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幼儿主动学习的园本课程构建

2020-05-21 11:12刘健
早期教育·教研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园本课程主动学习课程开发

【摘要】园本课程的开发与构建,是有效落实《纲要》《指南》理念及要求,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我园秉持着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及课程观,结合《纲要》《指南》的教育理念和园所育人目标,因园制宜地提出了“葵花课程”。我园的“葵花课程”从编制课程目标体系、架构课程内容、提炼课程实施操作模式以及有效选择评价工具等四个方面,帮助幼儿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和谐、富有个性的发展。

【关键词】主动学习;园本课程;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20)02-0047-04

【作者简介】刘健(1969-),女,天津人,天津市幼儿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园长,高级教师,天津市特级教师。

一、问题提出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到更为关注课程适宜性和有效性的时期。幼儿园因园制宜地开发与构建园本课程,是有效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教育理念及要求,提升幼儿园保育与教育的质量,支持幼儿在童年早期获得有利于身心发展有益经验的有力保障。玛丽·霍曼等学者认为,主动学习是指为幼儿营造一个适宜的环境,触发内在学习动机,通过与人、物的相互作用,构建新经验的过程[1][2]。园本课程是指在本园所处的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由教师及幼儿共同参与、设计并实施的,能够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和谐发展的活动总和。我园在园本课程的构建实践中,遵循《纲要》和《指南》的精神和要求,根据园所教育理念,在充分考虑幼儿兴趣与需要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选择、调试、整合与开发。据此,我们尝试基于幼儿的主动学习来构建和实施园本课程——“葵花课程”。

二、研究方法

1. 访谈法

研究伊始,我园全体教师填写了“天津市幼儿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自我认同表”,进行归纳分析后确定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阶段,并以此作为四个专业发展阶段(过渡阶段、探索阶段、创新和实验阶段、专业教学阶段[3])的分组标准。同时,从四个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组中,分别随机抽取两位教师进行小组访谈,收集有关资料并进行汇总分析,为课程研究方案的制定提供客观依据。

2. 观察法

确立五个子课题研究小组,分别针对课程目标确立、课程内容选择、课程组织实施、课程评价、教师专业成长五个方向开展小组攻关。各子课题研究小组定期开展教育现场研究,每次观察半日活动。观察前依据研究需要确定观察对象(教师和幼儿),并采用录像、照相、文字等多种方式进行记录。通过观察和分析幼儿的学习方式、行为表现及教师的教育行为,调整课程走向或研究方向。

3. 案例研究法

我园修订了《天津市幼儿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教育教学手册》,引导教师每周记录研究案例,及时与子课题研究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园所每两周组织一次集中教研,针对教师普遍困惑的焦点问题进行集体研讨。学期末,收集教师记录的案例,并对其进行归纳,从中梳理出有益经验,同时对案例中反映出來的实践问题进行反思,调整研究思路,确定新的目标和实施方案,加强课程建设的操作性和实效性。

三、研究结果

(一)“葵花课程”的价值追求与理念

“葵花课程”是借用了向日葵花的外形特征、生长条件以及其具有不断生长的勃勃生机与它永远朝向太阳方向生长的特质来比喻课程。我们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及认知心理学为基础,以人类发展生态学为依据,以实用主义哲学为渊源,遵循主体性、兴趣性、平等性、合作性、整合性、动态性、均衡性等原则,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扎实推进园本课程建设研究。

在儿童观上,“葵花课程”认为幼儿是富有个性色彩的主动学习者。幼儿个人成长档案可以作为评价幼儿发展、确定适宜教育教学策略的蓝本和依据。多年来,我们为每个幼儿建立成长档案,以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接纳幼儿的发展特点,尊重幼儿独特的成长方式。我园教师在对幼儿成长档案研究与应用的基础上,在头脑中越来越清晰地印刻了“幼儿是富有个性色彩的主动学习者”这一得到共识的儿童观。

在教育观上,“葵花课程”倡导与幼儿一起发现和感悟智慧。我们发现当教育的重心转移到幼儿本身的学习与发展上时,对教育就有了重新的思考——“与幼儿一起发现和感悟智慧”。教育的本真不仅仅是引领幼儿获得知识、探究未知,而是在幼儿有需要的时候支持他们一同去发现周围人、事、物的关系,并进行思考与分析,感受与体悟探索的过程,从而帮助幼儿获得多种经验和能力。

