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薪安
摘 要:情感教育在环境下自然而然的应用于现代教育,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应用情感教育模式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情感教育能够增强学生对于艺术美感的理解和认识,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从以下几方面阐述情感教育的意义以及具体作用,并提出具体的美术教育情感教育方法,旨在有效促进美术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关键词:高中美术;情感教育;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G 633.9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1-0101-01
近幾年我国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加速,素质教育也在热烈的开展,由于受到教育体制改革的影响,高中美术情感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有效借助情感教育,能够做到随心而动,有助于活跃氛围,通过应用丰富的表情以及生动活泼的肢体语言,向学生传递美术教学方法的同时,揭示美术的内涵和真谛,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与探索。所以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探讨与交流。
1.情感教育在高中美术课堂中的作用
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应用情感教育,能够取得良好的艺术表现效果,情感教育属于一种新形式,但是从教学角度来讲,仍然是以教学目的为主,教师可以以情感为导向,充分发挥美术教学功能。通过情感教育能够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教师通过情感外露能够向学生传递,对于美术的理解和认识,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美术的内涵,通过教学中的情感表达,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熏陶学生在此过程中教师不是教学主体,而是课堂互动的成员能够与学生在情感交流互动中有效实现知识的无缝衔接。
2.高中美术引入情感教育的具体对策
(1)应用情感教育调动学生美术学习兴趣
教师为了更好的提升高中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动力,美术教师在实践教学当中要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注重在教学时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体会到美术学习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使学生在学习当中利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美术,防止学生产生固定的思维模式,教师要将美术当中的美感和自由性展现给学生,使学生认识到美术学习的优势。美术教师也要在美术教学当中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和对美术的感悟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欣赏经典性的美术作品,在教育实践当中对作者心境进行有效的把握,才能够从实际出发形成一套系统性的理论方法。教师在实践教学当中通过近距离的与学生互动,调动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多个方面对美术进行探究强化学生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2)用情感教育创设良好教学氛围
教师在创设教学氛围时,要注重教学质量的提升,由于美术是一门艺术性学科,讲究一定的审美素养构建,所以教师通过和谐的教学氛围以及积极的互动沟通关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心态和学习心理,从而强化学生的美术学习热情。美术教师也要充分的认识到师生之间关系构建对于美术教学的重要意义,所以美术教师要以素质教育作为教学的基础,改变以往的教育教学观念,放低姿态与学生积极的互动交流,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来进行教育活动,并且从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高中美术教师在与学生沟通和互动的过程中,要不断调整教学姿态和教学节奏,合理性的分配教学时间,规划教学内容,使每一个高中学生在教师的科学领导下掌握更多的美术知识,提升自身的美术学习素养。
(3)借助情感教育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由于情感是一个学生在学习和成长当中必要的思想心态,所以高中美术教师在实践教学当中要从内心出发,注重引导学生学会感受事物的美,并且在美术教学当中将美感融入到课程中强化学生在美术中的体会能力和审美能力。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绘画物体局部细节图时,教师就可以将图与整体进行联系,使学生感受到物体的美感,从多个角度展现物体的美,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观察能力。美术教师也可以在实验教学当中通过多媒体来进行教育教学的拓展和应用,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并且积极的举办展览会和众多的美术活动,使学生在活动当中感悟高中美术学科的趣味性,从而不断强化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使学生争做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
结合上述内容,我们能够发现,当前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已经是迫在眉睫,由于受到多种教学理念的束缚,高中美术教师的教学方法仍然存在不足之处,所以必须要正确认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能够紧密贴合学生的发展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创新引导,加强艺术熏陶与情感教育,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情感因素,从而取得最大化的情感效应。
参考文献
[1]兰义.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研究[J].俪人:教师,2017(12):83-85
[2]武灵梅.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6(45):181-184
[3]刘文芹.情感教育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分析[J].情感读本,2017(23):37-39
[4]撖峰.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研究[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6(29):17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