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提升高等院校团员青年组织认同的新路径

2020-05-26 09:17高加霁沈丹妮王纳川封琳
青年生活 2020年11期
关键词:基层团组织新路径

高加霁 沈丹妮 王纳川 封琳

摘要:大学生团员是高校共青团开展青年工作的推动力,其对高校基层团组织的组织认同切实关乎高校共青团政治使命的完成,对党的青年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基于当前高等院校团员青年对基层团组织的认同现状以及基层团组织工作中凸显的问题和短板,本文尝试探讨提升高校团员青年组织认同的新路径。

关键词:高校团员青年;基层团组织;组织认同;新路径

2017 年共青团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关于新形势下推进从严治团的规定》,指出新形势下要积极构建“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四维工作格局。共青团工作要实现“凝聚青年”,需先始于“找到青年”。在此,我们需要看到大学生团员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大学生团员是高校共青团开展青年工作的推动力,其对高校基层团组织的组织认同切实关乎高校共青团政治使命的完成。但是,当代大学生团员在多元文化浪潮的影响下,思维和需求呈现多维发展态势,高校共青团传统工作模式逐渐与时代要求脱节、共青团与团员之间话语不统一等问题不断出现,使得团员的组织认同不容乐观,基层团组织工作的开展与提升受到阻力。因此,面对当前高校基层团组织工作凸显的问题和短板,对大学生团员的组织认同进行探究显得尤为必要。

一、高校团员组织认同现状与分析

(一)团员对于基层团组织认同感淡薄

在调研中,将团员青年对于基层团组织的认同感从认知、情感、评价和行为这四个维度着手,发现存在着以下几类现象:认知维度上,团员对共青团基础知识、组织架构、组织工作认知模糊;情感维度上,团员对基层团组织的信任感、归属感、期待度不高;评价维度上,团员认为基层团组织对团员青年、团干部形成的积极影响不显著;行为维度上,团员青年对于团员义务的履行不到位,对担任共青团干部的意愿以及对基层团组织活动的参与热情不高。

(二)团员认知与行为不统一,现实行动力不足

对于团员身份的认同与理解,大部分团员对自身团员身份有较为正面的认识和认同,具有身为团员的自豪感、模范意识。但是,团员认知与行为之间会出现偏差与矛盾。根据调研显示,这一现状的产生原因主要是现实生活中的团员泛化。团员的泛化使得学生团员很难拥有荣誉感,对自己的要求日趋下降,从而影响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

(三)团干部在基层团组织内归属感不一

团干部的工作与基层团组织以及团员之间存在着以下的问题:其一,基层团组织囿于工作的传达与完成,缺少与团干部真正的沟通,不了解其真正的所需,对其形成的积极影响不显著;其二,团员对团干部工作了解程度低,这导致团干部在工作中困难重重;其三,所在部门在整个基层团组织中的存在感低,与其他组织部门沟通性低,其部门针对的人群比较有限。由此可以发现,部分团干队伍缺乏活力与向心力,归属感不高,基层团组织的运作蕴藏着一定危机。

二、提升高等院校团员青年对于基层团组织认同感的路径分析

(一)善用新媒体引擎,增强基层团组织的组织活力与覆盖力

互联网日趋成为高校共青团话语传播的重要载体,基层团组织应当紧跟互联网发展步伐,及时调整话语传播载体,抢占与团员对话的网络高地,以有效的话语传播赢得团员的组织认同感。基层团组织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优势,建立起“互联网+共青团”,通过设立网络团支部,利用QQ群、微信群、钉钉、微信公众号等现代化通讯手段不断加强其曝光率,增加自身影响力和覆盖力,尽可能覆盖到每一个团员青年。例如,其一,在提升新媒体运用能力和水平的同时,探索活动的新形式、新内容和新机制,通过“线上”与“线下”联动开辟团学工作品牌栏目,搭建交流互动平台;其二,通过基层团组织专属的各类新媒体平台,如目前团员群体使用频率最高的微信公眾号平台,依据其接受模式与心理预期,创新推送与发布的形式,走近团员青年群体;其三,增加团员青年的参与度,通过各类新媒体平台创设团员青年在基层团组织活动中“露脸”的机会,让团员青年以主动的方式参与进来。

(二)重视团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团干部归属感

经调研发现,团干队伍建设中存在着部分团干部培训缺失的问题。团干部的培训是其工作得以有效执行的基础,落实这一点十分重要。这类培训可以从“共青团基础知识培训”、“工作架构、分工介绍”、“阶段性团干工作能力培训”等方面进行,将团干培训的流程和内容构建成一定框架,有阶段性地组织与实施。此外,提升团干部的归属感亦是一个重要方面。归属感就像是团干部工作的一种内在驱动力,团干部对基层团组织拥有归属感之后便会主动提升其工作能力。针对如何提升团干部的归属感,基层团组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团委老师密切与团干部的沟通与交流;其二,建立合理的选拔、退出、奖惩机制;其三,创新团建方式,增进基层团组织与团干部、团干部与团干部之间的感情与凝聚力。

(三)积极回应团员关切,打造服务型、回应型基层团组织

基层团组织与团员青年之间距离的疏远是目前基层团组织工作中一大显著的问题。要解决这一现状,需加强基层团组织与团员青年的良性互动,更好地将上级团组织的要求有效转化为群众的需要,使得基层团组织的组织工作更能了解广大团员的意见。要想达到上述的目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基层团组织的工作改革:其一,固定与团员、团干部进行访谈。了解其所思所感,及时明晰问题,建立起团员需求的“数据库”,切实从团员的真实所需出发;其二,创设多种沟通渠道。“线上”、“线下”沟通渠道并开,例如可采用邮箱来信、微信后台留言、团委老师点对点聊天等形式拓宽团员青年与基层团组织密切联系的方式,拉近二者之间的距离。与此同时,及时回应在这一环节必不可少,比如设立专题推送解决团员青年的需求及疑问,在拓宽沟通渠道的同时须注重回应的及时反馈。

参考文献:

[1]李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团建的新路向[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8(05).

[2]丁萍.大学生团员身份认同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山东部分高校的调查.青少年学刊.2018(04).

[3]张晓博.共青团改革视野下高校班级团支部活力提升新路径探究.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9.09.

猜你喜欢
基层团组织新路径
浅谈国有企业基层团组织如何带领劳务派遣制青年职工成为企业生力军
大学生村官在江苏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中的作用
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基层团组织建设方法探究
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基层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工作研究
基层团组织凝聚青年参与社区志愿服务路径探究
关于高校基层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的探析
多元智能理论对基础教育教师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