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乃庆 肖林 郑智勇
摘要:校长培训对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回眸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经历了由小到大、由重数量、规模到质量与规模并重的发展历程,在曲折中不断探索前进,经历了孕育产生期、渐进发展期、巩固完善期、质量提高期四个阶段,在培训管理、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等方面逐步完善,正在建成新时代中国特色中小学校长培训体系,实现中小学校长培训由“量”到“质”的跨越,多措并举促进乡村中小学校长培训稳步发展。展望新时代,要造就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校长队伍,我们需要深化培训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开放校长培训市场;坚持问题导向,服务教育发展重大需求;联动推进“校长工作坊”,打造地区培训品牌;加强训后跟踪指导,构建新时代校长培训质量评价标准,培养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中小学校长队伍。
关键词:新中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国培计划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陶行知先生认为“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1],决定着学校发展的前进方向,对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对中小学校长进行教育培训,持续提升校长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校长队伍,日益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共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校长培训工作经历了从小到大、从重数量、规模到质量与规模并重的发展过程。白1989年原国家教委颁发首个中小学校长培训政策性文件《关于加强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意见》以来,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取得了豐富的成就和发展。
2018年,《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过硬、品德……营造教育家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2],首次从政策层面把教师队伍建设、校长队伍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立足新时代,要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教育,校长的关键作用毋庸置疑。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发展成就,对于总结培训经验,反思培训发展问题,进一步深化新时代中小学校长培训改革与创新、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政策演变
中小学校长培训政策的变迁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基本呈线性关系,学界对于政策演变的划分方式也不尽相同,如以“八五”“九五”“十五”等来划分。我们按照中小学校长培训发展的重要事件和节点分为:孕育产生期(1949-1989年)、渐进发展期(1990-1999年)、巩固完善期(2000-2012年)、质量提高期(2013年至今),在不同时期由于社会发展形势不同,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工作要点和成就也不尽相同。
(一)孕育产生期(1949-1989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我国主要借鉴苏联的教育模式和内容开展教育干部培训工作。1955年《关于训练学校领导干部和教育行政干部计划的指示》成立教育行政学院,专门对全国教育行政干部开展培训。1982年《加强教育学院建设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提出办好省市级教育学院,以此提高中学在职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的水平[3]。各地陆续建立教育行政干部培训机构,教育干部培训机构逐步走向正规化的阶段。1986年,原国家教委在北师大、华东师大等六所部属师范大学成立“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初步形成了教育干部队伍培训基地网络,包括中小学校长在内的教育管理干部培训工作步入新的基地建设阶段。此后,我国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小学教育管理干部队伍培训工作,提高中小学干部队伍的政治觉悟和工作能力,中小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工作得到逐步改善。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发展,现有中小学校长队伍素质难以适应和满足时代发展需要的问题逐渐显现。为此,1989年颁布《关于加强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意见》,校长培训从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培训单独剥离出来,首次从国家政策层面被重视,正式提出对校长队伍进行岗位任职资格培训,同年成立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成为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制度化和正规化的起点。
(二)渐进发展期(1990-1999年)
白1990年颁布《关于开展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的若干意见》开始,我国开始重视中小学校长经过培训“持证上岗”,随后颁发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岗位培训评估和培训工作指导的政策法规,实行全国中小学校长持证上岗制度,推动中小学校校长队伍管理与建设的规范化和制度化。1992年《关于加强全国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的意见(试行)》中指出,“以后每五年轮训一次,形成校长培训制度……实现中小学校长持证上岗”[4],成为校长选任和培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虽然这些规定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制度,但逐步将培训与校长任用挂钩,有力地促进了校长培训的规划化和制度化。随后,“九五”期间决定在岗位培训的基础上,对全国中小学校长要进行提高性培训,开展第二轮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5]。而1999年的《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则首次对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组织和管理、培训责任等方面的具体事项进行了全面规定,至此,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制度正式形成。
