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哲学对人性定义的对比

2020-05-25 02:33高晏
青年与社会 2020年2期
关键词:异同人性

摘 要:中西方哲学对人性的定义对比分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谓人性,中国哲学认为主要就是人的善恶问题,其主导思想是性善论。与之相反,西方哲学家定义人性的主流思想是性恶论。从对人性定义的角度来看,中西方哲学对人性的定义差别巨大,反之,亦有互补之处。

关键词:中西方哲学;人性;异同

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与历史发展,西方哲学对人性的定义也有异同。古中国哲学有“人之初,性本善”的说法,西方亦有谚语讲“人性本恶”。但中国古语亦有言“性相近,习相远”,说明人性可因为后天习性的不同而有改变,西方哲学即使认为人性本恶,同时也相信,人性向善。如此说来,中西方哲学对人性的定义,存有极大差异,但某些方面亦有相同之处。

一、中西方哲学对人性的定义

人性问题由来已久,一直是哲学家们研究的问题之一。在中国,以孔子为代表开创了人性的学说,为中国哲学研究人性奠定了基础。在西方,神学与宗教学为西方哲学对人性的研究提供的重要素材,亦为其打下基础。人性是什么?人性即是人的本质,包括人的自然属性,生物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和道德属性。即是在古哲学史上对其并没有如此严格的定义,但是这些属性在人性学说中都有所体现。

二、中国哲学人性论

自中国哲学来看,在古代是没有“人学”这一词语,但中国古代有着丰富的“人之所以为人”的思想和学说。因此中国哲学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性论学说。

(一)天降善性。在远古时期,人们认为人性是善的,而且,这种善是上天赋予的,这就是天降善性论。孔颖达有言:“天降善于下民……与善于民”,大意为:上天将“善”赋予他的人民,让他们有了善这一本性。

(二)孔子的人性思想。孔子将人性归纳为“仁”,即爱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而且,这种仁带有理想主义色彩,这种爱人的人性本质是他的一种期望,一个目标。圣人趋向于仁,但不可达到。孔子也认为,人的天性是差不多的,但因为个人后天的学习或者影响有所差别,人性因此不同,但只要按照“仁”的标准来做,就会渐渐地趋近于“仁”。

(三)人性无善无恶论。告子认为,人性即为人的先天本性,是自然的,无善亦无恶。而人们所谓的善恶是因为后天的引导才形成的。告子说,人性正如流水一般,你像东引导它,水便向东而流,若是向西引导,水便向西而流。水不分东西,人性没有善恶,是一样的道理。告子也说,所谓的仁与义,人性中本是没有的,这都是经过后天教育后才形成的。

(四)孟子的性善论。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关于人性论的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性善论观点。孟子与告子的辩论充分阐述了这种思想。告子说,水不分东西,人性没有善恶。而孟子否定说,水是分上下的,人性是有善恶的。水性是向下流的,人性是善的。水向上流是因为外力的逼迫,人性受外界的影响也是可以变坏的。水向上流不是水的本性,人变坏也不是人性。所以孟子说人性是善的,做坏事并非由于人的本性。同时,孟子认为仁,义,礼,智也是人性中本就有的,而不是外加的。

(五)荀子性恶论。荀子有一篇文《性恶》是专门用来驳斥孟子的性善之说的。荀子认为,人生下来便是好味,好利,好声,好色,如是不加以约束,必会有争夺发生,因此可致社会混乱,这说明人性是恶的。荀子虽然认为人性都是恶的,但不否认人性可以被教化和改造的可能性。“圣可积而致 ,涂之人可以为禹”。

(六)董仲舒论人性。董仲舒论人性比较复杂,大体上有三种概论:一是行善情恶论,性善论者只见到性,性恶论者只看到情,因此都是片面的。二是性三品论。他提出上等的是“圣人之性”,下等的是“斗筲之性”,中等的是“万民之性”。三是性未善论。万民受未善性”于天,然后经过王者的教化才变善的。 (《深察名号》:“民受未能善之性于天,而退受成性之教于王,王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者也”。)

