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态补偿的思考

2020-05-26 02:18姚明材江元仙
科学与信息化 2020年8期
关键词:生态补偿思考

姚明材 江元仙

摘 要 生态补偿作为精准脱贫、扶贫的一项政策,对于当前经济生态的协调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也随之增强,然而在当前的生态补偿机制下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对于保护绿水青山造就金山银山进行思考,让生态补偿机制更好地为“两山”服务。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生态补偿的含义,其次有阐述了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并对于生态补偿保护绿水青山造就金山银山进行深入思考,以此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 生态补偿;保护绿水青山;金山银山;思考

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资源环境的消耗也愈来愈严重,生态破坏带来了各种问题,比如:雾霾、水土流失及土地沙化等,这些问题很多都已成为不可挽回的损失,对于当地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来说是极其不利的。而只是一味地去进行生态保护让环境不再遭受破坏也是不可行的,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更高生活水平的追求也在进行,如果为了保护环境而不去进行生产,就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的绊脚石。由此可见,怎样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1生态补偿的含义

1.1 生态补偿的含义

生态补偿是一种制度安排,主要用于推进补偿活动、激励和协调制度安排及调动生态保护积极的各类规定的进行,其目的是让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让其能够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撑。生态补偿分为狭义与广义,广义来说生态补偿即对部分因为保护环境而失去发展能力的居民济宁资金、实物、技术及政策上的补偿。狭义也就是对于因发展经济而破坏的环境进行弥补、恢复采取一系列措施的总称。从而在环境保护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发展[1]。

2进行生态补偿的必要性

2.1 环境破坏严重

由于之前的消耗型发展方式,对于资源的消耗量是巨大的,对于自然环境造成的损害也是难以想象的,而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们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发展形势,生态环境已经呈现出其脆弱性、艰巨性、反复性和不确定性。首先就是一些资源的储备不足,比如森林、淡水等,我国森林的覆盖率只有世界水平的1/3,森林面积的减少不仅让野生动物的数量得到锐减,还容易产生荒漠化问题,当前土地沙化问题和荒漠化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比较严重的生态问题,除此之外就是水土流失,这三类土地问题让土地丧失生产能力,不仅不能够提供经济,还会对于当地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这些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就需要我们去采取生态补偿措施,让环境的恶化得到抑制[2]。

2.2 生态补偿的优势

近些年生态、环境保护潮流的兴起让生态补偿政策得以实行,部分省市先行推出了相对应的政策措施,而生态补偿措施让部分地区的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取得了较好的环境效益,同时也没有让当地的经济发展步伐落后,而是让两者共同发展,取得了经济、环境的共同效益。

3怎样做到生态补偿下保护绿水青山造就金山银山的具体措施

3.1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中的弊端

当前的生态补偿机制还存在一些弊端,对于保障其实施相关政策进行完善,让该项政策能真正落实到行动中去。当然,最主要的是对于其自身进行升级,不能只涵盖生态保护的一小部分,而是对于整体的生态环境进行规划,不能漏掉任何一环,不能以偏概全,而是要系统化地去实施。因此,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就显得较为关键,在生态补偿对象的确定时可以采用信息化技术来进行确定,其次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来大力宣传生态补偿机制,让人们能够及时准确了解这一信息,在政策的落实过程中可以通过监测技术来发现未落实的部分,及时查缺补漏。

3.2 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强化责任担当

强化当地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与责任意识,首先需要政府加强宣传力度,与相关媒体机构相配合,以此让生态保护意识深入民心,其次就是对于生态补偿政策的宣传,通过当前的网络技术来进行宣传,让人们都能够了解到这项政策,最后就是加强监管力度,对于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大力打击。

3.3 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进行绿色发展

对于环境的保护要减少开荒面积,将耕地面积控制起来,让植被得到保护,特别是对于森林来说,要保证森林面积的覆盖度,在这一基础上可以种植一些经济作物,同时通过生态补偿的技术支持来改善播种技术,让产量大大提高的同时又不需要扩大种植面积。其次就是可以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来进行绿色发展,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来发展新兴旅游产业,建立农家乐等可供休闲、娱乐的区域,通过信息化技术来并通过当前的网络技术进行展示与宣传,吸引大量游客进行旅游,让当地的自然环境成为一种经济发展的新道路。

3.4 利用先进技术进行监测

使用卫星网络技术对于生态补偿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监测,通过植被覆盖率、污染源分析等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将这些数据实时反馈给当地的管理人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相应措施的制定。

4结束语

生态补偿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可以让很多地区的人民走出既有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道路,而通过完善生态补償机制中的弊端、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强化责任担当和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进行绿色发展等措施从而推进生态补偿下保护绿水青山与造就金山银山的共同进行,让生态环境得到保护的同时对于人们生活幸福度进行保障,让经济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不仅顺应了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也是更好地进行精准扶贫、脱贫的方式。

参考文献

[1] 梁定华.坚守绿色生态提升幸福指数——雷山县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J].当代贵州,2015,(20):52.

[2] 周宏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生态保护思想演进历程再思考——以"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为视角[J].理论观察,2018,(3):40-42.

作者简介

姚明材(1988-),男,贵州省岑巩县人;学历:本科,助理工程师,现就职单位:贵州省第一测绘院,研究方向:空间规划、多规合一、地理信息。

江元仙(1990-),女,贵州省习水县人;学历:本科,助理工程师,现就职单位:贵州省第一测绘院,研究方向:大数据、空间规划、地理信息。

猜你喜欢
生态补偿思考
国内外生态补偿制度对比研究
生态补偿概念的理论辨析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理论研究
从生态转移支付角度谈完善内蒙古牧区草原生态补偿的建议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我国生态补偿法律问题探析
浅析农地后备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