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娟, 苏晓霁, 余 霞, 王 洋
安徽省儿童医院检验科,合肥 230051
儿童白血病是儿童肿瘤中最常见的恶性疾病,是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增生的血液病,我国儿童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恶性细胞因调控发生错误,导致增殖分化凋亡失控使细胞停滞在代谢的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血液病危险程度、治疗方案以及预后都不同,所以对白血病进行正确的分型和精准的病情评估是非常重要的[1-3]。本研究分析安徽省87例儿童白血病的融合基因和染色体核型情况,探讨白血病融合基因和染色体核型的分析对白血病具体分型的意义,为临床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指导。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在安徽省儿童医院明确诊断为白血病的患儿87例,其中男47例,女40例,年龄0~18岁。
1.2 方 法 回顾性分析白血病患儿的融合基因和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结果。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运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为0.05。
2.1 白血病患儿年龄分析 白血病患儿年龄集中在1~10岁,此年龄段人数为75(86.2%)。根据骨髓细胞形态学和免疫分型结果将白血病分为淋系和髓系2组,其中淋系60例(69.0%),髓系27例(31.0%)。免疫分型结果与骨髓细胞形态学分析结果完全一致,其中淋系60例有7例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2例检出特有的融合基因SIL-TAL1),其他53例为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髓系的27例免疫分型结果均支持骨髓细胞形态学的判断。白血病患儿未见性别差异,详见表1。
表1 87例儿童白血病的整体分布情况
2.2 融合基因分析 融合基因阳性患儿38例(43.7%):淋系26例,占所有淋系白血病的43.3%; 髓系12例,占所有髓系白血病的44.4%。常见基因型主要有TEL-AML1(26.3%),AML1-ETO(18.4%),E2A-PBX1(15.8%),BCR-ABL(13.2%)。融合基因类型检测结果与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以及免疫分型结果相互支持,详见表2。
2.3 染色体核型分析 染色体核型异常共55例(63.2%);未检出任何异常染色体的29例,占33.1%;有3例未做此项检验。与融合基因匹配的特异性典型核型18例,占32.7%,其中淋系6例(33.3%),髓系11例(61.1%),混合谱系1例(5.6%);没有特定指向的复杂核型37例,占67.3%。最常见的融合基因TEL-AML1共10例,值得注意的是该融合基因与染色体核型结果完全不匹配,见表2。
2.4 融合基因和染色体核型的整体分布情况 融合基因阳性率在淋系和髓系中无差异,但染色体特异性典型核型易出现在髓系中,与融合基因匹配度较高(100%),淋系中易出现复杂核型(50%),与融合基因匹配的只有7例(25.9%),见表3。
表2 融合基因阳性患儿融合基因的分布以及与染色染核型的比较
表3 融合基因和染色体核型的整体分布情况
急性白血病在儿童肿瘤中所占比例约为25%,其中主要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在白血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通常伴随着染色体的断裂和融合,从而导致融合基因的产生,而由这些融合基因表达出来的融合蛋白又进一步参与调控白血病的发展。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精进,人类对融合基因的了解也越来越全面。它是由2个基因的编码区发生连接,然后被同一基因控制元件调控表达,这样形成了嵌合体基因。融合基因作为分子遗传学的标志物在白血病诊断治疗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为判断疾病的预后提供了新的依据[5-6]。在我国,常见的白血病融合基因有BCR-ABL、TEL-AML1、E2A-PBX1以及AML1-ETO等[7-8]。
融合基因是由于染色体的改变导致的,在白血病的诊疗过程中染色体核型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检查项目。如BCR-ABL融合基因对应的染色体核型——费城染色体,是t(9; 22)(q13; q11)2条染色体易位造成的;AML1-ETO主要见于AML患者,是t(8;21)(q22; q22)染色体的易位;同样,E2A-PBX1融合基因是由t(1;19)(q23;p13)易位产生;儿童ALL中最常见的融合基因类型为TEL-AML1,是t(12;21)(p13;q22)的染色体异常核型[9]。不同的融合基因对应着特异性的典型染色体核型,而有些复杂的染色体核型没有对应的特异性融合基因,或许是还没有被发现。这些分子遗传学检测方法的联合应用,在白血病的诊断治疗过程中已得到广泛认可。
本研究发现,在安徽省87例儿童白血病患者中淋系占69.0%(60/87),髓系占31.1%(27/87)。86.2%(75/87)集中在1~10岁,可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儿童白血病中的主导地位,这与儿童白血病的整体情况是一致的[4]。融合基因阳性率为43.7%,主要为常见基因型,如TEL-AML1、AML1-ETO、E2A-PBX1以及BCR-ABL,融合基因的阳性率相对于国内其他报道有些偏高[7],可能是由于本研究检测仪器的机型为高端机型(ABI-DX),检测性能较好。融合基因检出率最高的是TEL-AML1,在其他研究中也有相同报道[8]。同时,本研究还检出SIL-TAL1和 NPM-ALK,这2种融合基因分别对应T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淋巴瘤[10-11],这与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及免疫分型结果相互支持,但与染色体核型不符。在临床中,不同的融合基因类型有相应的治疗方案。如检出率最高的融合基因TEL-AML1,此基因阳性的T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治疗效果基本良好[12],本研究随访4例患者,均没有复发倾向。而E2A-PBX1、BCR-ABL以及T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SIL-TAL1融合基因阳性患者,病情较凶险,预后较差[13-14]。故分子生物学手段对白血病临床诊疗方案的确立有非常大的帮助。
本研究结果显示,染色体核型异常共55例(63.2%,有3例未做此项检验),未检出任何异常的29例占33.1%。与融合基因匹配的特异性典型核型18例(32.7%),其中淋系7例(38.9%),髓系11例(61.1%);没有特定指向的复杂核型37例(67.3%)。融合基因阳性率在淋系和髓系中无差异,但染色体特异性典型核型易出现在髓系中,与融合基因匹配度较高,淋系中易出现复杂核型,与融合基因匹配的特异性核型较少。染色体核型与融合基因匹配的只有18例,其中TEL-AML1完全不符合,这与其他报道相符[15],是由于t(12;21)(p13;q22)产生的易位,在核型分析时易位片段G显带相似度较高,通常不引起染色体形态的明显改变,所以常规的染色体核型分析对这种易位的检出率很低,通常不足0.05%[16],但这一缺陷可以被FISH技术弥补。本研究还检出4例混合谱系的融合基因MLL(AF17….)、TEL-ABL和TLS-ERG。其中MLL(AF17….)基因与染色体核型一致,其他2种融合基因类型的白血病很少见[17-20],本研究中这2种少见型融合基因与染色体核型不符。
综上所述,融合基因结合骨髓细胞形态能及时判断出白血病的具体分型,染色体核型特异性较融合基因略差,但在髓系白血病诊断中有很重要的意义。在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分子遗传学检测手段的联合应用有很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