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萍
摘要:建立初中班级目标导向考核评价体系,要坚持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克服唯分数论;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自我教育内化,以班主任为主导注重目标导向激励的原则,强化良好行为习惯和法治意识的养成,让学生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现“三全育人”、有效推动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一种探索。
关键词:班级管理;考核评价;目标导向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规定了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人的方向;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指明了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途径。班级作为学校直接面对学生具体实施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基层组织,建立和实施班级目标导向考核评价体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措施。
一、班级目标导向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的依据
(一)政策依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完善德育工作体系,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这为建立和实施初中班级目标导向考核评价体系提供了政策依据。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初中班主任肩负的重要责任。初中班级目标导向考核评价体系,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先、全面发展、面向全体、知行合一,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帮助学生理性确定成长目标,引导学生树立全面发展的学习观,强化良好行为习惯和法治意识养成,让学生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这是班主任在班级层面对学生评价方式改革的探索,对完善德育工作体系、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完善学生发展质量评价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理论依据
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要树立科学的学生发展质量观。在学校班级层面,要通过深化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突出考查学生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健康、兴趣特长和劳动实践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教育学的因材施教原则、社会学的社会控制理论、组织行为学的激励理论,为建立和实施初中班级目标导向考核评价体系提供了方法论支撑。
第一,对每个具体的学生来说,要考虑到其智力天赋、生活环境、道德品质与其他学生的差异性,要应用教育学的因材施教原则,面向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激发其蕴藏着的发展潜能,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
第二,对整个班级来说,学生在校生活期间,不仅要接受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还要完成初步的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法律社会化,要应用社会学的社会控制理论,制定要求班级学生步调一致的具有“赏罚”性质的行为标准,发挥这些行为标准在班级生活中维持秩序、促进发展的社会规范作用,强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法治意识养成。
第三,对班主任来说,班级就是一个学习型组织,要应用组织行为学的激励理论,持续激发学生的动机,使学生由满足需要的基本动机提高到获得成就的动机,再上升到参与班级管理的工作动机,让学生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
二、班级目标导向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的原则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初中班级目标导向考核评价体系,要坚持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克服唯分数论、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自我教育内化、以班主任为主导注重目标导向激励的原则。
(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克服唯分数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自古以来,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传道,向学生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然而,受错误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和不科学不合理的片面追求升学率评价标准的影响,一部分家庭在子女教育方面重智轻德、重知轻能,唯分数论的教育观念也在一些学校盛行,导致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思想道德素质、社会责任感、社会公德与规则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普遍较弱。因此,要在教育理念上彻底克服唯分数论的倾向,在对学生教育过程中,既要重视在增长知识见识方面下功夫,更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等方面下功夫。
对学生的考核评价,要坚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导向,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等方面发展核心素养,使学生不仅能够圆满实现初中阶段学习与发展的目标,还具有对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的品格与能力。
(二)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自我教育内化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在现代教育环境下,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实际有三个主体在教育过程发挥作用,即学生的自我教育主体、教师的学校教育主体和家长的家庭教育主体。
