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
摘 要:生活化教育理念是当前初中物理教育中运用较多的一种理念,其恰当运用初中物理学科教学活动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姿态。立足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从生活化的课堂导入以及知识讲解这两个不同的教学环节入手,依次对初中物理教学中践行生活化理念所发挥的突出价值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索。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激发兴趣;加深体验
生活化教育理念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挖掘可用的生活素材并运用到教育实践之中的一种教学方式。生活化教育理念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拉近了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因此,其合理运用备受学生的青睐与喜爱。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育工作者,我也将生活化理念恰当而科学地运用在了自身的物理教学实践之中,收获了学生所反馈来的积极良好效果。以下,我仅结合自身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经验,针对生活化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发表个人认识与看法。
一、生活化的课堂导入,引起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生活化的课堂导入能在上课一开始便让学生意识到所学的物理知识是与他们所熟悉的生活密切联系的,有了这一意识之后,学生无疑会迸发出浓浓的物理探索兴趣,随之而来的便是紧跟教师的教学节奏进行高质量的学习。可以说,生活化的课堂导入有助于引起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为学生学好物理知识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初中物理教学实践活动就可以很好地证明这一点。例如,在教学“升华和凝华”这节知识时,我便在上课一开始向学生列举了众多他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像衣柜中用来驱虫的樟脑丸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变小,旧电灯的钨丝比新电灯内的钨丝要细很多,寒冷的冬季冻住的衣服也能逐渐变干,寒冷的冬季室内温暖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容易形成一层“窗花”……这些都是初中阶段学生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事情,因此,随着这些生活现象的列举,学生也产生了积极的学习兴趣,想知道这些生活现象跟我们的物理学习究竟有什么关系。如此一来,便借助生活化的课堂导入在学生心中埋下了好奇的种子,点燃了学生积极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与主动性,让学生主动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思考与探索。设置生活化课堂导入所产生的教学效果有目共睹。
二、生活化的知識讲解,加深学生的物理认知体验
相较于英语、语文、历史等人文性的学科,初中物理知识相对较为抽象、复杂,一些物理规律、定理等更是难以理解。也正因如此,不少学生的实际物理学习效果不甚理想,产生了一定的抵触与排斥情绪。针对这一情况,如果初中物理教师只是单纯一遍遍地向学生分析与剖解知识点所起到的作用并不大,相反,可以立足学生的已有实际生活经验带领他们在生活化的情景中学习相关知识,这也是以一种轻松、有效的方式辅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的有力体现。
例如,在教学“摩擦力”这一知识时,涉及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这两个物理概念,不少学生难以理解其抽象的内涵,实际学习效果也与预期中的相差甚远。针对这一情况,我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便有意识地从学生已有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向他们讲解了生活中广泛存在的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的现象。汽车轮胎的凹凸纹路是为了增加摩擦力,保障我们的汽车更加安全地行驶;生活中用的水杯、水壶的把手和螺丝刀等工具的手柄都有不同波纹凹凸的纹路,这都是为了增加摩擦,便于我们更方便、安全地使用这些物品;这些都属于对我们有益的摩擦。自行车骑的时间长了,其轮胎会有一定的磨损,这种轮胎与地面所产生的摩擦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没有益处,甚至容易造成轮胎的损害,这便是对我们有害的摩擦……从现实生活中的一个个常见现象入手,学生对摩擦、有益摩擦、有害摩擦等现象都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与理解,这便是我们进行生活化讲解的益处所在。
三、结束语
物理是一门来源于生活现象并反哺于社会实际生活的学科。为此,初中物理教师在自身的教育实践中应当积极学习与践行生活化的教育教学理念,以装点我们的物理课堂,带动学生充满兴趣地学习物理知识,更深刻地理解与娴熟地运用物理知识。如此,学生才能在优质的物理教学中获得长远性进步与发展。在日后的初中物理教育实践活动中,我将进一步探寻生活化理念与初中物理教学两者有效融合的可行之道,以更好地让生活化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生根发芽,绽放出高效物理教学之花。
参考文献:
[1]梁琼玉.生活点滴我留意: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实践探讨[J].好家长,2018(5):105.
[2]姜芳.关于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8(4):125-126.
[3]宋姣.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初探[J].现代交际,2018(12):187-188.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