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摩梭母系大家庭的变迁与宗教信仰的关系研究

2020-05-26 18:24独玛拉姆
青年生活 2020年13期
关键词:摩梭人宗教信仰

独玛拉姆

摘要:本文以永宁几户典型的摩梭母系文化重点保护居民为背景,从2010年起开始记录了永宁的年龄在70岁以上的一些老人,并根据2010年到2020年的田野调查资料为素材。详细的描述研究对象在1920年至2020年的百年变化,其变化随着环境分了又合,其过程离不开摩梭人宗教信仰与母系氏族文化的关系。也可以看出近100年的发展变化是摩梭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是摩梭人用自己的方式走出即能保留摩梭优秀文化传统又能适应现代化文明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摩梭人;母系大家庭;宗教信仰

一、摩梭母系氏族大家庭的基本情况

根据《后汉书》记载,摩梭人在泸沽湖地区的活动时间也超过1600年,在这么久的时间里,摩梭人还保留了其原始的母系文化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形式,除了其摩梭文化的生命力,还和摩梭人的文化信仰有关系。学者解开了摩梭人的历史,旅者踏入摩梭人的世界。但经过了千百年,其文化还在熠熠生辉,它是我们人类取研究社会,历史等方面的活化石。也是全人类,全世界的文化瑰宝。

1.摩梭人

据史学家考证并认为摩梭人渊源于中国古代西北部的古羌人。中国著名学者章太炎指出:“唐时之磨些蛮,即羌种之流入者。”

战国秦献公时期,一部分古羌人畏惧秦国之威。随水草放牧南迁至今甘肃南部和四川西部,此后即远离众羌,“子孙分别,各自为种,任随所之”。其中在汉代迁徙居住在大渡河、雅著江流域汉源、盐源一带的被称为“牦牛种越羌”的一支,自后汉以来被称为“磨些”、“么些”,至唐代被称为“摩梭蛮”。①还有的专家学者以考古证据为主,提出了摩梭人源出云贵高原古夷人之说。认为在藏彝走廊民族文化交流活动频繁的历史时期摩梭人作为藏缅民族这个社会文化共同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百越族群当中的一部分,在数千年甚至上万年前,就以丰富多彩的金沙江流域岩画跨越时空,在广袤的天地之间留下了旷世绝伦的精美绝唱。因此,摩梭人是云贵高原的古老居民之一,世世代代生长于斯,活动于斯,交流于斯,创造于斯。以后,西部摩梭自称为“纳西”,而定居滇川交接地带泸沽湖地区的自称“纳”的东部摩梭一直被外界继续称为“摩梭”。从各方面推断,从古至今,川西至金沙江流域和泸泸沽湖地区是摩梭人主要活动的历史舞台。

2.摩梭人的母系氏族大家庭

摩梭人的母系大家庭是一个由母系血缘群体所组成,排除了非母系血统成员的家庭。摩梭母系大家庭是由一个祖母或是几个始祖母构成的家庭,其成员在三代及三代以上。②母系文化有着自己的独特性,其特点如下:

(1)摩梭人母系氏族大家庭的是以母系为纽带,但男女平等,女性主导着摩梭人的日常生活,男人打理着生活中的重点事件,比如葬礼,修房子等重活。

(2)摩梭人的后代以母系血缘为主。家庭中没有男人娶老婆回来,也没有女人出嫁离开,男女都选择“走婚”为婚姻方式,所以终身都和自己的母亲生活在一起。

(3)摩梭人的传统教育具有系统性,他们的传统教育一般从火塘边展开,火塘是摩梭人的心灵的归宿,在这里,长辈们教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也是这样的教育方式养成了摩梭人的统一性,稳固了母系氏族大家庭。

(4)摩梭人家庭成员较多,也不提倡分家。有些摩梭人家庭中有二三十人,但现如今的摩梭母系大家庭普遍都在10个人以上。所有家人和睦相处,孝敬长辈。所有摩梭人的传统里没有孤寡老师,也没有孤儿等情况。

摩梭母系大家庭,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外来文化冲击很强的环境下仍然保留了自己的文化。这不仅在于摩梭人对自身文化的自信,更在于摩梭人的文化信仰可以超越时代性。因为摩梭人的文化信仰里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大爱,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二、摩梭人的宗教信仰状况

