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珍 冯强
[摘 要]随着互联网、移动设备、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传统课堂教学已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应用型本科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卖力上课,学生却在玩手机、睡觉等情况,教学效果不理想。本文从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尝试,并以造型设计中的视错觉及设计为例,阐述翻转课堂中的教学设计和实践。
[关键词]翻转课堂 教学设计 视错觉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传统的教学方式已很难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学习要求,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已无法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了,因而翻转课堂开始逐渐进入高校教学。
翻转课堂的意义
翻转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2]翻转课堂利用信息技术、移动设备将课内、课外的学习内容颠倒过来,通过课程录像、录屏软件等方法将授课内容转化成数字化文件,通过网络让学生在课前完成课程视频的学习,进而把宝贵的课堂时间用于开展各项讨论、交流活动及指导学生更好完成作业,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3]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课堂时间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学习体验。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行翻转课堂的必要性
1.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得过且过
部分学生对大学的学习目标和未来的职业没有明确的规划,不适应大学的学习节奏及教学方法。迷茫和没有方向导致他们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课学习状态不好,课后作业都需要教师一催再催,仿佛学习是教师和家长的事情。为了让学生完成作业,有些教师甚至会降低课程要求,而这样的教育教学质量很让人担忧。
2.缺少预习,学习过程参与程度低
由于学校学生生源质量不高,且大多数学生在中学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待学习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很少有学生提前预习,这导致他们课堂学习参与程度低,课后也不主动复习、巩固。很多学生看一眼课表,拿个书本就来上课,课堂鲜有学生认真记笔记,甚至有个别学生只拿个手机就进课堂了。有时候人在教室,实际上却在趴着睡觉或者玩手机。与此同时,课后抄作业、考试前临时突击等,这是很多在校学生的状态。
3.学生思想浮躁,个体程度差异较大
一方面,学生功利心理较重,在学习中总是企图走捷径,直接获取结果,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肯努力。另一方面,学生个性化差异较大,在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上都有较大差异,部分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有些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催促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但还有一些学生无法按时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
4.教师与学生缺乏互动,只是一味追赶进度
在新一轮教学改革中,为了增加实践环节很多课程课时大量被压缩,但教材并没有进行相应的改变。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很难照顾到学生的基础和学习状态及学生的接受程度,在课堂上滔滔不绝,总想把所有知识点讲给学生。教师备课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讲课也很辛苦,但是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我国高等教育学奠基人潘懋元教授认为课堂教学不能满堂灌。基于以上原因,各学校也在积极地探索和推行教学改革,包括“微课”“慕课”“翻转课堂”“项目教学”“创客教育”“协作学习”等,以期改变学风。其中翻转课堂就是一项有效的改革尝试,它让学生在课堂外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则变成了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阶段。首先,课前明确课程的内容和培养目标,学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和达到什么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讲课视频及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按要求完成课前作业,这个阶段学生要掌握需要记忆和理解的知识。其次,课堂上教师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进行演示、讨论、交流等丰富的课堂活动,在课堂上解决学生的问题,这个阶段更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分析、评价、创造能力的培养,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最后,通过学生的课程作业或设计作品反馈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主动钻研学问的态度。翻转课堂教学过程具体如表1所示。
下面以《造型设计》中的“错视觉及设计应用”为例来探讨如何通过翻转课堂实现教学设计。《造型设计》是设计大类专业基础课,本节教学目标是通过了解视错觉的类型及产生的原因,掌握视错觉现象,并能在设计中避免视错觉的误导,巧妙利用视错觉进行多元化视觉艺术形象设计,继而为后续各类设计提供方法和理论依据。
1.课前准备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课程进度,确定课堂目标及能力培養。教师将所教的基本知识点录制成微课视频,通过网络让学生提前学习,微课视频不宜太长,一般不超过15分钟。在微课视频中,先通过《摩根卖鸡蛋的故事》引入本课主题,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对生活中的错视现象有一定的感官认知。然后通过图形对比和一定量的案例让学生理解错视的产生、视错觉的种类及视错觉在设计中的应用。最后通过生活场景及经典设计案例,将所学理论运用到实际的设计中。在微课录制中,要充分准备教学资料。通过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数字化处理等手段使教学资料和教学内容具有较高的贴合度,能有力印证所讲授知识。[4]
对待微课视频,学生有不同的态度,有的学生根本不看,有的学生只是随便应付一下。为了获取良好的课堂效果,还需按照课程知识框架布置一定的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同时要进行考核。在本节教学中我就安排了如下任务:搜寻现实生活中的错视现象及设计应用并进行分析,以小组(4至5人)为单位制作成PPT进行汇报和分享交流。在任务的驱动下,大多数学生能够较好地学习微课视频并完成相应的作业,这就保证了课前学习的效果。
2.课堂教学
面对有了课前准备的学生,教师课堂上可以先对微课视频知识点进行梳理,强调基本概念、重点和难点。主要目的是引起学生兴趣,强化课程内容。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学生在交流、分享中可以互相学习和记忆,教师可以观察他们自主学习的程度,同时明确下一步讨论的方向和要达到的深度。接下来是互动讨论,教师点评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分享成果的情况给学生一些知识点上的提示和引导,鼓励学生深入讨论,讨论时可以用思维导图或便利贴记录讨论过程,最后整理形成小组课堂学习成果。根据汇报、课堂讨论和讨论成果,小组间互评打分,作为本次课程小组的评分依据,依据组员贡献率再确定学生个人得分。这样一方面通过体验、感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另外,还可以通过小组考核的方式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个人自信。在课堂讨论与点评中,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握讨论的深度、广度。做到既激励了学生,又能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并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在课程最后,教师进行课程总结,知识延展,布置课后任务。具体时间划分如表2。
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引入案例,提高课程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通过提问题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学生一般都会积极进行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这样的师生互动讨论,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变得积极主动,思维也活跃起来了,学生不仅学到了造型设计基础知识,还掌握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5]
3. 课后跟踪和在线答疑
学习是一个反复加深的过程,因而课后必须有一定量的作业,而且作业任务要和讲授内容密切结合,同时要明确作业要求。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会有对所学知识的新感悟,这是对知识的再次实践与应用,通过作业我们可以和学生建立进一步的沟通。通过把直接讲解移到课堂之外,从而把宝贵的、面对面的课堂时间用来进行丰富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最大化学生在课上进行深层参与的时间。学生在开放式、多元化的教学氛围中动态地完成了学习目标。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高度关注,适当进行微调和弹性预设,改变传统教学的僵硬化与固定化的弊病。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也要积极进行回应,以保护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
结 语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以教师为本”为“以学生为本”,这实际上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要求教师有足够的课堂把控能力,较强的课程规划力,同时要随时与学生沟通交流,掌握学生知识学习和应用的情况。翻转教学模式与理念在造型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必须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处理好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跟踪评价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张锐玲:《互联网+视域下的高校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析》,《工业设计》2019年第8期。
[2]李海龙、邓敏杰、梁存良:《基于任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2013年第8期。
[3]張武威、曾天山、黄宇星:《微课程与反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创新应用》,《课程·教材·教法》2014年第7期。
[4]邓丽玲:《“互联网+”微课教学在平面设计课程中的运用探究》,《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35期。
[5]余龙九:《基于“互联网+”的项目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工业机器人专业为例》,《教育信息技术》2017年第Z1期。
[6]吴仁英、王坦:《翻转课堂:教师面临的现实挑战及因应策略》,《教育研究》2017年第9期。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 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