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高校在区域文化艺术产品价值发现和社会服务中的角色定位

2020-05-26 02:15徐丽媛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0年5期
关键词:区域文化社会服务

徐丽媛

[摘 要] 本文从产品和产品价值入手,探究文化艺术产品的价值内涵和艺术高校在区域文化艺术产品价值发现和社会服务中的角色定位,指出艺术高校应根据区域社会需求,创造文化艺术产品;挖掘文化艺术产品经济价值,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打造文化艺术产品文化价值,助力社会文化艺术发展;探寻文化艺术产品审美价值,营造美育和愉悦的社会氛围。

[关键词] 艺术高校;文化艺术产品;产品价值;区域文化;社会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0) 05-0034-02

一 产品与文化艺术产品价值

产品,是以使用为目的的人们向市场提供的能满足消费者或用户某种需求的有价值物品和服务。产品分为有形物品和无形服务,具有实用功能或象征意义。文化艺术产品是以文化内容为载体的能满足消费者或用户文化艺术需求和精神娱乐的物品和服务。

产品价值,是消费者购买产品时首要考虑的因素,是由产品的品质、功能、特性、式样等所产生的价值。产品价值体现了社会生产力和区域经济、文化水平。文化艺术产品价值,包含显性价值和隐性价值。显性价值指文化艺术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呈现出来的能被人所感知的价值;隐性价值指文化艺术产品隐藏的附加价值如审美价值、娱乐价值等。文化艺术产品价值还可以分为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娱乐价值。

二 艺术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

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莫里尔赠地学院法案,初衷是培养农工业专门技术人才,但影响大大超过初衷,对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的高等教育实用化和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发挥了重要影响。1904年,时任威斯康星大学校长的范·海斯提出“州的边界就是大学校园的边界”,主张在教学和科研基础上,发挥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我国于1996年颁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见》,意见提出,“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增强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充分利用学校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各类专业人才比较配套的有利条件,广泛动员广大教育科技工作者,积极投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面向生产应用第一线进行研究开发,全方位为各行各业发展服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

艺术高校作为地方性的高等艺术院校,肩负着推动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任,根据地方文化艺术发展需要,创造文化艺术产品,发挥文化艺术产品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营造传播美、展示美的文化艺术环境,以开放的校园和良好的文化艺术设施为社会公众服务。

三 艺术高校在区域文化艺术产品价值发现和社会服务中的角色定位

(一)根据区域社会需求,创造文化艺术产品服务社会

产品的内涵和性质决定了文化艺术产品具有服务和满足消费者的重要功能,社会和市场的导向是文化艺术产品存在的前提,被市场消费和考验是必然趋势。艺术高校作为文化艺术产品的重要创造者和制造者,在地方经济、文化氛围中成长和发展,必然要以服务区域社会为导向,响应区域發展战略政策,积极履行社会服务功能,生产满足区域社会需要的文化艺术产品。具体表现为树立新观念,建立适应区域发展的新机制,创新区域服务的途径和方法,主动对接区域文化艺术需求,依靠艺术高校得天独厚的艺术创作氛围,积极创作反映区域文化艺术传统与现状的作品,并赋予作品经济、文化价值,深入挖掘性能,增值再造,将文化艺术产品投入区域市场,接受市场的检验和打磨。

(二)挖掘文化艺术产品经济价值,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2009年7月,国务院通过了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文化作为一种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要求文化艺术必须进入市场,接受市场检验,必须努力挖掘自身经济价值,适应经济发展规律,与区域经济同命运共呼吸,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文化艺术产品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价值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不同的地域,呈现不同。文化艺术产品的商品属性又决定了其经济价值离不开产品的功能、品质,离不开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取决于消费者对产品的整体认知程度。当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由高速转变为中高速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生活逐年富足,大众对于精神品质的要求相应提升,这就带来了文化艺术品市场超越以往的蓬勃发展的态势。大众对于文化艺术产品的认知度越高,文化艺术产品的经济价值也越高。

