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 档案百年》第五十三集 孙犁和他的荷花淀

2020-05-20 15:07
档案天地 2020年5期
关键词:荷花淀孙犁白洋淀

编者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河北省档案局与河北广播电视台共同推出60集微纪录片《世说新语 档案百年》。该片是一部通过翔实的档案史料、鲜活的故事脉络,真实再现河北百年革命风云的点睛之作,一经播出,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为了进一步扩大该片的社会影响力,本刊将连续刊载该片脚本文字及图片以飨读者。

主持人:

抗日战争时期,在淀泊相连、苇壕纵横的白洋淀(图一)上,有一支神出鬼没、来无影去无踪的队伍。他们时而化装成渔民,巧端敌人岗楼;时而头顶荷叶,嘴衔苇管。这些战士多为打猎世家,猎枪性能颇为熟悉。这就是活动在白洋淀的“雁翎队”。这支队伍利用淀区芦荡遍布,沟河交错的有利地形,开展的机动灵活的游击战,以弱胜强,痛击了日本侵略军。

一位作家,用诗一样的语言,展现了在那片灵秀的水乡发生的传奇故事。此后,还孕育了一个文学流派,他的名字叫孙犁。

短片解说: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孙犁在《荷花淀》(图二)一文中写道:“这女人编着席,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的香”

那么在作家笔下,如此艰苦的抗战斗争,又如何与这秀美的白洋淀结合在一起的呢?

主持人:

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孙犁毅然投身抗战,在平汉路西的山里工作,听到从冀中平原的同志向他讲的一个关于白洋淀青年组成雁翎队的事,这个素材触发了孙犁的创作灵感,再加上他曾在安新县同口镇的小学校教过一年国文,他熟悉白洋淀人民朴素、热情、勤劳的生活。1945年,孙犁在延安便写成了《荷花淀》。

短片解说:

“我是村里的游击组长,是干部,自然要站在头里,他们几个也报了名。他们不敢回来,怕家里的人拖尾巴。公推我代表,回来和家里人们说一说。他们全觉得你还开明一些。”

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她才说:“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水生指着父亲的小房叫她小声一些。说:“家里,自然有别人照顾。可是咱的庄子小,这一次参军的就有七个。庄上青年人少了,也不能全靠别人,家里的事,你就多做些,爹老了,小华还不顶事。”

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

《荷花淀》描写了在白洋淀的一個村里,有7个青年要去参军,在县里报了名。他们怕家里人拖后腿,就公推水生回去跟他们家里的妇女讲明。妇女们惦念丈夫,探望丈夫未果,在返程划船的途中,见证了丈夫们在荷花淀里巧妙歼敌的过程,后来妇女们学会了射击,配合子弟兵作战。

专家解说:

《荷花淀》肯定了人民战争,热情歌颂了根据地人民英勇、乐观的革命精神,展示着一种特定的“人情美”。艺术表现上别开生面、诗意盎然,体现了孙犁小说的鲜明特色,开创了抗日文学“诗意小说”的新境界。受《荷花淀》创作风格的影响,文坛产生了新中国第一个文学派流——荷花淀派。

短片解说:

因为要考虑准备的事情还太多,他只说了两句:

“千斤的担子你先担吧,打走了鬼子,我回来谢你。”说罢,他就到别人家里去了,他说回来再和父亲谈。

鸡叫的时候,水生才回来。女人还是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她说:“你有什么话嘱咐我吧!”没有什么话了,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嗯。”“什么事也不要落在别人后面!”“嗯,还有什么?”“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拼命。”……

质朴、简洁、优美,富于诗情画意。孙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诗意,并善于运用饱含诗情的笔触来呈现出来。这就是孙犁和他独树一帜的作品。

主持人:

一位人民日报的资深编辑说:《荷花淀》不是军事题材的文学作品,而是一位作家和一个民族的还乡梦。

真实得让人魂牵,细腻得让人陶醉,美丽得让人心碎,感动得让人落泪。一篇五千多字的短篇小说,孙犁的作品常读常新,历久弥新,不愧为根植大地祖国文艺百花园中一处独特的风景。

猜你喜欢
荷花淀孙犁白洋淀
孙犁与求助者
雄安两赋
白洋淀深冬挖藕人
晚年孙犁
探究“水生嫂无名现象”的普泛性
湖畔派与中国“荷花淀”派生态观之比较
作家孙犁的“吝啬”
《荷花淀》情节构思指瑕
作家孙犁的“吝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