和其他近义词(除“立即”外),如蔡慧洁(2017)、尹伊(2014)、高会成(1997)等的研究,且对外研究中大部分集中于偏误分析。

从以往研究中,我们发现“立刻”与“立即”的对比研究是缺乏的,这就为本文提供了研究的可能。我们先考察二者在情态特征及句法搭配上的异同,然后考察二者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情况,主要涉及课堂教学和教材编写两个方面。

一、“立刻”与“立即”的情态考察

(一)“立刻”与“立即”的语义共性

在《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修订本)》(2001:41/68)中,“立刻”属于甲级词汇,“立即”属于乙级词汇,二者都是人们较早接触到的词汇。通过对书本的考察,我们发现,它们的词汇注释是一样的,如《汉语教程·修订版》中对二者的注释都用了英文“at once”表示。

我们从《现代汉语词典》中查到二者的释义如下。

立刻:表示动作行为紧接着某个时候;马上。例如:请大家立刻到会议室去。

立即:立刻。例如:接到命令,立即出发。

以上释义中,我们发现二者没有区别,都可以表示行为动作紧接着发生,可以说,这就是二者可以互换使用的语义基础。事实上,以上例句中时间副词互换后,仍和原句保持一样的意思。

请大家立刻到会议室去。     请大家立即到会议室去。

接到命令,立即出发。     接到命令,立刻出发。

这样来看,“立刻”与“立即”的语义内涵是相同的。然而,当我们把二者放进更大的语境中考察时,我们发现二者的语义是有差别的,有时候二者是不可互换的。

(二)“立刻”与“立即”的情态差异

我们把“立刻”与“立即”放进大语境中进行考察,发现二者在与表示时间的名词“年”“月”“天”“时”等搭配时是不一致的。我们从通过CCL语料库搜集的例子来看。

关于“立刻”的例句:

(1)然而好景不长,只过了半年,立刻战局逆转。——《溥杰和嵯峨浩的跨国婚姻》

(2)但是,只隔几小时,几天,或者十天半月,立刻安排重印,这该也不是大家所期望的。——《买书杂记》

(3)当他听到走廊外的楼梯上传来脚步声时,立刻下了床。——《理发师》

(4)美国股市昨天重挫,今天立刻波及台北股市。——新华社2002年6月份新闻报道

以上例句中都出现了表示时间的词语,“半年”“几小时”“几天”“十天半月”“时”和“今天”。不难发现,它们所表示的时间差异是比较大的。表示短时间的有“几小时”“时”(这里的“时”,包括例(5)中的“时”按句意理解为“同时”,是一个时间副词,稍有特殊)和“今天”,表示长时间的有“半年”“几天”和“十天半月”。以上的时间不论是长还是短,都出现在“立刻”的前面,表示某一行为结束后另一行为或是动作紧接着出现。按照我们正常的理解,“紧接着”是指前后连接比较紧密,时间或是空间上的间距不会过大,但再看与“立刻”搭配的时间,它们之间的距离是比较大的。所以我们可以说“紧接着”是指说话一方对事情发生时间长短的主观认识,不论这段时间多长,在说话人眼中都是比较短暂的,都看作是即将要发生的。这便是“立刻”突出的主观性的语义特征。

与“立刻”相比,上面所提到的时间并不都适用于“立即”,我们再看一组“立即”的例句:

(5)当它遭到攻击时,立即按“Z”字形路线游泳。——《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6)据新华社卢萨卡3月11日电 赞比亚外交部长姆旺加今天宣布,赞比亚决定断绝同伊拉克和伊朗的外交关系,今天立即生效。——1993年人民日報

(7)我要你们每个人现在立即调整一下你们的站位,确定你们前方有5英尺空地。——《哈利·波特六》

我们在搜索语料时没有发现“立即”与时间词“年”“月”等的搭配,更多的是和一些表示“短时、及时”的时间词连用。由此我们可以认为“立即”表示的语义就是指事情很快发生,是一种客观现象,不会像“立刻”一样是一种主观认识,所以我们说“立即”凸显短时的客观性。

