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培敏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小学班级管理方法的评述引出了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运用心理契约理论和方法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实践研究和调查问卷,指出班主任和学生缔结心理契约之后,如果能够很好地履行班级管理技能责任和敬业品格责任,将会提高小学生对班级管理的总体满意度,学生学习绩效也将得到一定提升。
[关键词] 小学班级管理,心理契约,满意度,学习绩效
一、当前小学班级管理方法
当前,小学班级管理方法虽然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但是,以规章制度为核心的刚性管理仍然是小学班主任管理班级时采用的主要方法。刚性管理脱胎于科学管理理论,这种管理方法侧重于班级规章制度的建设,约束学生的课堂行为、课间行为,甚至涉及同学相处、师生相处等各个方面。表面上,在大班额背景下,刚性的小学班级管理虽然有着较高的管理效率,但是学生感受不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关爱,他们在学校学习生活中承受的心理压力往往较大,不利于小学生天性的释放,有悖素质教育的初衷。
二、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引入心理契约的意义
小学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心理契约是班主任和学生双方对对方应该付出什么同时又应该得到什么的一种主观心理约定,约定的核心成分是班主任和個人双方内隐的不成文的相互责任。班主任在心理契约中较好的履行心理契约责任不仅体现了人本主义班级管理理念和情感管理理念,还有助于学生期望的达成,使之产生心理上的满足感,增强积极、愉悦的心理体验,进而促进学生品德和智力发展。
三、心理契约理论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实证
为了验证心理契约理论及相关方法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本研究采取的研究措施有三个方面,第一,在三到六年级选取了四个班级作为实验对象,对班主任进行了心理契约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方法的培训,让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有意识地按照心理契约理念进行班级管理。第二,为了验证心理契约管理班级带来的成效,我们对四个班级226位学生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第一次问卷调查是在班主任开展心理契约管理班级之前,称为前测。前测问卷主要询问学生对班级管理总体满意度,前测问卷回收226份;第二次问卷调查是在实验之后,称为后测,后测问卷设置的问题师生共同作答,分别就心理契约问题进行自我打分和对对方履行情况进行打分,也单独调查了实验后学生对班级管理总体满意度。后测回收学生问卷226份。通过对问卷的分析,可以观测到师生心理契约的缔结情况,其中班主任在心理契约中负有班级管理技能责任和敬业品格责任;而学生在心理契约中负有德育品行责任和智育责任。将上述方法获取的数据经过整理并导入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获得了下面两个方面的数据结果。
1.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履行心理契约责任能够提升学生满意度
从接受调查学生给班级管理满意度打分情况看,SPSS20.0输出的前测满意度均值数据为2.312,后测满意度均值数据为3.156,由于调查采用的是Likert5级正向计分法,分值越高,满意度越好。
通过对上表中满意度均值进行方差齐性F检验和T检验,得到F=6.883(Sig=0.003<0.1),T=3.391(Sig双尾=0.001),可知学生前测和后测满意度方差存在显著性差异,T检验通过。也就是说后测满意度数据明显高于前测满意度数据,即按照心理契约理论对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进行改进,且让教师认真履行相关心理契约责任能够明显提升学生对班级管理的总体满意度。
通过SPSS分析的结果如表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班主任管理技能责任和班主任敬业品格责任和学生对班级管理的满意度有着显著性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0.511和0.637。
以学生对班级管理满意度为因变量,以班主任管理技能和班主任敬业品格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考察班主任心理契约责任履行对学生班级管理满意度的影响,其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从回归结果可以发现,班主任敬业品格和班主任管理技能责任的履行对学生满意度都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班主任敬业品格责任的履行对学生满意度的回归系数为0.526,班主任管理技能责任的履行对学生满意度回归系数为0.211,这两项数据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Sig=0.000和0.003)。这说明班主任敬业品格和管理技能责任的履行越好,学生对班级管理的满意度越高。
2.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履行心理契约责任能够提升学生学习成绩
为了考查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履行心理契约责任与学生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我们搜集了实验班级学生实验前后四次数学成绩数据,两次为实验前数据(FS1,FS2),两次为实验后数据(FS3,FS4),为了平滑单次成绩的偏差,我们先对FS1和FS2进行了平均,再对FS3和FS4进行了平均,即FSbefore=(FS1+FS2)/2,FSafter=(FS3+FS4)/2,之后,对两个平均成绩取差值FSm=FSafter-FSbefore,通过差值来观测班级学生成绩波动情况。
首先,对两个平均成绩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到,虽然前测成绩89.022和后测成绩90.217相差不大,但是统计检验T值为5.212,显著性Sig=0.037<0.05,说明两次成绩之间有显著差异,且后测成绩高于前测成绩,说明班主任履行心理契约责任有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
其次,我们对学生成绩和班主任心理契约两个维度责任进行了回归分析,试图了解这两个维度责任对学生成绩提高的预测力,将数据导入SPSS进行分析后,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
从学生成绩变化对班主任敬业品格和班主任管理技能责任履行的回归预测分析可以看到两个变量共解释了变异量的20.2%,显著性分别为Sig=0.000和0.015,均小于0.05,说明班主任履行心理契约两个维度的责任对学生成绩变化有显著性影响,且为正向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