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燕妮 唐娟
摘要:本文以贵州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了盘州市融媒体中心、瓮安县融媒体中心、遵义市新蒲新区融媒体中心、安顺市西秀区融媒体中心和台江县融媒体中心5个具有代表性的县级融媒体中心进行调研,通过对5家县级融媒体中心基本情况的了解,分析他们目前存在的差异与困难,并给出下一阶段建设与发展的理念与路径等,旨在为各地融媒体中心“因县制宜”提供一个基础性的参考。
关键词:县级融媒体中心 差异与困难 发展路径
2018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2018年9月20日至21日,中宣部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召开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现场推进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总结交流各地经验做法,对在全国范围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作出部署安排,要求2020年底基本实现全国覆盖,2018年先行启动600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根据中宣部的要求,在贵州省委宣传部的直接推动下,贵州省用8个多月的时间,建成了全省88个县市区融媒体中心,于2019年3月全部挂牌完毕并投入运营。
为进一步掌握了解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发展需求和存在的问题与困难,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新闻系师生于2019年7月下旬组成5支调研队伍,选取了省内具有代表性的5个县级融媒体中心进行调研。
一、调研对象的选取及各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基本情况
由于各市县区原有媒体资源等并不完全一致,贵州省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成有先有后,在资金设备、运行模式上也存在差异。此次调研根据前期已掌握资料选取了在建设和运营方面处于不同层次的5个调研对象,分别是盘州市融媒体中心、瓮安县融媒体中心、遵义市新蒲新区融媒体中心、西安顺市秀区融媒体中心和台江县融媒体中心,其中盘州市融媒体中心是中宣部县融媒体中心建设重点联系推动单位。依据这一原则对进行调研对象选取的目的在于能够更加全面、立体地了解我省县级融媒体中心的状况。
2019年3月,贵州全省88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全部挂牌完毕,并投入运营。此次调研的5个融媒体中心的基本情况如下:
(一)盘州市融媒体中心
2018年10月,盘州市被中宣部列为县融媒体中心建设重点联系推动县。2019年2月20日,盘州市融媒体中心挂牌成立,其由盘州市广播电视台、盘州市信息管理中心组成,办公面积4000多平方米,投入装修资金1400多万元,融媒体中心摄录、制作、播出设备、办公设备预算810多万元。
融媒体中心筹建之初制定了《盘州市媒体融合发展改革工作方案》,方案明确盘州市融媒体中心为全额拨款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同时具备生产新闻产品、开展广告业务的功能。中心现有编制78个,在编人员70人,聘用人员20余人。目前领导职数为一正三副(一个主任、三个副主任),融媒体中心主任挂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心设八个部室,分别是:办公室、全媒部、党务政务服务部、总编室、业务拓展部、技术部、播出部、盘州广播电视发射台。
融媒体中心将原两家媒体的人员、宣传平台进行拆分、调整、整合变阵,现办有报刊、广播频率、电视频道、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APP客户端,新开设了官方微博号、官方抖音号,形成了八位一体新的宣传矩阵格局促进全中心的“矩变”。全面实现了采访力量迁入融媒体中心率100%、中央厨房建设率100%、移动端首发率100%、复合型融媒体新闻采编人员占比100%、接入“多彩贵州宣传文化云”新闻资源共建共享率100%。
(二)遵义市新蒲新区融媒体中心
遵义市新蒲新区融媒体中心前身是新蒲电视台,新蒲新区成立之初,将外宣中心、电视台、报社进行合并,新蒲电视台承担了新蒲新区的新闻和宣传工作。在未成立融媒体中心之前,工作模式就已经按照融媒体中心的标准进行工作。