摩梭人从古至今信仰着自己的达巴教,达巴教是一种原始宗教,以“万物有灵”为核心特点。后期因受藏传佛教的影响,摩梭人目前的宗教信仰情况为达巴教和藏传佛教同时信仰,在摩梭人的生活中两个教派各司其职,发挥各自作用,形成了摩梭人多元宗教并存的情况。

1.达巴教

达巴教从古至今都是摩梭人信仰的宗教,以“万物有灵”为其思想基础,他最初的表现为对大自然的崇拜。达巴教因为他们的祭师叫做达巴,所有成为了达巴教。达巴教有自己的象形文字,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因为缺乏整理和传承,所有目前已经没有了完整的教义和经书。很久以前,摩梭人的生死之事,生产生活离不开达巴,达巴做仪式来帮忙消除人们的困难。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更加理性的对待自己的传统文化,有些仪式将不再举行。但留下了达巴教对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人友好相处的哲学,所以这一思想让摩梭人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人与人之间也是充满了温情。比如摩梭人的转山节就是摩梭人对自然之神的朝拜节日,也是所有摩梭人欢聚的传统节日。如今泸沽湖保持着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文明状态,也一直保留有摩梭人有爱的母系大家庭文化,这些都赖于摩梭人信仰的原因之一。

2.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长期影响着泸沽湖摩梭人的生活和精神文化。藏传佛教先后传入泸沽湖地区,他们的传播路线也是各自不同,目前還保留有者波村萨迦派达迦林寺和永宁镇格鲁派扎美寺。凡自然灾害,患病,丧葬,出行,修房盖屋等都要请僧人帮忙念经祈福。藏传佛教的宗教活动也是丰富着摩梭人的日常生活,在传统的宗教节日中注入了新的摩梭文化,成为了有具有摩梭特色的藏传佛教信仰。

三、母系大家庭文化在近代的变化情况

摩梭人的家庭结构并非只是母系大家庭,也有母系的,父系的,以多种形态的方式存在。但其中永宁地区母系大家庭居多,以母系制度家庭为主流。据2012年统计,永宁镇公有1008户摩梭人居民,总人数为5042人,其中摩梭母系大家庭为729户,占总户数的72%,走婚人口占2208人,占总人口数的43.79%。据2019年因课题的要求,深入泸沽湖地区是发现了摩梭人的母系大家庭发生着实质的改变。摩梭母系大家庭的数量虽然在减少,但是其摩梭文化的氛围没有发生改变,很多新型的母系大家庭虽然人少,但仍然保留了他们的传统生活方式。比如:

者波上村的格瓦公满家。1977年因“一妻一夫”制度從母系氏族大家庭中分家,组建了自己新的家庭,有了新的火塘。②当时家庭成员只有父母亲和两个孩子。2010年,格瓦公满家三世同堂,以祖母的血缘为基础发展成了一户传统的摩梭母系大家庭,并成了摩梭重点保护居民。2017年,格瓦公满家四世同堂,家庭总人口18人。

这是近代由新家庭形成的传统摩梭母系大家庭。在永宁地区,像这样的母系大家庭还很多。也存在很多古老的传统母系大家庭因为一些外在原因出现分家的事情。比如

者波上村申巴家,是一个古老的家庭,但由于他们家祖母的姐妹们都没有小孩,所以在七八十年代将一些孩子过继给了姨妈们,让她们取继承无子家庭的根。所以在2000年一个祖母的孩子就各自组成个6个的母系大家庭。据统计,这些小的家庭经过20年,组成了各自庞大的摩梭母系大家庭,家庭总人数在15人以上。

从总体的情况来看,外在原因的改变只是暂时的,随着时间的发展,不管这个家庭的成员情况,成员数,很多小型家庭都会成为新的母系大家庭,而这些新的母系大家庭与传统的母系大家庭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特别是信仰和传统习俗完全没有改变。摩梭人对母系文化的坚守也主要表现在他们的宗教信仰和日常行为规范等,而这些方面也是促摩梭人母系文化充满生命力的加固剂。

四、摩梭人宗教信仰在母系大家庭的影响

摩梭人从远古时代,就形成了对祖先,对神的信仰,及后来对佛祖的信仰构成的思想观。实践于日常生活中,使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更加充实,更美化。而自然,和谐正是是摩梭母系文化的主要特征。所有其宗教信仰的融合让摩梭母系文化更加注重人性的自由,两性的平等,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安宁,人与自然的和谐。