高校在进行文化艺术作品的生产创作时,不能仅重视文化内涵而忽略经济价值,文化艺术作品要进入市场,就必须既要考虑作品的质量,也要考虑作品的生产成本和市场的接受度。一方面,艺术高校在学科设置和专业教学上要配备强大的师资队伍和完善的软硬件设施,提高文化艺术人才培养质量,为保障文化艺术作品的高内涵高品质提供扎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艺术高校也要联系社会,主动接触市场,做到产学研一体化融合,只有积极倾听市场的声音,才能创造出贴合市场需求的好作品;此外,艺术高校还要尽可能地降低文化艺术作品的创造成本,以此提升作品的经济价值。目前我国很多艺术高校设立了文化产业专业,建立了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实践基地,举办了多场文化艺术作品专项拍卖会,既向社会推荐和普及了文化艺术作品,也将文艺作品的经济价值最大化挖掘,让文化艺术不再是“只谈风月”的“高山流水”,也是可以满足生存的“一技之长”,更是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助力。

(三)打造文化艺术产品文化价值,助力社会文化艺术发展

文化艺术产品作为商品,其价值是艺术创作过程即艺术劳动在产品中的凝结,是一种物化了的艺术劳动,是隐藏在产品背后的一系列劳动活动,影响着产品质量的高低。文化艺术产品作为要参与市场交换的商品必然具备经济价值,但与此同时,其特有的文化价值也不容忽视。文化艺术产品的文化价值指的是有形的文化艺术作品中蕴含的能反映中国传统文化或某种特定文化艺术内涵的价值,以及无形的文化艺术服务中能为大众所感知的提升大众文化艺术鉴赏能力的价值。

对于艺术高校而言,打造文化艺术产品的文化价值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放大呈现已有的文化价值,如大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区域地方文化的熟识度和认可度都较高,群众基础好,艺术高校在创造文化艺术作品时要考虑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区域主流文化的文化性与艺术作品的艺术性相结合,起到传承与创新的功能。艺术高校可以通过与地方政府、地方文创企业以及展演单位合作,让文化艺术通过有形和无形的文艺作品走入群众,走进千家万户。二是挖掘隐性文化价值,隐性文化价值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态度、行为习惯、思想作风和社会群体风气。艺术高校可以通过文化艺术作品来传递被大众所忽略的文化价值观念或相对冷门的但具有积极正面影响力的文化,如举办高雅艺术进社区专场演出,举办艺术作品拍卖展演活动,让大众关注到文化艺术产品的隐性文化价值,主动培养大众的文化艺术欣赏能力,在社会营造良好的文化艺术氛围,助力区域社会文化艺术发展。

(四)探寻文化艺术产品审美价值,营造美育和愉悦的社会氛围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的回信中提到,高校要做好美育工作,扎根时代,塑造美好心灵,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习总书记同时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启迪大众思考,培养身心健康和愉悦的人,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艺术高校是美育工作的重要阵地,是文化艺术产品的生产者与创造者,不仅要培养具备较好审美和较高人文素养的学生,也肩负着向社会传播美、展示美、宣传美的重任。艺术高校在教学实践中要努力打造具备良好美的因子的文化艺术产品,挖掘或主动赋予文化艺术产品美的内涵,并使之贴合群众文艺需求,顺利进入文化产业市场接受检验。通过高品质的文艺产品将美传递到区域社会中,大众通过购买、使用、欣赏文艺产品近距离接触美、感知美,获得身心的愉悦,提升审美的感知力和鉴赏力,并将愉悦与美传递给身边更多的人,有助于在区域社会中营造美与和谐的良好氛围,充分發挥艺术高校服务区域社会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黄瑞.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展及实现形式[J].经营与管理,2015(10).

[2]林日葵.从艺术中寻求经济从经济中寻求艺术——论艺术产品的价值发现[J].湖南社会科学,2006(5).

[3]邓相军.高校文创产品的文化因子与感知价值相关性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8(23).

[4]张晓霞.文化产品交易价值的社会经济学分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2(32).

[5]黄刚.高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武汉轻工大学学报,2019(38).

[6]游涛.文化产品隐性价值评价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1.

(责任编辑: 王义祥)

猜你喜欢
区域文化社会服务
文化强国视角下的区域文化嬗变动态浅析
养老社会服务体系与机制的完善
云南省高职示范院校服务社会能力现状研究
区域文化视野下的油画风景表现语言研究
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协同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吉林省区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
从眼动实验看中原服饰文化传播与社会服务
区域文化对文化产业的影响
浅谈高职院校经济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论区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