融媒体中心独立办公大楼2018年开建,并于2019年1月份完工,成立以融媒体总编室(中央厨房)为核心,下设行政管理中心、信息采集中心、多媒体制作中心、全媒体数据中心、全媒体技术中心和市场运营中心,形成完备的“一室六中心”的内设机构职能,中央厨房处于统筹地位,其余六个部门协调配合其工作,确保新闻工作的及时、准确、安全。同时融媒体中心在设备上投入大量资金,演播室设备、摄录设备、编辑设备及软件等都是以顶级配置的标准进行采购。在内容生产上融媒体中心拥有以政府信息作为新闻采编资源的优势,这个优势使记者能拿到政府相关内容为第一手资料,新闻可以对政府措施做详尽的分析,使受众在第一时间了解政府动态,并且深入理解国家方针。新蒲融媒体中心“两微一端”虽然运营时间短,但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目前做得比较成功,信息覆盖面较广,该地区部分群众及所有职工关注了公众号。通过微信公众号聚集本地和辖区外的粉丝,不仅为其提供新闻信息,还和政府合作提供便捷的线上政务服务,使群众更方便预约或者办理相关手续。为了增加用户黏性,也会策划推出一些活动,比如策划周年優秀贡献单位和优秀建设者,拍摄的相关宣传片《新蒲你好》,这些内容的阅读量都达到了10万+。
目前,新蒲新区融媒体中心同时运营多种媒体形态多渠道多端口发布信息,包括依托遵义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新闻节目、动静app新蒲频道、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抖音账号,同时也借助直播平台开展直播活动。新蒲新区按照贵州省委宣传部的要求,已经实现了6个100%,并通过了2019年5月份全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验收,所有的指标都已达到,实现了相关条例的要求。
(三)瓮安县融媒体中心
2019年2月27日,瓮安县融媒体中心正式挂牌运行。瓮安县融媒体中心为县委直属事业单位,由中共瓮安县委宣传部管理。中心核定编制60人。2015年至今,瓮安县委、县政府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用于新闻中心办公楼装修、设施设备购置,融媒体中心平台建设及技术改造。瓮安县融媒体中心已实现主要新闻媒体采访力量100%迁入融媒体中心,中央厨房建设100%完成,移动端首发率达100%;复合型全媒体新闻采编人员达100%,新闻资源共建共享率达100%,县融媒体中心100%全面建成入驻。
在组织结构上,瓮安县融媒体中心设有办公室、总编室、记者部、编辑部、外宣部、政府网站管理部、广告部、技术部、新媒体部9个职能部门,9个部门分工协作,负责全县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和县人民政府网站、手机报、“两微一端”等新媒体的刊播工作。目前中心运营的平台有瓮安广播电视台有线频道及高清频道、瓮安新闻广播、瓮安报、瓮安县人民政府网、瓮安新闻网、贵州手机报瓮安版、瓮安县人民政府网微信公众号、瓮安县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瓮视网今日头条号、企鹅号,瓮安县融媒体抖音号。《视界瓮安》APP2019年7月上线试运行。
瓮安县融媒体中心的“中央厨房”管理平台,搭建起了集移动采编、内容管理、终端分发、传播效果分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智能指挥调度系统,具备融媒体内容采编、内容管理、共享服务、融合互动等功能,支持多形态、多渠道、多媒介全媒体生产发布,承担新闻宣传、新闻发布、舆情监测、视频直播、交流展示、市场运营等多业态的新闻宣传任务,实现“中央厨房”与采编发网络紧密结合、无缝衔接。通过“中央厨房”实现精细再造生产流程,明确分级管理权限,健全融媒体调度机制、一体化管理机制、移动端首发机制和传播力导向考核机制,推动采编流程节约化、数字化改造,实现主流舆论阵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目前瓮安县融媒体中心“中央厨房”已接入“多彩贵州宣传文化云”,从2019年4月15日开始,每天的接入量达25条,有效保障了“中央厨房”正常运行。
新媒体矩阵平台,构建了“两微一端”全媒体发布平台,实现资源汇聚、存储、编辑、检索及应用的一站式服务体系,通过整合媒体渠道资源、内容资源,形成新媒体矩阵,快速实现多平台个性化发布。最具亮点的是独立客户端《视界瓮安》APP,聚合新媒体集群功能、精准传播瓮安声音。开发了APP资讯、发布号、服务、互动等栏目,在党建服务和政务方面,融媒体中心第一时间采集宣传各单位各部门、各乡镇党务、政务信息,形成信息同步传播,打通新闻宣传工作“最后一公里”;APP发布号是瓮安县特别定制的栏目,发布号包含了政务号、民生号、生活号和企业号,将每天各类信息进行汇聚对号发布;在APP互动专栏内开设了“问政”和“广场”栏目,随时收集民生、受理投诉、解答政策等,并及时发布部门回复,形成了群众和政府零距离互动关系。在新闻+服务方面,APP设置了“服务”板块,包含政务服务、便民服务、医疗卫生、气象服务等专栏,添加了“法律咨询”“网民爆料”“公积金查询” “交通违法查询”等信息查询功能,切实为群众提供快捷服务。
