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叙事理论下的梁启超译作《十五小豪杰》探析

2020-05-26 00:22祁文华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0年11期

摘  要:《十五小豪杰》是梁启超翻译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本文从Mona Baker的社会叙事理论出发,探讨梁启超在翻译《十五小豪杰》时,如何通过建构新的叙事,反抗晚清统治阶级的叙事控制,颠覆晚清的官方叙事,从而清晰展现晚清翻译与社会、政治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十五小豪杰》;社会叙事理论;晚清翻译

Deux ans de vacances(今译《两年假期》)是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于1888年创作的一部长篇科幻探险小说。日本文学家森田思轩据其英译本译为《十五少年》,1902年梁启超、罗普由该日译本转译为《十五小豪杰》。梁启超采用“纯以中国说部体段代之”的豪杰译法(郭延礼1998:222),增删、改写之处颇多,虽不是忠实原文的佳作,但“曾在晚清产生过广泛的影响”(王志松2000)。国内对《十五小豪杰》的研究主要有对梁启超“豪杰译法”(王志松2000)、创造性改写(王琛2018)、从目标语读者出发对梁启超的翻译目的及策略(王金安、史菊萍2012)的探究。还有从勒菲弗尔的意识形态理论出发分析意识形态对翻译的操纵(徐科苗2008),但是却忽略了翻译在社会政治运动和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MonaBaker采用侧重于社会学和交际学的叙事理论,对翻译(包括译者)在政治、文化冲突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了探讨。这为研究晚清翻译与社会、政治的互动关系以及译者的翻译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针对梁启超所译的前九回,首先分析他在翻译时如何重新建构叙事,颠覆官方叙事,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然后探究梁启超的翻译再叙事如何影响国人的思想与行为,进而促进社会政治运动和变革。

1叙事的政治含义

Mona Baker《翻译与冲突——叙事性阐释》一书中的叙事是指“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故事”(贝克2011:3),包括“公共的和个体的故事”(贝克2011:4),能够“操控和影响我们的行为”(贝克2011:4)。叙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人们的生活经历和接受新的故事不断变化,所以叙事有“很强的颠覆或转化的潜力”(Ewick & Silbey 1995: 199)。

晚清时期,清政府仍实行封建专制统治,不仅控制着社会主流叙事,而且通过对过去叙事的重述如推崇孔孟之道、“三纲五常”,使“个体社会化地融入现有的社会政治秩序,并鼓励个体通过官方认可的对于过去的叙事来理解当前的事件”(贝克2011:32),以此控制社會个体的思想,以便巩固其封建统治。但这些叙事控制在特定社会背景下,“并不一定能完全压得住非主流或反对的声音”(贝克2011:35),相反,“叙事不仅复制现存的权力结构,而且还提供竞争权力结构的方式”(贝克2011:35)。甲午战争战败后,国人意识到清廷封建专制统治的落后,“亡国灭种”的忧患意识越来越强烈,士大夫阶级首先发起“救亡启蒙”运动。“士”阶级的概念叙事在当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逐渐影响到越来越多的爱国知识分子,他们通过文学创作和翻译,启迪民智、宣扬“救亡”、“启蒙”、“自强”、“保种”的爱国思想和“变法”的政治主张。梁启超就是其中的代表。“士”的概念叙事和个人叙事逐渐渗透到公众领域,不但削弱了封建统治阶级守旧的官方叙事,而且使救亡图存成为了社会主流叙事。

2《十五小豪杰》中的叙事重构

Baker 提出了翻译中叙事重构的四种策略:时空建构、文本素材的选择性采用、标示性建构和人物事件的再定位。

2.1时空建构

翻译中的时空建构是指,“选择一个文本,将其置于另一个时空语境中,尽管可能与这个文本原来所处的时空语境迥异,新的语境将使该文本的叙事更加凸显,并引导读者将它和现实生活中的叙事联系起来”(贝克2011:170)。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日本,他深刻意识到中国国民性的落后性,于是提出了“新民”思想。他认为“欧洲民族, 所以强于中国者, 原因非一, 而其富于进取冒险之精神, 殆其尤要者也”(王志松2000:68)。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原本十五个少年不畏艰险,克服种种困难的故事成为了梁启超借以唤醒民众觉悟、投身于保家卫国运动的政治工具。可见,“将原文本移植到不同的时空语境里,可以将其叙事投射到新的场景并得以凸显”(贝克2011:172)。