(三)巩固完善期(2000-2012年)
进入21世纪,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不断巩固和完善。2000年,国家成立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随后发布《全国教育干部培训“十五”规划》,提出“对新任校长或拟任校长要进行任职资格培训……巩固和完善中小学校长、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6]。由此拉开了我国第三轮中小学校长培训序幕。2002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校长培训T作的意见》,指出“进一步健全培训制度、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培训质量为主线……逐步形成‘教育部宏观管理、地方政府分级负责、院校依法施训、个人主动学习的校长培训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该意见把校长队伍专业化提上议事日程[7]。2008年《2008-2012年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指导性教学计划(征求意见稿)》提出“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以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为重点,集中优势资源,深入到地县一级,面授培训和远程培训相结合,积极开展针对农村地区中小学校长的专题培训”,这表明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的覆盖面开始向农村延伸。2012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实施中小学校长国家级培训计划……开展校长任职培训……专题培训”[8]。至此,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在实现培训普及化、多元化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地区、类别、层次的中小学校长有针对性的实施“普及巩固”和“好中拔优”的政策,逐步实现中小学校长培训的规范化并向专业化迈进。
(四)质量提高期(2013年至今)
随着党的十八大召开,我国教育事业进入了深入改革的新阶段,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从注重全员覆盖转变为更加注重质量和内涵提升。2013年《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明确规定校长应该具有的“以德为先”等五大基本理念和“规划学校发展”等六项专业职责[9],改变了我国中小学校长过去单一的管理角色,而向更为复杂、更为专业的管理者、领导者转变,同时也为我国今后中小学校长培训内容提供了参考标准。
2014年《关于启动实施中小学校长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提出启动“校长国培计划”, “旨在发挥‘雪中送炭作用,促进各地不断完善中小学校长培训体系,提高校长培训治理现代化水平,推动中小学校长队伍整体素质全面提升”[10],我国中小学校长国家级培训格局正式形成。同年12月发布的《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标准(试行)》决定“全面提升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11],表明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培训力度也逐渐加大,更加体现了信息化时代发展的需要。2015年“校长国培计划”——卓越校长领航工程首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开班,标志着我国正式启动最高层次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着力提高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内涵与质量,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研究型和教育家型的名校长。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教师队伍、校长队伍建设被赋予更高的要求和期待,争当“四有”好老师、做好“四个引路人”成为好教师、好校長的标准[12]。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校长办学治校能力,打造高品质学校”,打造“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校长队伍[13]。“高品质”“高质量”逐渐我国新时代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风向标。
二、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发展的主要成就
回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发展历程,正在建成从“零星分散”到“层级多元”的新时代中小学校长培训体系;实现了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普及化”,正在步入“高水平”“高质量”的发展阶段;发挥“以优带劣”的引领作用,实现农村中小学校长的稳步发展,逐步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模式和经验[14]。
(一)从“零星分散”到“层级多元”:正在建成新时代中国特色中小学校长培训体系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迅速恢复教育事业和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各地人民政府遴选大批优秀的党员和进步教师,组成教育干部队伍,到各公立学校及部分私立学校任管理和教学工作,但大多缺乏专业知识和学校管理经验。1955年教育部采用分批轮训的方式提高中小学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和业务水平,1980年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组织教师系统进修文化、专业知识,到1983年底,各地市县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主要领导干部通过短期学习已培训了一遍[15]。不难看出,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教育培训的目的在于通过统一的培训提升中小学管理干部的文化知识,无论在培训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十分单一,无暇顾及和组织力量开展中小学校长的专门培训。