(四)安顺市西秀区融媒体中心
安顺市西秀区融媒体中心由原西秀区传媒中心、区委外宣办和区互联网舆情监控合并组建而成,中心于2019年2月20日挂牌成立,2019年5月14日通过市级验收组的验收,包括1400余平方米的办公场地的改扩建和装修,指挥中心、中央厨房的打造以及省委宣传部四个模式的要求的实现。现西秀区融媒體中心工作人员为41名,有25名事业编制,21名购买社会服务人员及一名临聘人员。中心设有总编室、综合办公室、采编室、制作室、外联室、网络室、运营室和技术室8个部门。
西秀区融媒体中心开通的媒体平台中包括传统的电视的西秀新闻和手机西秀手机报,除此之外,西秀区融媒体中心还开通了一些新媒体平台,包括微博账号“西秀大城小事”,入驻今日头条、抖音、腾讯微视等新媒体平台。中心充分整合内外宣媒体资源,加强和中央、省市主流媒体的联动,中心记者独立采写的稿件被中央省市级媒体采用的数量和质量大幅提升,2019年在中央电视台已播出11条,在贵州电视台、安顺电视台及其他的中央媒体发稿量截止2019年上半年达到了2000余篇。中心同时依托动静贵州和天眼新闻开设了西秀板块,进一步加强了西秀区融媒体中心服务群众的功能,例如将自主创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扫黑除恶的相关举报方式以及“我的安顺”等便民服务小程序融入到自主运营的微信公众号“西秀新闻”中,中心也利用动静app西秀频道的功能,把充值、订酒店、章程等便民服务加到其中。
由于西秀区融媒体中心实际运营时间相对靠后,硬件软件建设方面亟待加强,根据西秀区区委常委会及区政府常委会的要求,调研之时已修改完善区级融媒体中心的工作方案。2019年5月初,区委区政府草拟了关于支持西秀区融媒体中心发展意见,即将进入到区委审改的相关会议。
(五)台江县融媒体中心
台江县融媒体中心在启动建设之初就被省委宣传部列为省级重点支持单位,台江县委下发《台江县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立融媒体中心建设方案》,并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联合其他17家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县融媒体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省委宣传部下拨资金30万元和县级财政两次批保障经费210万元专项用于融媒体中心各项建设,以原台江县广播电视台为主体融合组建台江县融媒体中心,于2019年3月22日正式挂牌,整个中心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左右。台江县融媒体中心是县委直属事业单位,归县委宣传部管理。中心下设办公室、编辑部、记者部、技术部、播音部、运营部6个股室。台江县融媒体中心共有工作人员29名,共有事业编制16名,设主任1名,副主任3名,股级领导职数6名。目前,台江县融媒体中心人员已全部实现集中办公、统一管理,从思想上、身份上、技能上进行全面转换与融合。
台江县融媒体中心由中心办公区、指挥调度区(中央厨房)、采编融合区、视频演播区、多功能会议区、政务服务区(电商)等组成,室外建设融媒体集中宣传平台,完成物理空间“中央厨房”建设和“天目云”系统的接入和“多彩贵州宣传部文化云”的使用。台江县融媒体中心重点打造“两台两报两网两微一端三新媒一平台”媒体矩阵,包括广播、报纸、手机报、政府网、新闻网、微信、微博、客户端、微网站、头条号等。“两台”即台江综合广播电台和台江电视台;“两报”即内部刊物《今日台江》和《台江党建扶贫手机报》;“两网”即台江县人民政府网和台江新闻网;“两微”即《今日台江》微信公众号和“姊妹台江”官方微博;“一端”即“姊妹台江微网站”(客户端)和“中国苗族姊妹节”APP客户端:“三新媒”即“姊妹台江”头条号、企鹅号和抖音号等新兴媒体矩阵;“一平台”即电子商务云平台。台江县融媒体中心还着手建设县乡村组寨五级智能有线广播系统,覆盖全县20户以上村寨共486个点;办好电商网上平台和实体店,服务群众增收致富;在办好县级媒体矩阵的同时充分依托中央新闻移动网和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强大的宣传矩阵平台进行信息发布。
此外,台江县融媒体中心成立下属贵州金丝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对外营运业务。
二、县级融媒体中心目前存在的差异与困难
