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审美意识培养是高校美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声乐教学的题中之义。在音乐作品中引导学生审美情趣,提升欣赏美、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对于学生的情感发展与行为塑造至关重要。目前在高校声乐教学中,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审美教育的缺位影响了学生音乐素养的综合发展。基于此,本文从高校声乐教学中审美意识的培养的重要性出发,结合实际对如何落实审美意识培养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提升学生音乐素养有所借鉴。
【关键词】高校声乐;教学实践;审美意识;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 2020) 01-0160-02
【本文著录格式】李秋玉.高校声乐教学中审美意识的培养探讨[J].北方音乐,2020,Ol( Ol):160-161
引言
声乐是以人声作为表现载体的一种艺术形式,声乐历史悠久,是人们表达情感,获得情感共鸣的重要途径。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人们总是折服于演唱者对声音的把控,利用科学的发声将音乐作品的歌词、节奏、旋律融入丰富的情感,用声音营造一种绝佳的艺术氛围,传递出音乐的美学内涵。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应从专业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声音表达能力,而这一过程中不仅包含声音表演的技巧,更包括审美情趣的渗透以及审美意识的培养,这样才能在歌声中呈现对美学的体验与理解。
一、高校声乐教学中审美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挖掘音乐作品美学价值
对美的追求与表达是艺术形式的本质体现,声乐艺术通过人声这一载体建立艺术与美学的紧密联系。意识的发展决定主观行动的方向,审美意识的主观色彩浓厚,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学生由于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会对美形成多角度、多层次的理解与认知,因此,在声乐学习中经常会出现训练过程与审美发展相分离的情况,片面强调音乐作品表达中的技巧与方法,忽视了声乐中的美学价值。基于此,在声乐教学中,要想实现声乐艺术本质与美学本质的融会贯通,则需要对学生的审美意识进行全面培养。在审美融入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音乐作品为学生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引导学生从不熟悉到熟悉,从不理解到潜移默化的接受,逐渐找到欣赏音乐作品的思路与方法,进而从美学角度体验作品价值,并在声乐表达中有意识地渗透审美观念。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声乐学习效率
在高校声乐教学中课堂时间毕竟有限,学生希望通过课堂上短暂的练习形成扎实的专业基础比较困难,尤其是在综合大学,学生的声乐练习过程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许多学生在反复的训练中依然没有形成明确的审美标准,对自己的表达方法与演唱风格等缺乏深入的认识,降低了声乐学习效果。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审美意识,能够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审美标准,并在声乐练习中有的放矢。例如在发声训练中,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上根据教师示范进行练习,通过与学生相互纠正、讨论实现准确表达,还需要在课下进行自我练习,这一过程中没有了外部因素作用,学生则可以利用相对成熟的审美标准对自身的发声效果进行评价,有意识地纠正其中影响审美表达的因素,调整自身的表达方式与演唱风格,实现声音对美的塑造,提升学习效率。
(三)有利于指导声乐艺术实践过程
所谓“凡人声不等,各有所长”,人的声音条件不同,情感体验有别、审美标准各异,在声乐表达中自然呈现明显的区别,而声乐教学中,如何发挥声音的特长,形成独特的风格,并展现出声音的美感则是教育培养的基本目标。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完全把握学生的声音条件、情感价值、审美标准等元素是不可能的,这就使一些教师将声乐表达中对艺术美的追求逐渐转化为对声乐技巧的追求,让学生在重技术、轻艺术的演唱中失去风格。例如在音乐欣赏中,经常能够发现一些演唱者凭借自己嗓音条件的先天优势,在音量、音高上一味炫技,忽视了声音美的表达,使得音乐作品徒有技巧,毫无艺术审美特色。针对此,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打破以技巧为核心的训练过程,将声乐艺术实践过程与学生的审美体验相结合,利用声音塑造充满情感魅力的音乐作品,让听众在情感体验中理解音乐的美学价值。
二、高校声乐教学中审美意识培养策略
(一)培养学生倾听习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念
倾听是声乐教学中审美意识培养的前提,学生只有通过倾听,才能够获取他人声音、自己声音表达中的艺术美感,通过听觉调动情感体验,感知声音多元化的美学表现。基于此,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应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引导学生建立对声音的基本概念,能够通过直观感受准确辨别美的声音,抓住音乐作品的情绪框架,引导学生理解作品在情绪表达中所呈现出的艺术美,进而在情感熏陶中提升对美的感知与理解。例如在美声唱法的训练中,教师可以从该唱法的切入,结合意大利音乐文化说明美声唱法中对声音美的极致追求。在训练中,教师应结合中外声乐作品,把握声音表达的关键点,包括声音的连贯性,即利用声音表达中从头到尾统一、连贯的音色、节奏等,让声音艺术的传递更加通畅而稳定;还应注重声音的共鸣,利用人声的宽泛性与立体性,让声音的优美在共鸣中呈现出来,以形成松弛、圆润、流畅的效果。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还应注重学生的自主思考,通过对教与学地位的调整与翻转,引导学生表达对艺术的个性化体验,例如在信息化教学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形式,為学生提供自主观摩与欣赏的机会,并在独立练习中感受声乐艺术的熏陶,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二)把握发声练习过程,在日常学习中接受审美熏陶