2.2文本素材的选择性采用

Baker(贝克2011:173)认为,文本素材的选择性采用主要是通过省略和添加的方式来抑制、强调或者铺陈原文中隐含的叙事,即文本内部的选择性采用或更高一个层面叙事的某些方面,包括文本、作家、语种和文化的选择。《十五小豪杰》的梁罗译本是从1902年起连载,此时的梁启超意识到要改造中国,要 “从教育人民做起,补思想启蒙的课”(耿云志、崔志海1994:113),于是他以《清议报》、《新民丛报》等报纸为阵地,通过翻译和创作宣传自己的“新民”思想和政治主张。选择《十五小豪杰》是因为其“与梁启超的政治写作在主题上同步同调,涉及‘少年中国和‘新民说等相关议题”(姚达兑2020:216)。译文文本内部,与日译本相比,梁启超增加了“自由、权利、平等、法律等政治词汇,以及由情节而引譬如类别的政治联系”(姚达兑2020:219),以满足国家改革话语的需要,强化自己的政治立场。同时,梁启超还将那些弱化自己想要表达的叙事立场的内容删去,原文中关于“殖民”的词汇“在梁罗译本中根本就没再出现”(姚达兑2020:219)。考虑到晚清中国惨遭西方列强侵略和瓜分的处境,这点就不难理解了。

2.3标示性建构

此处标示是指“使用词汇、用语或短语来识别人物、地点、群体、事件以及叙事中的其他关键元素”,Baker认为,这些标示“能够提供一定的诠释框架,引导和制约我们对当前叙事的反应”(贝克2011:187)。在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标题可作为一种有力的建构或重构叙事的手段。梁启超在译文第一回篇首词中写道:“劝年少同胞,听鸡起舞,休把此生娱”(饮冰子1930:1),而且翻译此书是因为“这本书可以开发本国学生的志趣智识”(饮冰子1930:180)。可见梁启超翻译此书寄托了他的“少年中国”和“新民”思想,他痛斥中国人“主柔好静,不尚竞争;依赖成性,缺乏毅力”(耿云志、崔志海1994:115)。因此,他在日译本题目的基础上,添加了“豪杰”二字,竭力突出和建构了十五个少年敢于冒险的“豪杰”形象,使之配合“救亡启蒙”“自强保种”的社会主流叙事,唤醒国人的爱国意识,勇敢投身于反抗民族压迫、挽救民族于危亡的事业中去。

2.4人物事件的再定位

笔译活动中,译者可通过在副文本中添加评论或是细微调整文本内的语言参数来改变译者、叙事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积极参与当前叙事的重新建构。

梁启超翻译《十五小豪杰》时,尝试“‘文白并用形成了一种通俗流畅、脍炙人口的新的语言文体”(王琛2018:36)。“文白并用”正是为了配合他启蒙民智、宣扬政治主张的翻译目的,能让更多的国人理解和接受译文。有学者(王金安、史菊萍2012)认为《十五小豪杰》的读者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进步知识分子,一类是普通大众尤其是青少年。因此,半文半白同时满足了知识分子和普通大众的阅读期待,缩小了民众与知识分子之间的鸿沟。另外,梁启超改变了整部小说的叙述方式,将原来日译本中的第三人称叙述改成由“说书人”对“听众”直接讲述的第二人称叙述,“将隐蔽的读者显在化, 同时也将叙述人自己凸现化了”(王志松2000:66),不仅增强了译者对文本的干预,而且拉近了译者、译作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更自然地进入文本,体验故事,与故事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王琛2018:39)。

3梁译《十五小豪杰》与社会变革

梁启超认为中国国民的落后,究其根本是统治阶级为巩固其统治,防止人民反抗,通过“驯民”、“餂民”、“役民”、“監民”的官方叙事来麻痹民众,最终培养出来的“乃群无脑、无骨、无血、无气之俦”(梁启超2018:17)。要削弱晚清统治阶级封建专制的政权统治,首先需要挑战维持该政权的官方叙事。梁启超新民思想的提出意义重大,“只有具有全新的思想,才有希望治理好国家,才有力量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刘炎生2004:30)。梁启超选择翻译《十五小豪杰》这部科幻小说,看重的是小说里的进步思想内容和能启蒙国民的效用。