之所以报告第一部分分别详述各个融媒体中心的基本情况,在于通过这样的方式展现出差异。沿着时间线,我们来看一看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过程。自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会议上提出要全面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要求后,中宣部召开的“长兴”会议推进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给出了具体的数量要求和时间进路,再之后中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意见》,国家广电总局受中宣部委托组织编制并通过审查的《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技术平台规范要求》,中宣部和国家广电总局联合发布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从指导思想到制度建设、规范标准全面确保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但即便如此,由于地区不同、资金投入、原有媒体资源等原因,在规模、运营模式上产生了必须予以重视的差异。在全国范围内,学界业界专家总结出具有代表性的“两个方向五种模式”[2]:第一个方向是依托自身的力量,自力更生形成融媒体机构,具有代表性的有以广播电台为基础融合组建的“邳州模式”;以广播电视台为基础由宣传部门主导的“项城模式”;通过多个部门单位整合组建并建成全国第一家县级传媒集团的“长兴模式”。 第二个建设方向是拥抱上级,依托上级政策、资源扶持,试图借用成熟的平台和技术支撑的方式,实现媒体融合的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具有代表性的包括由中央、省市媒体出力,帮助县级媒体打造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吉林模式”;借用成熟的平台和技术支撑的方式,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从相“加”到相“融”的“北京模式”。
就本次调研的贵州省内5家县级融媒体中心而言,也存在明显的组建和运行模式差异。在组建过程中,共性是皆是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由宣传部门直接主导进行资金、办公地点和人员等的安排和协调。但具体下来又呈现出不同的模式。盘州市融媒体中心和瓮安县融媒体中心都是以原县级广播电视台为主组建,场地、设备和人才相对有基础,同时“继承”了广播电视台原有的广告经营权,有合法进行市场化运营的依据;新蒲新区本身是新晋成立的行政机构,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在观念、投入上都有大刀阔斧的创新之举,其运行由事业+企业双轨进行,既保证宣传的方向,同时也有创收的路径;台江县融媒体中心虽然有省委宣传部的重点扶持,设施设备跟上了,但数据显示其办公场地仅800平方米,不及未完全拥有“番号”仅作为宣传部门下属机构的西秀区融媒体中心;而西秀区融媒体中心的性质是纯事业编制的机构,与西秀区委宣传部合署办公,在市、区两级政府相当重视的情况下分配了西秀区政务大楼的一层楼共1400平方米的办公空间,原有办公楼的设计并不符合演播室、指挥中心等场地的功能要求,只能在原有辦公室基础上进行设计改造。
存在差异是正常的,在深度访谈时,提及所面临的困难,5家融媒体中心主要负责人和业务部门负责人却都提出了几乎一致的结论。
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制度建设和理顺机制。县级融媒体中心是完成新闻宣传“最后一公里”的接力选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必须承认虽然在统一部署的时间安排下实现了挂牌运行,依然存在制度建设不完善,机制不健全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人事安排、薪酬分配、运行模式上,地方政府及宣传部门也是在摸索中前进,在对政策的解读和执行过程中有些相对保守,有些步伐迈得快一些。
其次是人才匮乏。包括数量和专业能力两方面的缺乏。数量上尚可以通过聘用和购买社会服务人员的方式解决,但类似西秀区融媒体中心一样,由财政统一拨款支付聘用人员和社会服务人员薪资,没有“绩效”激励机制,则存在人才流失严重,经常出现通过老带新或者其他培训炼成的熟手转而就辞职的情况。即便如盘州市融媒体中心这类有广告营收的中心,由于分配制度的局限,也导致招不来人、招来的人不专业,这也带来第二方面的匮乏——采编播专业技能和素质的匮乏。“一次采访全媒发布”几乎是所有负责人挂在嘴边的话语,因此记者能采访能写作已经不能满足需求,还要会拍摄会剪辑能直播能出镜,全能型人才不再是融媒体中心人才的高标准,只能作为基本功。此外,各融媒体中心的人员构成主要以具有事业单位编制的人员为基础,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学历上基本实现本科为主,少量大专,但是在专业构成上恰恰缺乏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播音与主持、影视编导等专业学科。