这里我们尝试着把二者互换,看看它们的情况。

(8)然而好景不长,只过了半年,立刻战局逆转。

(9)然而好景不长,只过了半年,立即战局逆转。

(10)但是,只隔几小时,几天,或者十天半月,立刻安排重印,这该也不是大家所期望的。

(11)但是,只隔几小时,几天,或者十天半月,立即安排重印,这该也不是大家所期望的。

我们发现二者互换后,例(9)和例(11)的可接受度明显低于例(8)和例(10),所以我們认为二者互换是有条件的。

二、“立刻”和“立即”的句法考察

第一部分里我们分析了“立刻”和“立即”的语义特征,得出“立刻”具有突出的主观性特征,而“立即”凸显客观性特征。这一节,我们将对二者的语义进行形式上的验证。

经过语料查找分析,我们发现“立刻”与“立即”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独立使用的,前面很少存在时间词,这也是二者经常互换的原因之一。但是,二者在句法上还是有不同的,或者说二者有自己的搭配倾向。因为二者经常在句中作状语成分,所以我们选择考察紧挨着它们的动词,我们利用BCC语料库分别输入“立刻V”和“立即V”进行检索,考察文学范围内前一百条语料中“V”的情况。

我们将V分为三类。

A类:表示具体行为动作、心理活动等的动词,如“笑、跑、爱”;

B类:表示存现动词和动作意义不实在的形式动词,如“出现、有、进行”;

C类:其他动词,动作抽象,行为动作操作性不强,如“发布、执行、呼应”。

根据分类,我们统计了“立刻”与“立即”使用的频率,如表1所示。

从以上的统计中可以看出,A类动词与“立刻”搭配的频率高于“立即”,B类动词与“立即”搭配的频率高于“立刻”。出现这样的结果,与“立刻”和“立即”本身的情态特征有关系。“立刻”的主观性突出,与其搭配的动词需要具体、明显,这样才能凸显使用者的一种情感和观点,比如:她一听到声音就醒了,立刻说道:“是你呀……今天你到朗布依埃去吧。”;而“立即”的客观性明显,强调的是客观事实而不是人为现象,如“白墙上立即出现了一幅仙客来花的图画,花上绕着几根彩线……”

我们各统计了100条语料,实际上,我们搜索的“立刻V”有10 824条,而“立即V”有6 235条,我们猜测,“立刻”与A类动词搭配频率将会远远高于“立即”。

这一节,我们从形式上验证了“立刻”突出主观性的情态特征,“立即”凸显客观性的情态特征,这对对外汉语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三、对外汉语中“立刻”“立即”的情况考察

(一)教材考察

上文中我们提到“立刻”和“立即”分别属于甲级词汇和乙级词汇,二者是对外教学中出现较早的词。我们考察了李晓琪主编的《博雅汉语》(第二版)和杨寄洲主编的《汉语教程》(修订版)两套教材里二者的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教材对两个词的编排顺序是不一样的。按照词汇的等级来看,“立刻”应该是先出现的。除了编排顺序不一样,教材中两个词的具体内容也是有差异的。《博雅汉语》只是在课文词汇表中出现了“立刻”和“立即”,配有英文解释,之后再没有出现其他解释;而《汉语教程》中除词汇表中出现“立刻”和“立即”外,第三册(下)在词语用法中解释了“立刻”,并且提到与“马上”(《汉语教程 第二册上》)的区别,即“立刻”表示的动作时间比“马上”更短。从教材的编排上看,两种教材都没有“立刻”和“立即”相比较的内容。教材是教与学的桥梁,教材在编排上的不足,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二)教与学的考察

1.教师的教学

对于时间副词的教学,教师所用方法大多都是同义词解释法和情景解释法,其中,最快捷、最简单的便是近义词解释法。

部分汉语教师教授“立刻”和“立即”时,用“马上”来释义,因为二者差异很小,所以具体教学中不会同时解释三个词。我们同意这样的教学方法。但是,当学生再学习另一个词时,她们依然用“马上”解释,这样就容易让学生误认为“立刻”和“立即”是一样的,都可以和“马上”互换。事实上,这三个词的时间跨度是不一样的,我们用量极(这里是指时间跨度大小,时间跨度大,主观性强;时间跨度小,客观性强)表示:马上>立刻>立即,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不能简单地进行近义释义就结束,而应紧密联系上一个学过的近义词,把二者进行对比,让学生有清晰的认识,必要时我们需要把三者进行比较。