在课程观上,“葵花课程”着力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并提供有效支持。我们认为,幼儿身边的人、事、物都是课程的一部分,充满着无限的学习空间和机会,这些恰恰是课程生发和开展的最佳线索。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是课程的实施者,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倾听幼儿说什么,抓住他们的兴趣点;耐心观看幼儿做什么,发现他们的行为动机;适时询问幼儿想什么,把握他们的真实意愿,从而挖掘和判断幼儿的学习需求与课程的生长点。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回应幼儿,支持幼儿,在与幼儿一起学习中,提供适切的指导,共同设计课程、推进课程、发展课程。

(二)“葵花课程”的操作模式

“葵花课程”的实施主要包括四个环节十个步骤(详见图1):一是起始环节,包括“发现幼儿的兴趣点(或需求、问题、意见等)——筛选有价值的信息——转化为幼儿兴趣需求”三个步骤,在这一环节中,强调主题要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且是幼儿关注的、具有教育价值的。主题源于幼儿身边常见的事物、成人的建议、儿童的讨论或一些突发事件等,且课程网络的形成、拓展与深化需建立在师生共同讨论的基础上。二是准备环节,包括“创设可选择的活动情境”“搜集相关信息”两个步骤。在实施过程中,这两个步骤是并行的关系,因此我们倡导教师要在开放的、可供选择的环境中,调动和丰富幼儿的经验。三是中心环节,包括“梳理经验”“探究与表达”“调整原有认识习得新经验”三个步骤,其中前两个步骤是并行的关系,教师和幼儿在不同活动的进展中,可灵活选择。在实施中心环节过程中,我们主张教师要正确认识幼儿原有经验与新认知的冲突,支持幼儿在互动中求得发展。四是反思环节,包括“交流、分享与反思”“新的幼儿兴趣点(或需求、问题、意见等)或新的课程目标”两个步骤,在该环节我们主张教师要接纳、欣赏所有幼儿,助推幼儿在反思中成长。当新的兴趣点和新的教育目标一旦出现后,活动的实施步骤又将回到第一个环节,并以此类推,循环往复。但当每一个新主题形成后,已不再是对原来的简单重复了,而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4]。

(三)“葵花课程”的体系架构与实施

“葵花课程”体系(详见图2)是在“精品教育”办园思想引导下,围绕育人目标和课程总目标构建的,充分利用了园所的环境资源,凸显了课程中基于幼儿主动学习的理念和生成与预成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实现学习品质的培养和智慧的获得。

1. 课程目标

我们将园所育人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五精”潜质的主动学习者,即培养品行精诚、心智精灵、身体精壮、审美精雅、行事精细的主动学习者,让每个幼儿都能幸福快乐地成长为合格的小公民。在此基础上,我园形成了课程总目标,具体为:(1)有爱的情感,开朗自信,诚实勇敢,懂礼守信,善于与人交往和合作,行为守纪,举止优雅;(2)心理健康,性情温和,勤学好问,乐于表达,善于思考,敢于探究,机警聪明,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乐于运动,体魄健康,动作协调灵活,生活卫生习惯良好,增强自我生存能力;(4)有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审美品味高雅,敢于表现并尝试创造。热爱劳动,勤于动手,乐于身体力行,做事专注细心。基于我园的育人目标、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发展规律,逐渐形成我园立体的三维目标体系:一维目标是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3~4岁;4~5岁;5~6岁),二维目标是课程内容范畴(品行、心智、身体、审美、行事),三维目标是幼儿的心理结构(情感、认知、动作技能)。

2. 课程内容框架

“葵花课程”由共同性课程和个性化课程组成,共同性课程包含了基础课程、特色课程和拓展课程。其中,基础课程包括善德活动、勤思活动、乐动活动、创美活动、爱劳活动五方面内容,保证幼儿全面、均衡地获得发展;特色课程是在一定主题背景下的系列游戏活动;拓展课程包括建构游戏、沙水游戏、涂鸦游戏、种植活动和绘本阅读等内容,以满足幼儿不同的兴趣需求。个性化课程则是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而展开的个体活动。

