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民群众”一词的分析和认识

2020-05-26 02:49于菲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0年11期
关键词:人民群众恩格斯马克思

一、“人民群众”概念的概述

“人民群众”有两层内涵。首先,把“人民群众”拆分为“人民”和“群众”。“群众”泛指“人”,可以是好人,也可以是坏人;可以是一个人,更可以是一群人,这在性质上首先将其定义为“人”。其次,“人民”则是指对社会发展起积极和推动作用的人。

人民是具有阶级性的。而“人民群众”把“人民”二字作为前缀,很显然也是具有阶级性质的。在我国,无论在什么时期,人民群众都肯定是在人口上占绝大多数的群体或个人,只有小部分破坏我们和平发展实现伟大复兴的人或群体才叫作“敌人”。

二、马克思时代的“人民群众”

(一)马克思对于“人民群众”的理解

马克思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首先,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了可供人类吃穿住行以及从事各种科技、文化、政治经济等活动的物质基础。其次,人民群众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的实践是精神财富产生的来源,在精神财富的创造过程中,人民群众中也诞生了无数的科技工作者、政治理论家、思想艺术家。最后,人民群众也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生产力无法自发的完成其使命和任务,便需要借助人民群众的力量。因此,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的过程发挥了巨大的推动力和先进性。

(二)马克思的人民主体思想

马克思的人民主体思想是以人的解放为主线展开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人民是历史的主体。社会实践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的是源泉和动力作用,而作为实践主体的人也应是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不能自发的运用和发挥其规律性,必须依靠着人民的作用,依靠人民的历史活动和历史实践,这就使得人民成为历史主体理所应当。

第二,人民是价值的主体。马克思认为,价值“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一方面,人民是价值的创造者。价值是在实践中产生的,不经过实践检验了的价值不能成其为价值,因此作为实践主体的人也就成为了价值的主体;另一方面,人民是价值的检验者。人民不仅创造了价值,而且在应用和发展着价值,因此只有经过人民的检验,才能确定其价值所在,因此,人民才是价值的主体。

第三,人民是利益的主体。马克思认为“利益是思想的基础,利益决定思想”。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民的实践活动也是为了自身的需要和利益,因此,人民必然是利益的创造者、享用者、受益者,是利益的主体。

第四,人民是权力的主体。马克思讲“一切合法权力的唯一泉源——主体的人民。”广大劳动人民以及无产阶级只有进行革命实行专政,才能把权力握在自己的手中,成为权力的主体。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公共权力才会真正的服务人民,为人民谋福利,因此权力的主体只能是广大人民。

马克思人民主体的思想对当时的革命和社会产生深远影响,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而在当今时代,虽然所处的历史时期和马克思所处的历史时期很多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是马克思的这一人民主体思想仍然有着深厚的价值。

三、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一)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在少年时期就插队梁家河,在那里总书记度过了人生中最为艰难的岁月。跳蚤满床爬、没有东西吃、思想背负着巨大的压力...众多困难打击着习近平。然而环境无情人有情,在那里習近平也体会到了老乡的温暖,有什么好吃的饭菜老乡们先给知青们吃,对“毛主席派来的人”特别的照顾。

自习近平担任我们党的总书记后,挂在心头的依旧还是那些吃不饱、穿不暖的人民群众。几年来习近平总书记走遍了中国每一个贫困角落,每到一个贫困地区,首先问老百姓吃的怎么样、穿的怎么样、住的怎么样等这些底层人民最为关注的问题。总书记还多次直接掀开锅盖,跟老百姓一块嚼着已经热了好几遍的干粮。种种行动体现着他对人民群众真切地关怀和惦记,总书记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人民的勤务员”。

(二)新时代的“人民至上”

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和历史方位上,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的幸福和满意度便成为了我们一切工作的着力点,因此将人民的利益和需要放在第一位是我们党的使命。在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会见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时发出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时代最强音。总书记时时刻刻牵挂的是中国人民,尤其是处于社会底层的老百姓和困难群众。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始终把全国人民生命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紧紧团结依靠着人民,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众志成城、团结一心,最终取得了抗击疫情的根本性胜利。

总之,人民群众是带有阶级性的,我们党始终坚信对待敌人不手软,否则要得罪全体中国人民。未来还要在党的领导下,依靠人民群众,继续开拓强起来的伟大征程。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主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2.

[2]马克思恩格斯主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19.

[3]马克思恩格斯主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6.

[4]谢晓娟,任静.论马克思的人民观.山东社会科学,2020(11).

[5]张雷.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逻辑主线及其当代启示.理论学刊,2020(05).

[6]祝灵君.读懂“人民”的含义与价值[N].学习时报,2019-10-21(02).

作者简介

于菲(1997—),女,汉族,山东青岛人,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3

猜你喜欢
人民群众恩格斯马克思
最有思想的句子
德国多种活动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启示
从天长市人民群众看军队改革所作出的思考
毛泽东群众路线与当代价值研究
网络党建工作研究
母亲永远只有一个
母亲永远只有一个
别开生面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