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小学校长培训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紧密的联系起来,我国对中小学校长培训的认识也不断深化。1989年我国逐步认识到“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16]。2013年提出校长培训要“为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实现中国教育梦提供坚强保障”[17]。2018年指出教师队伍建设、校长队伍建设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18]。
我国对中小学校长培训愈加重视,中小学校长培训制度和培训体系逐步建立并不断发展和完善,将校长聘用、上岗乃至晋升等各项与校长培训挂钩。随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对中小学校长培训的组织管理、规章制度、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都作出明确的规定。教育部先后在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成立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面向全国承担多类型、高层次、示范性的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任务。目前已基本形成从“省、地、县三级培训”[19]“国家宏观指导、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分级培训”[20]到“教育部宏观管理、地方政府分级负责、院校依法施训、个人主动学习”的校长培训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21],由“师范院校、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和其他培训机构为主”走向以国家校长培训示范基地为引领、师范院校和教师进修学校为主体、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优质中小学为实践基地。形成了以集中培训和远程培训为主要培训方式,并逐步制定幼儿园园长培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培训课程标准和高中校长培训课程标准,同时面向乡村地区出台乡村校长培训指南等系列文件,构建校长培训课程体系,遴选并组建中小学校长国家级、市级培训专家库,基本建立校长培训的分层、分岗、分类体系,横向包括任职资格培训、提高培训、专题培训和高级研修不同类型,纵向包括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不同层级的校长培训项目,形成符合中国国情、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中小学校长培训体系。
(二)从“普及化”到“专业化”:努力实现中小学校长培训“量”到“质”的跨越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中小学干部培训的首要任务是文化素质的普及问题。为此,相当长时期内采用短期培训、专题讲座等各种措施对中小学干部队伍开展“教育学” “心理学”等方面知识的教育。1955年,教育部在北京正式成立教育行政学院,前后开展了四期活动,共培训普通教育行政干部1900人[22]。但由于时局动荡,社会发展不稳定,全国中小学干部队伍培训工作收效并不明显。据统计,1982年全国总计约100多万普教方面的行政干部,但其中约60%的干部未受过教育专业训练,不熟悉学校管理和教育行政业务[23],“普及”工作依然任重道远。为此,1989年国家启动“百万中小学校长培训工程”,旨在5年期间培训上百万名中小学校长,通过全员培训的方式大规模提升全国中小学校长队伍素质。
进入20世纪,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进程逐步加快,在注重“普及化”的同时,也开始重视“重点化”“分层分类”培训,收效显著。“十五”期间,教育部采取举办各级各类国家级常规培训,开展专题培训,实施“送培下乡”等多种措施,有针对性地提高中小学校长素质。5年间各省培训高校教育管理干部达4.7万人次、教育行政干部2.6万人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按照任职资格培训、提高培训和高级研修培训三个层次在中小学和职业学校校长培训方面共培训62.2万人次[24]。与此同时,教育部启动“全国中小学千名骨干校长研修计划”对全国1000名中小学骨干校长进行重点培训,旨在打造一批骨干校长,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十一五”期间,教育部进一步加大国家级培训的组织力度,2006年全国共直接培训中小学校长近4000人次[25]。2007年是全面实施教育系统干训规划的第一年,培训规模首次突破万人次大关[26],共培训各级各类教育干部1.1万人次。从1989年到2010年,全国共计中小学校长18.1万人次参加国家级培训,我国99%的校长具有专业技术职务和专业背景[27],可以说,在近20年间基本实现对全国中小学校长队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普及,体现了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效率之高、范围之广、决心之大。
“十二五”期间,我国持续推进中小学校长培训,2011-2015年培训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近11.7万人,全国各地“十二五”期间累计培训中小学校长超过90万人次[28]。从2014年教育部正式启动实施中小学校长国家级培训计划后,中小学校长培训[29]工作进入更为针对性、专业化的阶段,由重数量、规模到质量与规模并重,“补足短板”与“创造卓越”并行。一是通过边远贫困地区农村校长助力工程、特殊教育学校校长能力提升工程等攻克中西部农村地区尤其是薄弱地区的校长培训难题,二是通过骨干校长高级研修班、优秀校长高级研究班、名校长领航班等高层次培训打造骨干教师、名校长、教育家型校长,培养一批优秀的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带头人,辐射本地区乃至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与此同时,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长培训的专业化,成立全国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培训专家工作组,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研究、咨询和指导作用,切实解决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实效问题,着力向更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化培训迈进。
