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发山
山伯这辈子,去过一次县城,唯一的一次。
那天早上,跟往常一样,鸡叫第四遍的时候,山伯就起床了。一般情况下,他匆匆忙忙洗下脸,咕咕咚咚灌一碗水,一边啃着馍一边就下地了。做好庄稼人,必须起得跟鸡一样早,何况眼下是收麦的时节。山伯一边往外走一边说:“今儿个到县城一趟。”在灶台前忙碌的山娘愣了一下,撵出门外,瞅着山伯朦胧的轮廓,嘟囔道:“麦还没割完呢。”
“丢不了。”山伯头也不回,闷声闷气地丢过来一句。
“麦都焦了,腰子捆不住。”山娘还不死心。紧种庄稼,消停买卖。庄稼人,土地就是他们的命。
“值个啥?!”山伯走得执着,匆忙。
山娘又叫道:“你没进过城,认识路?”
“鼻子下边就是路!”山伯的话硬硬的,不容置疑。
在山娘面前,山伯的决定向来就是圣旨。望着山伯的身影消失在弯弯的山道上,山娘轻轻叹息一声。昨夜里他就跟烙饼似的翻来覆去没睡踏实,有啥关紧事?咋不吱声呢?去城里干啥?城里跟他们唯一有牵连的就是他们的儿子山子。
两年前,也就是1987年,县里建铝厂,在全县范围内物色工人,山子有幸被选中。上班第一天,山子要赶镇里的班车,天不亮就上路了。山伯提出送他一程,他不同意。山伯执意要送,他也没再坚持。山子前边走,山伯后边跟。黑乎乎的夜里,只有父子两人沉重的脚步声。山子有意加快步伐想甩掉山伯,但山伯走夜路比山子强,始终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整整走了40分钟的路,山子没跟山伯说一句话。车来了,山伯也跟着上了车。山子说:“你要去,我就不去了。”山伯这才下了车。过后,山伯跟山娘絮叨这件事。山娘说:“山子都20岁了,你想着还是孩子?”山伯说:“他再大,在爹娘眼里永远是孩子。”山娘埋怨说:“你多大了?70多岁的人了,也不想想自个儿……”“我再大,也是他爹。”山伯嘿嘿一笑。
山娘心里清楚,他是为山子高兴——铝厂就给了村里一个名额,唯有山子通过了考试。按照惯例,昨天是山子休班的时间,该回家一趟。结果,山子没有回来,难道是因为这个?听山子说,县铝厂不在县城,在县城边上的一个乡。他上班,要先步行十几里山路到镇上,然后坐车到县城,再从县城坐上开往那个乡的公共汽车,到达途中的一个小站,步行十多分钟才到铝厂。农闲时节,山伯曾想带着山娘到山子工作的地方看看,一想到这么复杂的线路,就打了退堂鼓。他今天是咋了?真的是去找山子?他会不会迷路?山娘心思乱七八糟了一天,割麦也不认真,不住地往山头上瞄。
后半晌的时候,山子回来了,一个人。山娘诧异地问:“没见到你伯?”山娘说的“伯”就是山伯。在山里边,一般称呼父亲为“伯”,也有叫“叔”“爹”的。山子一愣,不高兴地说:“他去干啥?我没见。”看到山子的反应,山娘哼哼唧唧的,不敢多说。山子说:“他啥时间去的?”山娘说:“一大早就去了。”山子黑着脸说:“我一大早就从厂里回来了。真是的,不嫌丢人!”山娘想数落儿子两句,张了张嘴还是把话咽了回去。她心里明白,老伴儿弯腰驼背,走路不利索,形象不雅观,山子是嫌弃山伯到厂里给他丢脸了。
等到了天黑,山伯才一身疲惫地回来。看到山子,他不自然地一笑,低眉顺眼地说:“我摸到你们厂,他们说你回家来了。”
看到山伯蓬头垢面的样子,穿的衣服已分辨不出颜色了,山子的火气一下子上来了,气呼呼地说:“你去干啥?没事就不能在家歇着?”
山娘不满地瞅了山子一眼。
山伯嗫嚅着说:“昨儿个我听说公路上发生了车祸,一辆货车撞到了一辆公共汽车,死伤了好几个人……我怕你回家搭乘那辆公共汽车……吓得我一夜没睡。阿弥陀佛,没事就好。”
山娘这才知道老伴儿去找山子的原委,瞪了山伯一眼。事后,山伯对她说:“给你说了有啥用?让你也跟着担心?”
多年后,等到山子理解了父母那满满的爱、暖暖的爱时,别说孝顺他们,连对他们说声对不起的机会都没有了,因为他们已经藏在了坟里,似乎依然担心年少不懂事的山子。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9年第22期,有校改)
【赏析】
这篇小小说的标题《山伯进城》,概括了文章的主要事件,也设下悬念:山伯为什么进城?开头说,这是山伯唯一一次去县城,而且选在农忙时节,突出进城这件事很重要。山伯与山娘的对话匆匆忙忙,渲染了紧张的氛围,充分表明山伯进城有急事,但作者没有交代什么事,设下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在山伯离家后,作者又宕开一笔,以插叙手法写了山伯上次进城未果的事,既衬托出这次進城的神秘,又设置了一个悬念:山子为什么不愿意让父亲进城?山子回家了,并没有在城里见到山伯,更加深了山伯进城的神秘性。两个谜底直到结尾才揭开,出人意料。
这篇小小说的对比手法很明显。当山伯听说公路上发生了车祸时,他焦急、紧张、不安;他第二天辞别山娘,匆匆忙忙地往城里赶。父亲对孩子深沉的爱令人感动。而当山子回家后知道父亲去了城里时,并没有担心父亲的安危,却说“不嫌丢人”;当父亲疲惫地回到家时,山子并不关心,而是怒气冲冲。这些,突出了山子的冷漠和对父爱的不理解。
语言描写生动是本文的一大特点,作者利用语言描写设悬念、打伏笔、交代事件、塑造人物形象,取得了良好效果。
(姜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