事实上,当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唯分数论和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看重升学率倾向表现严重时,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作为未成年人的学生,在学校里为了完成教师升学率的指标超负荷地上课、做题、测验,而回到家为了父母唯分数的愿望仍继续超负荷地写作业、做题,无暇顾及应试学习以外的素质培养。当学生被来自教师与家长双方面的课业负担压得疲于应付时,则自我意识的发展被阻断,成长发展的愿望和抱负水平降低,学生的自我教育主体作用不能有效发挥,会由被动的“要我学”“要我做”,发展到行为上的“不会学”“不会做”,进而出现思想上的“不去学”“不去做”。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学生、教師与家长三方面的关系,教师与家长均属于学生在教育成长矛盾中的外因,而学生自己才是教育成长中的内因。真正的教育要以学生自我教育为核心,只有当学生充分自觉地发挥出学习成长的主动性,将社会的期望通过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内化于心,才能实现教育目标。
(三)以班主任为主导,注重目标导向激励
“凡学,官先事,士先志。”班主任不仅要在教育过程的“三主体”中发挥主体作用,更要以教育家的情怀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官先事”要求班主任既要发挥教育主体地位,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和其他方面的班级教育活动,更要在协调其他科任教师、指导班级学生、配合学生家长等教育主体方面发挥教育过程的主导作用。班主任要建立全员全方位育人机制,要做好与科任教师的沟通协调工作;要建立全程育人机制,做好对班级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做学生的灵魂导师、学业导师和生活导师,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要建立家长参与的全员育人机制,做好与学生家长的联系配合工作,做家长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顾问,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要从成为国家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有用人才、家庭合格后代三方面相统一,从中国梦与个人梦相一致的角度,激励学生“士先志”。
影响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人格品质和学习品质提高的关键因素在其内在的动机,而动机的激发以及所激发动机的强度依靠目标的设定,并通过目标导向唤起需要不被满足时的心理紧张状态。唤醒学生面向未来的生涯规划意识,帮助学生确立面向未来的发展目标以及近期目标,并将实现目标的方式体现在班级考核评价体系中,具有方向性、过程性、即时性的激励作用。
三、班级目标导向考核评价体系实施的条件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初中班级目标导向考核评价体系,要注重发挥班主任在教育过程的主导作用,实现教师、学生和家长对过程性考核评价的思想上和行动上的认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规则意识,实现自我管理。
(一)认同过程性考核
将家长纳入全员育人机制,实现家校合作、“三全育人”的共识,是实施目标导向考核评价体系的重要条件。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班主任要以教育家的情怀充分发挥教育过程的主导作用,沟通、协调科任教师、学生家长和学生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达到认同。一方面,认同通过目标树立、习惯养成、素质提高、能力培养等方面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克服唯分数论的单一评价方式;另一方面,认同将传统的结论性、鉴定性考核转化为过程性考核,会使学生在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双方面均得到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及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意义。
在教师、学生、家长取得对过程性目标导向考核评价体系的认同基础上,便可以按照“大目标、小步子”原则,指导学生制定终生发展目标、高中阶段目标、初中阶段目標、每学期、每月、每星期、以至每天、每个教育环节的目标,及时强化进步,矫正问题,实现其健康成长。
(二)培养规则意识
发挥学生自我教育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实现学生自我管理,是实施目标导向考核评价体系的关键条件。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确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成长成才的重要时期,培养和提高规则意识,是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内容之一。“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设置合理的组织,将学生分成合作学习小组,使小组人员优化,各环节、各层次安排合理,将学生在学校期间的一切活动均纳入考核评价体系中并实行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考核,使每一个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达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效果。
在初中班级目标导向考核评价体系中,将班级学生分为三个层次的合作学习小组,小组数均为6人,并力争使各组的男女生比例均衡,小组内部互帮互助、共同成长。第一层为负责具体评价考核的调度组1个,由同学中威信最高、责任心最强、做事最认真、规则意识最强的学生组成,负责每日公布考核结果及主持小组成员轮换;第二层为平行设置的拼搏组若干个,小组之间展开考核评比竞赛;第三层为暂时未能进入评价考核的预备组1个,由受班级学生总人数所限不能组成与拼搏组人数同等的其他学生组成。合作学习小组既体现社会分层又促进人员流动,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小组成员轮换每月进行一次,拼搏组间评比第一名小组的组长与调度组中一名成员交换小组,拼搏组间评比最后一名的小组投票选择一名组员与预备组推举的一名组员交换小组。
(三)确立代币符号
使用代币制并采取适当的代币符号,在对学生考核评价中用代币来增强目标行为,是实施目标导向考核评价体系的操作条件。“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社会责任感、社会公德与规则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主要通过养成教育来提高,特别是对处于青春初期的初中学生来说,树立目标、强化进步、矫正问题等具有方向性、过程性、即时性的激励,是成长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初中班级目标导向考核评价体系中,我们不以分数排名次,而是将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的成长情况进行全面考核与评价,以“星星”为代币符号。“星星”分为★(实星)和☆(空星)两种。★表示成长进步,当小组或个人获得荣誉、达成目标、有所突破、贡献突出(即受到表扬)时得到★,起到强化引导行为的作用;☆表示督促、警示,当小组或个人造成班级荣誉受损、未达成目标、违反行为标准的行为发生(即受到批评)时得到☆,起到预防和矫正禁止行为的作用。在考核期小组或个人既未受到表扬又未受到批评时不得星。