(三)从“单向指导”到“互动互通”:共促乡村中小学校长培训稳步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对于底子薄弱的乡村学校来说更是如此。农村中小学校长的发展直接关系着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长期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地区中小学校长的培训工作,先是大力开展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专题培训和指导,随后推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校长培训、寄宿制学校校长培训、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校长培训、中国移动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国一联合国儿基会校长培训与爱生学校管理等一系列工程项目的实施工作,采用“送培下乡”“教育扶贫”“结对帮扶”等多种方式深入到地县一级,深入到薄弱地区和边远地区,集中优势培训资源,着力提升农村中小校长队伍素质。
如从2006年开始,国家启动“教育部一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由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资助,集中力量提高中西部农村地区中小学校长整体素质,结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采取“影子培训+远程培训”的培训方式,十年间面向中西部23个省(区、市)的8万多名农村中小学校长组织实施了培训,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西部乡村中小学校长培训计划”则从2013年起每年组织2000名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参加国家级培训,围绕“办学重点、难点问题”对农村学校校长进行了针对性培训,着力打造一批实施素质教育带头人,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发展。
白实施“国培计划”以来,国家集中力量支持中西部乡村教师校长培训,实施“边远贫困地区农村校长助力工程”,改进培训内容,推行混合式培训,支持鼓励农村中小学校长“走出去”学习。除了传统的“送培下乡”方式,农村校长还能够到中小学名校跟岗学习、参与学校工作,逐步形成“集中培训+影子培训+返岗实践”“送培进校”“工作坊”培训模式,建立起乡村教师常态化培训机制,2015-2016年间共培训乡村教师校园长380余万人次[30]。2017年以来,教育部更是围绕“三段式”“送培进校”“工作坊”“培训团队”连发《乡村校园长“三段式”培训指南》等四个相关文件,使乡村校园长培训有了更为清晰的实施路径,更加注重乡村校长培训工作的多方协同,培训实效性大大提升。近两年,校长国培计划共培训中西部乡村校长、园长近6.5万人次[31],办学治校能力不断提升。由此可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中小校长培训工作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在提高农村其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引领农村教师发展,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步形成了日渐多元化和互通化的培训模式。
三、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未来展望
虽然中小学校长培训取得了新成就、新进展,但立足于新时代发展的节点,面临新形势、新挑战,中小学校长培训体制机制尚不完善,依旧存在组织管理过于集中、培训者准入认证及培训较为欠缺、培训内容问题意识较弱、培训模式缺乏针对性,培训质量评估不完善等问题。展望新时代,要厘清中小学校长培训发展的现实困境,坚持改革创新和转型升级,全面开创中小学校长培训高水平高质量实施新局面。
(一)创新管理:深化培训管理体制改革,开放中小学校长培训市场
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基本上是一种白上而下、政府主导推动的模式,活力相对欠缺,校长参训内生动力不足[32],亟需打破管理体制壁垒,深化培训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培训转型升级,引进市场竞争,创造一个开放、协同、联动的培训体系。
首先,继续探索学分管理新机制,营造全员常态新气象。逐步以政策的形式落实校长培训和校长任用、晋升挂钩的相关规定,倡导自主选学与学分银行,推动累计培训学分与提升学历对接;建立校长参与培训激励制度,将培训学分纳入校长学校评估体系,强化绩效考核、成果产出、实践应用。其次,完善培训者准入资格制度,加强培训者定期培训制度。根据中小学校长培训行业制定中小学校长培训者行业标准,对申报者进行资格认定和能力考核,完善培訓者评聘、培训管理的相关规范;研制培训者能力标准体系,通过开展培训者定期培训系统提升培训者专业水准。再次,收紧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整合各地区培训资源。定期开展对各地区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评估,对于不符合校长培训条件和资格的教师进修学校及机构予以取消[33],尤其是薄弱地区的县级培训机构可以考虑取消,整合教育资源,加大扶持省市级校长培训机构,打造地区中小学校长培训特色和品牌。最后,开放校长培训市场,逐步构建校长培训机构资质标准,完善校长培训机构准人机制和管理制度,对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的管理作出规定和规范。鼓励具备培训资质、具有足够实力的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申办校长培训项目,承办校长培训任务,引入市场力量激发中小学校长培训活力,实现中小学校长的闭环式培训向开放式培训转变。
(二)内容精准:坚持问题导向,服务教育发展重大需求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小学校长培训内容虽然有了一定的丰富,涵盖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评价、教育技术以及心理健康等多门课程,但教育学学科化倾向较为明显。进入新时代,中小学校长培训内容也越发多样,包括教育法律法规、廉政建设规定、学校基本管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等,但课程结构上仍存在重知识课程轻实践课程,“解决实际问题”成为中小学校长参加培训的普遍诉求。
