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酮症高血糖性偏身舞蹈症的影像诊断
——2020年读片窗(4)

2020-05-27 11:32邱晓晖章辉庆
安徽医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纹状体酮症高血糖

王 超 田 莹 邱晓晖 章辉庆

1 病史摘要

患者,女性,74岁,左上肢不自主抖动半月,不伴视物旋转、恶心、呕吐等症状。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10年,血糖控制不佳。体检:体温36.0℃,心率75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53/81 mmHg(1 mmHg≈0.133 kPa),空腹血糖21.76 mmol/L,糖化血红蛋白15.4%,尿葡萄糖4+,尿酮(-)。

2 影像学检查

头颅MRI平扫示右侧纹状体区(右侧尾状核头、苍白球、壳核)T1WI序列呈高信号,内囊未受累(见图1),T2WI及Flair抑脂序列未见明显异常(见图2、3),DWI、ADC图及SWI壳核呈稍低信号,尾状核头及苍白球信号未见明显异常(见图4、5)。头颅CT平扫示右侧纹状体区密度较对侧稍增高(见图6)。

图1T1WI图2 T2WI图3 Flair抑脂序列

3 临床诊断

非酮症高血糖性偏身舞蹈症,经临床控制血糖治疗,患者症状缓解后出院。

4 讨论

非酮症高血糖性偏身舞蹈症(hemichorea associated with non-ketotic hyperglycemia,HC-NH)常见于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的非酮症性高血糖患者,好发于亚洲老年女性。其可能原因为:①遗传因素;②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导致多巴胺受体产生超敏现象,产生多巴胺能高反应[1]。

HC-NH典型临床表现为偏身舞蹈症(单侧肢体快速、粗大无节律的不自主运动)、非酮症性高血糖、症状肢体对侧纹状体CT高密度和/或MRI T1WI序列高信号,称之为HC-NH三联征。根据其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可将HC-NH分为以下5种类型:①经典型;②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高血糖(-);③高血糖及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④高血糖、影像学表现(+),临床表现(-);⑤高血糖、影像学表现(+),但表现为双侧肢体症状[2]。

HC-NH主要累及纹状体区(尾状核头、苍白球、壳核),其中壳核最常受累,苍白球或尾状核头常不单独受累,双侧基底节区也可单独受累,但内囊不受累。纹状体区CT表现为高密度、MRI T1WI序列呈高信号为其特征性表现,MRI T2WI序列可呈低、等或高信号,DWI可呈高、等或低信号,ADC图呈低信号,ADC值降低,SWI呈低或高信号,增强不强化,但这些序列特征性均不及T1WI序列明显。

关于纹状体区异常密度/信号改变,此前已有相关研究。Fujioka等[3]经动物实验证实,基底节区缺血5 d后,纹状体内出现大量锰沉积,MRI T1WI序列呈高信号。Shan等[4]尸检中发现,HC-NH患者病变区有肥胖型星形细胞聚集,并可见细胞内有大量锰聚集。另外,在部分患者MRI 波谱检查中发现NAA峰、NAA/Cr值降低,Cho峰及Cho/Cr值升高,并出现乳酸峰,提示病变区域神经元代谢障碍、功能受损,而胶质细胞增生及缺血性无氧糖酵解[5],与前两者结论相一致。而高血糖可引起脑组织缺血、蛋白质变性,导致纹状体区矿物质(锰)沉积,出现CT呈高密度,另外,锰可产生顺磁性效应,导致MRI T1WI序列呈高信号,但为何多为单侧受累,原因尚不明确。

HC-NH为可逆性病变,临床经积极控制血糖、改善脑循环后病变范围可缩小或消失,部分治疗欠佳者,纹状体区病变可进展为脑梗死,这也说明纹状体区异常信号为缺血所致。

本病需与基底节区生理性钙化、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出血性脑卒中、Fahr病及肝性脑病等鉴别,但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表现不难诊断。

猜你喜欢
纹状体酮症高血糖
应激性高血糖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26例抢救护理
应激性高血糖及急慢性血糖比值对老年STEMI患者PCI术后短期预后质量的影响
运动疲劳小鼠皮层-纹状体突触可塑性受损的机制研究
经颅直流电刺激对GABA和多巴胺的影响
侧脑室注射α-突触核蛋白对黑质和纹状体单胺氧化酶B表达的影响
血糖超标这些都不能吃了吗
糖友腹痛不止?警惕酮症酸中毒
心肌酶谱与儿童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如何治疗ICU患者应激性高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