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浩东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内部管理遇到了各种困难,这些困难不仅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也增大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难度。导致企业出现内部审计风险的主要原因在于审计工作不独立、审计工作人员能力不足、审计方法不科学、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针对这些问题,企业应当积极开展審计工作,通过提升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管理、完善审计工作的工作方式和管理制度等措施,避免或者降低企业内部的审计风险。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控制;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0)01-0167-02
0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企业面临的发展环境越来越复杂,而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是对企业运营工作的审查和监督,不仅有利于推进企业自身发展,还可以优化企业内部结构,降低企业内部风险和危机。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是指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或者没有被审计工作者发现的错误,以及审计工作者没有按照规定程序操作而造成的相关事故,或者企业内部出现贪腐行为。由此可见,如果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不能及时控制或者防范,对企业发展将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所以针对企业内部的审计风险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非常有必要。
1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特征
1.1 审计风险的客观性
在一个企业中,企业内部的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而审计风险的客观性决定了它的必然性。因此,在进行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时,审计工作者只能通过相应措施尽量避免,但是却不能彻底消除。所以,基于审计风险的客观性,企业要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管理,尽可能地降低审计工作出错的概率和由此带来的风险,进而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1]。
1.2 审计风险的非显性
企业内部的审计风险是无法估计和计算的,只能通过审计工作者的经验进行判断。而审计风险的非显性导致工作者无法及时掌握审计风险的到来和审计风险的大小。再加上审计风险与审计工作的职责是相互关联的,因为职责具有潜在性,所以更加深化了审计风险的非显性。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如果审计工作人员无法准确对审计风险进行预判,就会造成审计风险,如果审计工作者没有执行相关决策,审计风险也就会一直存在。
1.3 审计风险的普遍性
审计风险的普遍性说明企业内部的审计风险存在于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因此,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者在工作时,每个环节都必须严格谨慎,尽可能地避免出现操作失误,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审计风险,进而保证审计结果的准确性,最终推动企业的稳定发展。
1.4 审计风险的可控性
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如果对审计风险不能进行有效的控制和防范,势必会影响企业发展。但是基于审计风险的可控性,表面审计风险是可以被控制的。只要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者拥有足够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就可以针对可能潜在的审计风险制定合理的防范措施,尽可能防范或避免审计风险的出现,进而促进企业发展[2]。
2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形成因素
2.1 审计工作不独立,影响审计工作效率
企业内部的审计部门是企业的构成要素之一,而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内容就是对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或即将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并且根据可能存在的风险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因此,要求企业内部的审计部门拥有一定的独立性,只有这样,才能在其他各部门之间更好地开展工作。但是,从我国目前企业的状况看,审计部门拥有较高独立性的企业并不多,这样一来,审计部门在开展工作时就会面临很多麻烦,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效率。我国企业的审计部门大致包括以下几种情况,分别是由董事会管理的审计部门、由总经理管理的审计部门及由监事会管理的审计部门,从这3种情况来看,审计部门普遍缺乏独立性。
2.2 工作人员能力差,限制审计工作效率
审计工作人员是企业内部从事审计工作的主要人群,所以审计工作者的工作能力直接影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进而直接影响企业发展。由此可知,各企业审计风险导致企业发展滞后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审计工作者的工作能力较差,这也是我国大多数企业审计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而且很多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并不专业,缺乏专业的审计知识,导致其工作效率较低,甚至会因为专业知识的欠缺导致决策失误。除此之外,有一部分审计工作者对企业内部的管理和运营不够了解,所以在工作过程中需要花费更多的工作时间才能将问题解决,审计工作者的能力限制了审计工作效率的提升[3]。
2.3 审计方法不科学,审计工作容易出错
科学有效的审计方法可以提升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但是从我国众多企业来看,首先,大多数企业在开展审计工作时仍然使用传统的账目审计方法,这种审计方法不仅工作效率低下,还容易出现错误,尤其是在对账目进行审查和核实时,很容易错漏账目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这样一来,审计工作就会受到限制。其次,很多审计工作者缺乏风险防范意识,所以在工作过程中很容易忽略潜在的审计风险,如果出现重要失误则会导致企业破产。在信息化时代,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方法必须改进。除了审计方法落后,企业还缺乏相应的审计机制,导致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无章可循,造成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混乱。
2.4 管理制度不完善,企业发展存在隐患
管理制度是保证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但是从当前企业内部状况来看,诸多企业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就会影响审计工作的规范性。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一般会经历准备、实施、终结3个阶段,而在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程序,但是因为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导致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一直存在不规范和不标准的行为,而且有些企业为了节省成本简化了审计工作的程序,影响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4]。
3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3.1 提升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为了对企业内部经营和资金使用等问题进行规范,企业首先应当提升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形成专业、独立的审计部门。在建立审计部门时,尤其要赋予审计部门一定的权利,从而为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让审计部门有权对各部门进行审查,尤其是要提升审计部门的权威性,保证审计部门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进而提升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效率[5]。
3.2 加强审计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培训
首先,为了提升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者的能力,企业要设立一定的准入标准。其次,要积极组织审计工作者进行培训,推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要注重对审计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管理。比如,企业可以针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工作能力欠缺的情况,对审计工作者进行定期培训,让他们可及时掌握新的审计工作方法和工作理念。在人才管理方面。企业也要制定相关的激励措施提升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兴趣,进而降低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发生率。
3.3 完善企业审计工作的工作方式
改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工作方式,不仅可以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工作效率,还可以为审计工作者提供相关的工作经验。首先,要将防范审计风险的理念贯彻到审计工作全过程中。其次,要落实基础审计,基础审计是对审计风险进行全面评价的一种方式,这种审计方法可以对审计风险和企业内部控制力进行准确的判断,是分析审计风险的有效手段[6]。
3.4 注重审计工作的管理制度建设
为了对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进行规范,企业必须完善审计工作管理制度,尤其是要在企业内部推广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审计工作者对基本法律知识有所掌握,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审计工作者工作的合法性。在企业内部,还要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对审计人员的工作进行规范,可以将审计工作者的工作能力作为日常考核的一项标准,以此来提升审计工作的效率。
4 结语
总之,审计风险是企业内部必然面临的风险,为了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推动企业发展,企业应当重视审计部门的工作,尽量避免出现审计风险。为此,企业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状况,引进专業审计人员,创新审计方法,提升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并且完善审计部门的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审计工作健康开展,促进企业进步。
参 考 文 献
[1]林艳萍.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与控制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9):242.
[2]刘春玲.关于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措施分析[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10):132-133.
[3]栾超.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的策略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8(1):236.
[4]黄倩.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控制解决途径[J].纳税,2018,12(24):209,212.
[5]高志芬.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研究[J].财会学习,2018(29):143,145.
[6]王瑞楠.浅析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与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4(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