梁启超翻译该小说时,经过叙事重构,突出展现的十五个“豪杰”形象颠覆了官方叙事中只懂顺从的国民形象,引起了当时处在国家危亡忧虑中的中国人民的共鸣。所以,该小说问世后,“备受推崇”、“反响巨大”(朱灵慧2018:133)。国学大师松岑曾说“吾读《十五小豪杰》而崇拜焉, 吾安得国民人人如俄敦、武安之少年老成, 冒险独立, 建新共和制于南极也?”(松岑1989:152-153)梁启超翻译时的叙事重构不仅给人们思想上带来冲击,而且指导他们的现实行为。鲁迅青年时翻译《月界旅行》和《地底旅行》也是受到了《十五小豪杰》的影响,正如周树人所说“《十五小豪杰》和《海底旅行》是杂志中最叫座的作品,当时鲁迅决心翻译《月界旅行》也基于此”(周作人2018:84)。鲁迅翻译科学小说是为了打破封建迷信、开发国民的智识,这应该也是受到了梁启超利用小说启蒙国人的影响。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先生少年时深受梁启超的影响,胡适曾说“我们在那个时代读这样的文章,没有一个人不受他的震荡感动的”(胡适2013:67)。他认为梁在1901至1903年的文字“主张最激烈、态度最鲜明、感人的力量也最深刻”(胡适2013:67),尤其是“新民”思想,不仅带给他思想上的鼓舞,而且其中关于革命旧传统旧文化的文字也深得胡适赞同。可见胡适发起“新文化运动”与梁启超的启蒙思想应该有很大的关系。《十五小豪杰》中的个人叙事“影响了当时和之后的大批中国文人和青年”(姚达兑2020:216),激发他们自觉将自己的言行纳入“救亡图存”的社会宏大叙事,积极投身于反封建、反传统的社会变革中去。

4结语

韦努蒂认为“被选定的待译文本往往会脱离赋予他们以意义的外国文学传统而被非历史化,外国的文本通常被改写以符合当时本土文学的主流风格和主题。其影响可能具有民族意义”(Venuti1995:10)。面对晚清政府的衰败和中国国民的落后,梁启超翻译《十五小豪杰》时,通过叙事重构颠覆了陈旧的官方叙事,借十五个少年敢于冒险的故事给国人以深刻的警醒和启迪,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反抗民族压迫的勇气,推动社会变革。当今世界中西文化交融越发密切,我们更要重视翻译的作用,在译介西方作品时,要从中国社会现实出发,采取认真严肃的翻译态度。

参考文献

[1]Venuti.L.1995.Transla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Cultural Identities[A].In Christina schaffner and Helen Kelly-Holmes(ed.).Cultural Functions of translation [M].Clevedon and Philadelphia: Multilingual Matters.

[2]Ewick,Patricia&Susan S.Sibley.1995.Subversive Stories and Hegemonic Tales:Toward a Sociology of Narrative[J].Law& Society Review 2:197-226.

[3]贝克,赵文静主译.翻译与冲突——叙事性阐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5]耿云志,崔志海.梁启超[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

[6]胡适.胡适自传[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3.

[7]梁启超.少年中国说[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7.

[8]刘炎生.梁启超[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

[9]松岑,陈平原,夏晓虹.论写情小说于新社会之关系[A].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20.

[10]王琛.《十五小豪杰》对《十五少年》的创造性改写[D].硕士学位论文.郑州:郑州大学,2018.

[11]王金安,史菊萍.从目标语读者的角度看梁启超的译作《十五小豪杰》[J].科技信息,2012(27):196.

[12]王志松.析《十五小豪杰》的“豪杰译”——兼论章回白话小说体与晚清翻译小说的连载问题[J].中国比较文学,2000(03):66-75.

[13]徐棵苗.意识形态对翻译的操控[D].硕士学位论文.宁波:宁波大学,2008.

[14]饮冰子,批发生译.十五小豪杰[M].上海:世界书局,1930.

[15]姚达兑.凡尔纳东游记:《十五小豪杰》的政治书写[J].文学评论,2020(01):216-223.

[16]朱灵慧,译作序跋历史与叙述的多重镜像[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8.

[17]周作人.鲁迅的青年时代[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

祁文华(1998.02—),女,宁夏固原,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陕西  西安  71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