第三个困难则是融媒体中心的可持续投入问题。主要表现在运行启动的后续资金投入、设施设备的耗损等。当前,在从上至下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高度重视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已经尽己所能给出支持力度,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挂牌容易,要真正发挥县级融媒体中心这最后一公里的宣传功能,提升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不能没有可持续的动力。揭牌之后,面临的大问题就是目前县级融媒体中心业务摊子大,但却规模小,力量弱。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可持续运行还得依靠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这将考验地方政府领导人的观念和决策。
第四个困难,体现在如何吸引用户和保持用户黏性上。在基本上已经不能在传播空间和传播触角上区分央媒与地方媒体、省内媒体与省外媒体、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分野的大背景下,人们对信息的获取相当便捷,只要受众愿意,在移动终端几乎可以实现对上述粗略分类下的媒体信息的全接触。调研中,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谈及受众和用户数量并不多,偶尔的“爆款”文章或视频并不是常态。在传播中有时会出现“县级融媒体中心所有的新媒体矩阵加起来的影响力还比不上一个自媒体”的现象[2]。“服务群众”是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另一重大职能,如果群众都没被发展为受众和用户,服务最后会只是网页或是客户端上的标签。
三、县级融媒体中心第二阶段建设与发展的理念与路径
贵州省88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在规定的时间内如期挂牌并运行,是为第一阶段工作的胜利收官。接下来进入第二阶段上升发展阶段,既要解决问题排除困难,同时也要跨越一步更好地把握机遇,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从物理空间的融合到观念、精神的融合,避免县级融媒体中心成为被架空的没有群众基础的“数据工程”。
(一)任用既讲政治又懂业务的负责人统管融媒体中心的内容生产。从中心负责人到部门负责人,首先要在思想上有充分的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政策解读能力和政治敏感。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部分融媒体中心的负责人过于强调放开中心的市场经营和创收,而未能完全领会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在当下复杂的舆论环境中的意识形态阵地功能,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内容生产、传播形式、传播效果都要围绕这一主要政治功能展开,真正让党中央的声音能够穿过复杂的舆论环境顺利降落至最后一公里的跑道,抵達县域受众。在这里并不是主张县级融媒体中心不能进行市场化经营,而是强调优先次序。与此同时,主管宣传的地方领导干部也要具备一定媒介素养,了解新闻传播的规律,不能机械教条地理解中央对宣传工作的要求和政策,只要信息和舆论传播在方向上正确,在形式上则可以是多样化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同时,地方政府也要坚持把握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重要性,避免将融媒体中心当作面子工程、形象工程,一阵风之后空留一栋或是一层了无生机的办公室。
(二)转变观念,重点打造移动端传播。中国手机用户已经超过8亿,移动传播已经是当下信息传播的主流,由于教育、地域等原因曾经一度被信息遗忘的人群也能在智能手机普及、各种传播技术的人机交互越来越低门槛的情况下再度汇入信息传播的链条,甚至参与内容生产。建议县级融媒体中心把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适合移动端传播的内容制作上。面对资金和设备技术的困境,不要一味地等待拨款,不是一定要研发独立的客户端。不妨更多地采取借力发力的方式,目前我省已经统一将各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数据接入多彩贵州云,实现平台共享数据共享技术共享,就是在吸取经验的基础上的有效实践。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的县级融媒体中心专线合作也是不错的选择,通过专线,新华社的信息产品能直接抵达地方媒体。传播党的声音,引导群众要打破利益屏障,实现合作共赢。