在此之后,亦有多种人性学说,如用气为性论,教扶善、 法抑恶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论,存天理、灭人欲论,心性一元论,明清时期的习成犬性论,以及戴震提出的性一无论。戴震认为,人性包含欲、情、知三个方面。对于声色臭味的追求是欲,喜怒哀乐是情,辨别美丑是非是知。这三方面都是人性的自然表现。

三、西方哲學人性论

西方近代哲学总体而言不谈论善恶。西方哲学对人性问题的研究也从“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这个问题着手。亚里士多德曾为人定义:首先,人是有理性的动物。其次,人是政治性动物。亚里士多德对人性的概括又可分为四点:第一是社会性,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自然而然趋于群居生活或城邦生活的;第二是义理性。亚里士多德说:“人类所不同于其它动物的特性就在他对善恶和是否合乎正义以及其它类似观念的辩认,而家庭和城邦的结合正是这类义理的结合。”(《政治学》)这表明,人的社会性正是建立在这种义理性之上的;第三是理性。他说:“人们所由入德成善者出于三端。这三端为出生所禀的天赋,日后养成的习惯,及其内在的理性。”(《政治学》)第四,欲望与兽性。他说:“人类的欲望原是无止境的,而许多人正是终生营营,力求填充自己的欲壑。财产的平均分配终于不足以救治这种劣性及其罪恶。”(《政治学》)

苏格拉底则指出,理性是人的本质,而且人应该凭借理性熟悉自己,并确立社会生活准则及道德观。而人的最高目标应是追求正义和真理,这也是苏格拉底政治思想的人性论基础。

但是西方宗教总是谈论善恶,基督教中,基督耶稣认为人有原罪,概括而言便是人之初,性本恶。在欧洲进入封建社会后,自然人性论被宗教神学的人性论所否定。根据《圣经》可知,上帝所造的祖亚当和夏娃,因为撒旦的引诱,偷吃了伊甸园智慧树上的果实,因此犯了罪,上帝将他们赶出了伊甸园。奥古斯丁,罗马帝国教父学代表,根据圣经的记载提出了“原罪性恶论”。

直到文艺复兴时期,自然人性论才又复兴。这个时期的思想家和艺术家,都把关注的重点由神转到人,转到人的自然天性上,转到人间的世俗的精神。如薄伽丘明确肯定人的七情六欲,是人的自然本性,不可压抑,也不可能回避,认为人类天生是平等的。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们大都否定基督教的“原罪性恶论”,他们认为人性恶的理论是宗教的谎言,用来诱导欺骗大众并借此愚弄大众,使他们服从教士,进而“合理地”剥削他们,收取贡赋。这些人文主义者认为人性本是善,而且,人类天生就就倾向于和平,友爱,互助。

四、结语

从中西方哲学人性论中可以看出,中西方哲学中都有关于人性善恶的讨论,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都有体现,只是大体上的主流思想不同。在各种思想中,存天理,灭人欲等人性论也都有出现,只是发展方向不同。与此同时,中西方哲学的人性论对社会经济,政治等都产生了极大影响。

在中国,古人有更多的倾向将人性与动物本性相比,因而无可避免地更多地表现出人较之于动物的优越性,从而较易形成“性善论”。对比而言,西方宗教传统比较深厚,宗教思想传承千年,比较牢固,因而西方在人与神的对比中更倾向于反思人的劣根性,因而更多人持“性恶论”。当然,正因为人性也具有多重性,这些差异因此可以相互补充。

参考文献

[1] 傅云龙.中国哲学史上的人性问题[M].求实出版社,1982.

[2] 柏拉图.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M].商务印书馆,2001.

[3] 柯彪.亚里士多德与<政治学>[M].人民出版社,2010.

[4] 王元明.中西性恶论及其现代意义[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5]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第三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 张潇.西方哲学专题研究-西方人性哲学有感[J].北方文学,2013(09).

作者简介:高晏(1993.07- ),女,汉族,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现在西安欧亚学院任教,研究方向:艺术教育哲学与方法论。

猜你喜欢
异同人性
逼近人性
婚姻的尽头,藏着人性的底色
从中日民间故事窥探中日文化差异
大陆和港澳台初中历史课标在中国文化史方面的异同
简论谢灵运与柳宗元山水诗思想内容之异同
功能与人性
雕塑应反映人性的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