永宁摩梭母系大家庭虽然家庭成员较多,兄弟姐妹很多不是亲生的,但是他们对祖母的尊敬和相互之间的爱护早就超越了血缘关系,他们的整个家庭氛围是和谐的,摩梭人即有传统的家庭教育,又有信仰的作用。所以摩梭人既能分清大是大非,又能坚守不做恶事。在“万物有灵”及“诸恶莫做,众善奉行”等宗教理念下,很少出现家庭成员间的争吵,财产的分割等,而是统一按照祖母的安排,舅舅的教育等各司其职,共同维护大家庭。摩梭母系文化是摩梭母系大家庭的根,没有根就没有生命,而宗教信仰是摩梭母系文化的支撑。

在摩梭母系文化中,其宗教信仰不仅影响在摩梭人的精神文化上,也体现在他们的物质生活里,比如摩梭人的建筑。摩梭人的住宅大多依山傍水而建,房屋建筑为木料结构,称之为木楞房。建筑一般为四合院,分祖母房、经堂、花楼、畜厩等。其祖母房和经堂受信仰的影响最直接。祖母房以火塘为中心是母系氏族家庭成员居住、议事、炊烟、祭祀活动的场所。祖母屋是母系家庭的中心,是整个家庭饮食、待客、议事、祭祀、敬神、举行成人礼等活动的核心。祖母屋上方为锅庄和锅庄和火塘,火塘上方是臧巴拉,象征火神和灶神。祖母屋火塘中的火永不熄灭,因为火塘是摩梭人的圣火,它记载着摩梭人的历史,也燃烧着摩梭人的希望。摩梭人因为信仰藏传佛教,户户有佛堂,家家有喇嘛,喇嘛的大多数时间是在家庭经堂里念经。经堂典雅别致,经堂里常年香烟袅袅,酥油灯不熄。经堂是摩梭人一年四季做礼拜和做法事的地方。主要收藏有经书和佛像。

五、 结语

在所调研的所有摩梭人的家庭中,不管是摩梭母系大家庭还是新的小家,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建筑风等,都和传统的摩梭母系文化没有太大区别的,而最大的区别仅仅在于一些建筑的材料,因条件不具备,所有一些新的家庭只能用新型材料代替传统材料。

摩梭人有句谚语就做“明天的太阳照样升起”,可以看出摩梭人对生活的坦然和安宁,无论是困境还是顺境,他们都抱着希望。在现时代压力重重的环境下,这种摩梭人的精神有助于他们构建自己的美好家园。摩梭人生活在泸沽湖畔,无论是对自己摩梭母系文化的传承,还是对泸沽湖自然景观的爱护,都离不开摩梭人的精神文明。精神文明来源于摩梭母系大家庭的传统教育,也来源于摩梭人的宗教信仰。其信仰巩固了摩梭人的传统教育,而摩梭母系大家庭的环境也促成了多元宗教并存的局面。

注释:

①摘自《中国摩梭人》云南人民出版社,和绍全主编,第9页;

参考文献:

[1]周华山,《无父无母的国度》,光明时报出版社.

[2]王林,《母系家族》,四川人民出版社.

[3]宋兆麟,《走婚的人们》,团结出版社.

[4]丁凤来,《神秘的女儿国》,中国社会出版社.

[5]云南编辑组,《宁蒗彝族自治县纳西族社会及家庭形态调查之一》,云南人民出版社.

[6]云南编辑组,《宁蒗彝族自治县纳西族社会及家庭形态调查之一》,云南人民出版社.

[7]云南编辑组,《永宁纳西族社会及母系制调查》,云南人民出版社.

[8]阿泽明次达珠,《摩梭达巴通译经一》,云南民族出版社.

[9]阿泽明次达珠,《摩梭达巴通译经一》,云南民族出版社.

[10]拉他咪王勇,《摩梭社会历史研究论文集上下》,云南大学出版社.

[11]拉他咪王勇,《心碎与忧伤》,云南民族出版社.

[12]和绍全主编,《中国摩梭人》,云南人民出版社.

[13]马继典,《女儿国情缘》,云南人们出版社.

猜你喜欢
摩梭人宗教信仰
古代埃及墓室壁画“彼岸时间观”图像研究
摩梭人音乐文化研究
摩梭人的婚俗制度中的伦理思想
中国社会的宗教信仰问题及其思考
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与德育方式解析
大学生宗教信仰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宗教信仰自由不是宗教信仰神圣
文化相对论视角下探析摩梭人之走婚制
谁在异化摩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