随着中小学校长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大部分校长参与培训的动机从获得校长的“合格证书”到成为一名“好校长”转变。当前教育形势瞬息万变,教育信息化大力普及,加之新时代对校长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校长的学习需求愈发多元。立足新时代,中小学校长培训内容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党的领导,提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满足校长多元化学习需求,服务地区教育发展重大需求成为关键问题。为此,首先要正思想,立德才能树人,加强中小学校长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等内容的专题学习与研究,使中小学校长通过培训能够具备兼任学校思政课教师的基本资格。其次要适应不同地区、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校长培训,坚持根据以学习者为中心,问题为中心,能力为中心的培训取向设置培训内容,以研究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现实问题作为出发点,对接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对校长队伍建设的根本期盼,尤其要关注西部偏远地区、“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校长培训需求,将校长培训与完成脱贫攻坚阻断代际贫困传递、与乡村振兴发展等相结合,为解决校长专业成长的关键阶段的学校教育实际问题和校长办学需求服务。最后,立足新时代教育发展形势,明确校长各阶段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针对中小学校长在初任期、成长期、成熟期、专家型不同专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设计合适的课程模块,加快推进和落实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开发并完善课程资源库,尤其要加大对新时代背景下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和创新领导力的培训课程建设,将现代教育领导理论、信息技术理论、文化创新等纳入培训设计中,设计信息领导力和学校创新发展的专门案例资源库,对校长的多元化需求给予准确有效的指导和培训,引导校长理解、把握,并用以解决具体问题。
(三)优化模式:联动推进“校长工作坊”,打造地区培训品牌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的研究和实施有了新的发展和创新,形成了专题讲座、案例教学、同伴互助、课题研修等多种形式,但形式本身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实质[34]。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培训往往更多关注培训目标的达成,忽视了培训校长的个体需求,造成校长参与积极性不高。
立足新时代,中小学校长面临的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教育环境,对校长创新领导力和学校特色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固定的培训情境和培训内容已然不能适应多元化的培训需求。校长培训应该成为校长主动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过程,仅仅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无法实现的。为此可以通过教育行政部门,联合培训机构成立“校长工作坊”。由专家指导组织开展,参训校长主动参与,回归学校组织问题情境。采用任务驱动和问题提出等形式定期开展培训工作,每次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理论学习、案例示范、经验分享、分组协作,校长亲自动手、动脑参与如何解决问题。专家则通过参与校长探究及时给予引导、反思,实现校长从认知理解、情感认同到行为体验的层层转化。从而使“校长工作坊”成为校长学习交流、碰撞思想、提升白我的学习共同体。与此同时,各地区在根据不同的培训任务和培训对象设立“校长工作坊”的同时,支持鼓励“校长工作坊”不断自主创新、打造特色。更新培训方式手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培训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利用信息平台提高“校长工作坊”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定期发布积分任务、学分认证等多种方式促进校长参与学习,对于具有显著成果和特色的“校长工作坊”予以表彰和宣传,打造地区特色培训品牌;充分发挥品牌“校长工作坊”的示范带领作用,辐射地区中小学校长培训乃至基础教育质量发展。
(四)提质增效:加强训后跟踪指导效果,构建新时代校长培训质量评价标准
训后效果是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质量的直接体现。目前,教育部已经把训后跟踪指导列入承担国培项目的培训机构的评估指标体系,但在实际培训计划当中却难有落实,难以关注培训的真正实施效果。为此,亟需完善“训前+训中+训后”培训模式,建立训后跟踪指导制度。明确培训项目主管单位、承训机构、学员及学员所属单位不同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对指导年限、阶段形式、指导内容、指导方式和考核评价等予以规定,将开展训后跟踪指导纳入培训项目的申报和审核环节。与此同时,搭建训后跟踪指导研修平台。有计划的开展各种形式的定期指导和训后研修,通过任务驱动和问题提出等多种方式跟进校长培训效果,不断扩大训后跟踪的范围,提高训后跟踪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科学的评价是提高培训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挥棒。要不断完善新时代中小学校长培训质量评价标准,构建科学的、可操作的、可靠的校长培训质量评价模型[35]。以政府行政部门牵头,高校、教研机构、中小学校等单位联合建立评价工作机制,建构以专业评估人员为主的多元评估主体;构建科学的中小学校长培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开发测评模型和测评工具;评价内容上更加注重对师德师風养成、家庭教育和创新发展,强调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与校长培训的有机融合,鼓励具有创新精神的特色之举;评价方式上采用“训前+训中+训后”的全程评估,尤其加强对“训后跟踪”环节的评价,推广基于大数据的过程化评价,通过问卷调查、机构白评、现场评估、学校跟踪等多种方式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于波,宋乃庆中小学校长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办学角色定位[J].教育研究,2011,32(6):23-27.
【2】【13】【1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衬,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