3. 课程组织与实施

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我们强调课程活动应在游戏和生活中进行。我们遵循“自然状态下随机指导”的方法——教师把幼儿发展的整体目标牢记于心,在幼儿生活和游戏活动的自然状态下,对每个孩子的活动状况进行全面的观察和分析,依据他们的兴趣、需求、经验、能力及发展水平在其有需求的情况下及时给予适宜的帮助,满足幼儿的需求,使之能够在与人与物的相互作用中获得主动、全面的发展。同时,教师要注意处理好教师预设活动与幼儿自发生成活动之间的关系。在设计活动时,教师要充分顾及幼儿的已有经验,通过观察、判断、与幼儿讨论,真切地把握他们的兴趣点和当前发展的目标,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作为活动推进的依据。要创设丰富的活动情境,给予充分的时间、空间供幼儿选择,尊重幼儿对内容及多元化探索方式的选择。特别是当发现幼儿真正感兴趣且有价值的信息时,教师要善于打破原有计划,顺应幼儿自然发展,因势利导,使活动呈现“弹性”特质。

4. 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的目的在于真实地了解幼儿成长发展轨迹及整体发展状况,了解园本课程在实践过程中的适宜性、教育的有效性,以便调整、改进、发展课程,从而形成合理的教育预期,满足和促进幼儿发展的需要,为幼儿提供适合其特点且卓有成效的教育。实践中,我们组成由管理者、教师、家长及园外专家等教育者共同构成的评价团队,本着“真实观察、客观解读、适切调整”的评价理念,将评价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在日常真实的生活情境中随机观察、记录,动态评估。“葵花课程”的评价系统由幼儿发展状况评估和教育适宜性评价组成。其中,幼儿发展状况评估包括幼儿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借助幼儿成长档案和《学期幼儿整体发展状况表》及与之相配套的《幼儿观察记录表》《幼儿作品记录分析表》予以实施。在教育适宜性评价中,从师幼互动质量、幼儿主动性、幼儿学习环境创设、课程活动质量四个方面,并借助与之相匹配的《“葵花课程”师幼互动质量评价表》《“葵花课程”幼儿主动学习行为评价表》《“葵花课程”幼儿学习环境创设评价表》《“葵花课程”质量评价表》等分别开展评价。

四、成效与挑战

(一)成效

“葵花课程”的构建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在常年科学实践的基础上,自1993年開始,历经了起始萌发阶段、初步发展阶段、基本形成阶段、深入研究阶段、日臻完善阶段五个发展阶段逐渐建构起来的。应该说,“葵花课程”建立与完善的过程,是园所保教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是幼儿富有个性的健康和谐发展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不断提升的过程,是园所文化变革积极推动的过程。

(二)挑战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青年教师对幼儿的关注情况、准确分析判断其学习需求的能力,以及及时与幼儿互动生成有价值的课程活动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青年教师在敏锐的观察能力、快速的反应能力、准确的教育价值判断能力、适宜的教育行为决策能力等方面有待提高和完善。因此,我们仍然需要不断通过团队攻关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采用教学现场观察与及时研讨相结合的方法,支持青年教师的行动研究与专业成长。同时,指导并帮助教师及时进行总结与反思,梳理典型课程案例,通过各种平台进行推广,以点带面,提高教师研究的自信心与积极性。另外,课程评价指标的研究对于一线教师来讲仍然是一件挑战性极大的工作,也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难题。下一步仍需要借助已有研究成果,结合本园课程的具体实际,进行分析与筛选,并在实践中反复论证,提升我园园本课程建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Hohmann M.,Weikart DP.Educating young children:Active learning practices for preschool and child care programs[M]. Ypsilanti:High/Scope Press,1995.

[2] [美]玛丽·霍曼,伯纳德·班纳特.活动中的幼儿:幼儿认知发展课程(幼儿园教师手册)[M].郁和平,周欣,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3] 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 刘健.基于幼儿主动学习的园本课程构建与实施[J].基础教育论坛,2018(9):45-46.

本文系天津市基础教育“十三五”教育科研重点课题“基于幼儿主动学习的园本课程构建研究”(课题编号:KT-[十三五]-215-zd-001)、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三五”立项课题“基于幼儿主动学习的园本课程构建研究”(课题编号:K20160586)的研究成果。

通讯作者:刘健,liujyouj@sina.com

(责任编辑 薛菁华)

猜你喜欢
园本课程主动学习课程开发
家园联手实施幼儿园本土文化教育课程
浅谈我园美术园本课程游戏化的开展
《电子商务网站实务》精品课程建设探讨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数字电路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及调研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个人理财》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路径研究
传统民间游戏与园本课程的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