2.学生的学习

初级学生学习近义副词难度大,尤其是像“立刻”和“立即”这样差异不明显的副词。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我们发现不论是初级学生还是中高级学生,他们大都只选择使用“马上”,很少一部分使用“立刻”,而几乎没有学生使用“立即”(这里排除学生刚学习“立即”后,在操练环节使用“立即”),学生在日常使用或是写作中都会有意回避“立即”。

学生出现上述情况,一是因为教学过程中,教师输入“马上”的信息量过大,强化了学生记忆;二是“立刻”更加口语化,郝雪(2017)指出,“立刻”会随着语体的庄重程度提高,呈现使用频率逐渐下降的趋势),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会经常听到该词,渐渐地就学会了使用“立刻”;三是“立即”在教学中没有被特别强调语义,加上其多出现在书面语中,日常使用频率低,学生对“立即”印像不深刻,使用频率自然就低。

四、对“立刻”和“立即”教材编排及教学语法的建议

(一)教材编排

我们建议教材编排顺序适当调整,“立刻”和“立即”虽然分属甲级词汇和乙级词汇,但二者被理解的难度并不大,所以我们建议调整二者的编排顺序,即教材中先出现“立即”,再出现“立刻”。这样做是为了先给学生输入“立即”这一词汇,帮助学生强化记忆。“立刻”虽然编排在后边,但日常中学生听到得比较多,所以学生再学习时不会陌生。通过调整“立刻”和“立即”的编排顺序,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强化对“立即”的记忆,避免学生回避使用“立即”。这样,学生就学会了使用两个词,而不是学二用一。

(二)教学语法

我们建议教师在教授“立刻”和“立即”这两个词时,不要只用“马上”来解释,应正面将二者进行对比,分析二者的情态特征。考虑到初级学生的水平,应尽量少用或不用专业术语,所以不讲二者的主观性和客观性,而是先告诉学生二者的量级不同,即立刻>立即,然后告诉学生,量级不同时,二者之后的动词也是不一样的,“立刻”经常和动作明显、意义实在的行为动词或心理动词等搭配,而“立即”经常和表示存现的动词或意义不具体的动词搭配。这样教学就能够帮助学生区分二者的差别,也可以帮助学生学会使用“立刻”和“立即”,而不是一直使用“马上”。

五、结论

表短时性的“立刻”和“立即”是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忽略或是回避的一组近义时间副词。本文主要从情态特征和句法两个方面考察了“立刻”和“立即”。我们得出以下结论:情态特征上,“立刻”突出主观性,“立即”凸显客观性,二者与表示跨度较大的时间连用时不能互换;句法上,“立刻”经常和动作明显、意义实在的行为动词或心理动词等搭配,而“立即”经常和表示存现的动词或意义不具体的动词搭配。然后,我们考察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立刻”和“立即”的情况,发现二者在教学和教材编写上都存在不足,我们提出调整二者编排顺序,即先出现“立即”,再出现“立刻”,也提出在教学上指明二者处于不同量级、主要搭配的动词不一样。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法帮助留学生学会区别“立刻”和“立即”,学会在日常生活或写作中正确使用二者,减少用一词替代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姚琳.由“立”组成的短时类时间副词的演化[J].南开语言学刊,2006(1):75-81.

[2]郝雪.时间副词“顿时”、“立刻”、“马上”比较研究[A].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2017对外汉语博士生论坛暨第十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7:13-20.

[3]高会成.“立刻”与“立马”两词辨析——兼论副词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新疆职工大学学报,1997(4):45-48.

[4]杨继洲.汉语教程[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

[5]李晓琪.博雅汉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6]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7]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研究(修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猜你喜欢
教材编写
对初中化学用语教材编写的几点建议
文学理论教材编写之浅见
浅析大学英语教材编写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高中数学教材的心理学探析
同步教辅著作权侵权研究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好一番上下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