(三)要能引进才人,更要留住人才。随着经济发展,再加上信息的无差别传播,以往在就业方面存在的地域中心的优势逐渐消减,大学生就业呈现出新的态势,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回到家乡,同时,从国务院到贵州省人民政府,都出台了文件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县级融媒体中心应该把握住这一人才引进的好时机,不要等,而是主动出击,到各大高校举行专场招聘。这是引进人才。
在留住人才方面,也要破除一些误区,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次采访全媒体发布”的理念在实践中被简化为“一人采访全媒发布”,全媒发布约等于一篇稿子或一个视频放到不同的平台。这显然已经剑走偏锋。全媒体记者当然需要掌握多种的专业技能,但更讲求协同作战。协作性不能只体现在技术上实现畅通的采编播流程,仅仅如此的话反而会因为工作都是在机器上交接,出现编辑自行修改记者上传的稿件,和记者之间产生意见不符的矛盾。因此,协同作战更需要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配合与良好的工作氛围,团队作战,以人为主,如此才能尽可能避免出现在调研过程中盘州市融媒体中心负责人忧心的“沉闷”的工作状态。此外,需要有更大的力度打破现有的薪酬机制,尤其是部分县级融媒体中心事业编制的员工存在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大锅饭”情况,缺乏充分的激励机制,直白地说,要留住人,一是个人价值的实现和获得感;二是付出与经济回报之间的产出比。
(四)在融媒体中心可持续发展方面,前文从实际出发,认为相当长一段时间财政拨款仍然会是资金的主要来源。但融媒体中心自身要主动造血,有条件的,在商业广告营收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思路,精选项目,譬如利用技术优势和数据整合,参与打造智慧社区、智慧城市,提供强大的民生服务如政务、旅游、交通、食宿等方面的一站式信息,不仅本地居民是目标受众和用户,县域外的其他人也可能是潜在的受众和用户。增强受众和用户的粘性,是县级融媒体中心除硬件设施投入和内部信息产品生产以外的重要的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不妨在移动端开辟专门的社区新闻和其他信息通道,在设置审查原则的前提下,鼓励用户上传内容投稿,提高用户的参与感,同时还能丰富新闻产品的来源和新鲜度。有学者称之为“冰箱新闻”,即那些与受众更亲近的、更有人情味的地方新闻,譬如贵州各地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旅游资源,交由本地人个性化的视角和镜头来呈现,就更有影响力。用户参与生产也更符合媒体融合的逻辑。
四、结语
县级融媒体中心要承担起填补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社区空间和信息空白,从而凝聚基层共识的功能,以实现传播中央声音,引导服务群众的职责。贵州省在全国范围内历来不是地域中心,在传统媒体时代的竞争中亦没有成为领风者。但网络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正在改写传统的信息传播格局,依托当前贵州省的发展战略,大数据大生态大健康等产业同时应该成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信息传播优势,形成合力打造生态大省,书写生态文明发展的蓝图与细节,都是强有力的竞争力量。本次调研立足本省,选取了省内在资金投入、规模、运行状况等方面有所不同的融媒体中心为对象,通过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的方式力图呈现我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现状,并试图给出一些下一步发展的决策参考。由于时间关系,未对当地民众进行访谈,这是一大缺憾。
参考文献:
[1]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两个方向、五个模式 [OL]. https://www.sohu.com/a/255141099_100177521
[2] 肖春飞.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价值观与方法论 [J].中国记者,2019(08).
(本次调研由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新闻系调研团队集体完成,调研团队领队老师分别为:唐娟、吴妍、田鑫、毛燕妮、宋国富和贾梦雨;各组组员来自贵州大学新闻系17级新闻学专业。报告执笔:毛燕妮。)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