四、班级目标导向考核评价体系的实施
“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初中班级目标导向考核评价体系实施的应用,关键在于结合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设置考核项目,在取得教师、家长和学生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认同基础上,制定以班级、小组和个人的发展目标为导向、要求班级学生步调一致的具有“赏罚”性质的行为标准,这是学生在学校班级生活和在一定程度上延伸到校外生活的社会规范,并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确定的六大素养有较大的关联,分为目标引领、学业发展、品德发展等三个方面共12个项目。
(一)目标引领考核: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教育引导学生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确立远大志向,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需要通过将个人发展目标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紧密联系,以解决为什么学的问题。目标引领考核方面,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责任担当素养中的国家认同和国际理解2个基本要点相关联,是在指导学生制定终身发展目标和各阶段发展目标以及当下努力目标前提下设置的行为标准。具体考核项目如下:
【考核项目1.1】面向未来设置45岁时的职业远景目标
目标清晰具体得★,有目标但不清晰具体不得星,无目标得☆。此目标设置由学生和家长共同完成,每学期可修改重新设置,每学期考核一次。
【考核项目1.2】面向高考设置想要报考的高校和专业
目标清晰具体可行性强得★,有目标但不清晰具体或可行性弱不得星,无目标得☆。此目标设置由学生和家长共同完成,每学期可修改重新设置,每学期考核一次,由调度组进行评估。
【考核项目1.3】参与有关理想信念方面的主题活动或班会
作为活动的主要设计者、实施者得★,认真参加活动不得星,不参加活动或有破坏活动秩序情况得☆。
(二)学业发展考核:引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
教育引导学生在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需要将远大理想的实现落实到每一天的学习生活中以解决如何去学的问题。学业发展考核方面,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会学习素养中的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3个基本要点,以及健康生活素养中的自我管理的基本要点相关联,是在指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为目标设置的行为标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两个素养包含的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6个基本要点,以及实践创新素养包含的解决问题和技术运用2个基本要点,主要通过各学科实施教学来落实,学业发展考核项目在其中可起到辅助课堂教学秩序管理的作用。具体考核项目如下:
【考核项目2.1】课堂上积极主动回答老师提问
教师提问时积极主动回答并回答正确得★,未积极主动回答或回答不正确不得星,有上课迟到或违反课堂纪律情况得☆。
【考核项目2.2】完成课堂作业与课后作业情况
按时完成作业且全部正确得★,按时完成作业但未全部正确不得星,未按时完成作业得☆。
【考核项目2.3】实现考试成绩目标情况
每次考试结束后均根据每名学生的考试成绩现状设置与其最近发展区水平略高的下次考试成绩目标,实现目标得★,未实现目标但考试成绩未下滑不得星,考试成绩下滑得☆。
【考核项目2.4】参与有关学业发展方面的主题活动或班会
作为活动的主要设计者、实施者得★,认真参加活动不得星,不参加活动或有破坏活动秩序情况得☆。
(三)品德发展考核:引导学生增强综合素质
教育引导学生在加强品德修养、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需要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导向落实到养成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上。品德发展考核项目,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责任担当素养中社会责任和实践创新素养中劳动意识2个基本要点,以及健康生活素养中的珍爱生命和健全人格2个基本要点相关联。具体考核项目如下:
【考核项目3.1】承担班级考核评价体系的考核工作情况
完成承担的考核工作认真及时无差错得★,完成承担的考核工作认真但不够及时或有轻微差错不得星,拒绝承担考核工作或有严重差错得☆。
【考核項目3.2】参与有关综合素养培育方面的主题活动或班会
作为活动的主要设计者、实施者得★,认真参加活动不得星,不参加活动或有破坏活动秩序情况得☆。
【考核项目3.3】在自尊自律文明礼貌方面的情况
受到学校、教师、家长、同学以及其他人士的赞扬性反馈得★,无赞扬与批评性反馈不得星,受到学校、家长、同学以及其他人士批评性反馈情况得☆。
【考核项目3.4】参加班级值日与学校劳动任务方面的情况
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受到赞扬反馈得★,无赞扬与批评性反馈不得星,不参加值日与劳动或态度消极受到批评性反馈情况得☆。
【考核项目3.5】参加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方面的情况
具有通过诚实合法劳动创造成功生活的意识和行动得★,仅参加无突出表现不得星,不参加或提供虚假报告得☆。
“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成年人有意识地控制未成熟者所受的教育,唯一方法是控制他们的环境,让他们在这个环境中行动、思考和感受。”初中班级目标导向考核评价体系的实践,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现“三全育人”的一种探索,在持续七年的初中班级考核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是创新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的一种尝试,有效推动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907/t20190708_389403.html
[3]傅春晓.礼记精粹[M].成都:天地出版社,2017.
[4]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分局,1980.
[5]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责任编辑:赵昆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