要想在音乐表达中展现出人声之美,不仅需要良好的嗓音条件,更需要系统科学的发声训练,以及长期的艺术熏陶与审美意识培养。在声乐教学中,常常能够遇到这样的学生,嗓音条件非常好,声音高亢明亮,但是在演唱中却不能合理调整气息,运用发声技巧,使得声音特点无法突出,甚至出现破音、走调等情况。针对此,在高校需声乐教学训练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嗓音条件,将技巧练习与审美意识培养相结合,让学生在专业、系统、科学的训练基础上,提升音乐修养,构建审美标准。例如在三度音阶的哼鸣训练中,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调整气息的位置,保持共鸣腔体的状态;在语言指导中,教师应打破传统教学中简单直白的技巧指导,将美学体验引入到技巧训练中来,将吸气的过程比喻成闻一朵芳香四溢的花朵,这样学生会通过联想很快把握吸气的动作技巧;在哼鸣中一些学生由于不能正确打开口腔,而出现声音“卡”“挤”的现象,教师在指导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打哈欠,或者模仿受惊吓后张大嘴的情况,打开口腔,以保持肌肉的放松,从而提高声音效果。由此可见,这样的教学设计,将情感渗透到技巧练习中来,引导学生在情感的引导下体验音乐的美学价值,进而实现审美意识的构建。
(三)把握音乐作品内涵,通过艺术处理提升审美意识
音乐作品是声乐教学的载体,是学生构建审美意识,提升欣赏美、理解美、创造美能力的基础。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通过为学生提供中外经典的音乐作品,能够强化学生对不同音乐风格的感知,并在技巧与内涵中形成对音乐美学价值的理解与体悟。
在音乐作品的运用中,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实现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第一,从音乐作品的细节体会其中的美学价值。例如歌词是音乐作品的主要构成,蕴含着作者丰富而强烈的情感体验,配合音乐训练、节奏呈现出来,以《在那遥远的地方》为例,作者王洛宾在青海的秀美山川中,有感于当地充满民族风情的小调,通过与当地年轻女演员卓玛的爱情创造诗化的歌词,表现出汉族青年对美丽的少数民族姑娘浓烈的爱恋。歌词内容情感细腻,有极强的艺术美感,在声乐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第二,从音乐作品的处理方法上提高美学表达能力。在音乐作品表达中,表演中需要从旋律、节奏、速度、调式、曲调、伴奏、和声等多角度进行分析,并对细节进行处理,这样才能更加立体、生动地体现音乐作品的美学价值。例如在舒伯特《魔王》的表达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处理中把握四四拍的节奏,呈现出故事中父亲骑马拖着孩子的紧张急迫场面,在伴奏中不断重复低音音型,表现父子在魔王的压力下窒息、恐惧的心理;在节奏表达上注重颤音,在调式上从g小调转为a小调,又转回g小调,以体现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剧情。
(四)注重舞台实践引导,实现审美意识的全过程培养
審美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在审美素养形成中,不仅需要对音乐的直观体验,还需要通过在舞台实践呈现自身对音乐艺术美的理解。目前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学生的实践机会较少,课堂中的声乐训练使得学生对声音的艺术美更多停留在形式化的理解上,忽视了在实践中检验、完善审美标准,塑造自身音乐风格的机会。针对此,学校、教师应从多方面为学生提供舞合实践机会,从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出发,提升对音乐的美学表达能力。在声乐教学中,学校可以组织音乐活动,利用音乐艺术丰富校园文化,引导学生在音乐表达中,丰富舞台表演经验,将课堂训练与舞台表演相融合,并从美学角度不断优化自身的音乐艺术素养;学校、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校外音乐比赛,在更广阔的舞台上提升学生对音乐艺术美的反思,引导学生塑造独特的音乐风格,提升音乐的审美意识。
三、结束语
总之,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审美意识的培养无论是对于学生的发展,还是对教学过程的优化都是十分重要的。在实践中,教师应结合大学生的发展水平以及声乐教学实践过程,完善声乐教学理念,合理设计发声练习过程,科学把握音乐作品内涵,做好舞台实践引导,将审美意识培养渗透到声乐教学的全过程中来,以提升学生对音乐的艺术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段小丽.论高校声乐教学中审美意识的培养[J].北方音乐,2018,38(9):193
[2]叶垮.论高校声乐教学中审美内涵的渗透[J].黄河之声,2017(22):67
[3]谭闻达.如何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审美意识[J].大众文艺,2016(18):224-225
[4]莫大尼.高校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艺术审美意识的途径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35(10):190-192.
作者简介:李秋玉(1977-),女,河南,副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方向:美声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