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
午饭过后,父亲将半袋麦子放在“二八”自行车后座上。弟弟兴奋地围过来看,喊道:“我要去送姐姐!”
我想甩掉弟弟,便在走出巷口后趁他不注意,跳上自行车奋力蹬了起来。风有些大,又是顶风,于是我的计划执行起来有些吃力。我却硬起心肠,不打算回头去看弟弟。我只听见他跟在我的车子后,快乐地奔跑着,嘴里发出“啊啊啊”的喊叫声。风在我耳边“呼呼”地响着,风也一定在奋力向后扯着弟弟的双脚。我听见弟弟在“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他的脸一定也是红红的吧。我能感觉到他在车后几米的位置,却始终追赶不上。我故意加快了蹬车的速度,但风也跟我较劲一般,把我用力地向后拖拽着。车子摇摇晃晃,半袋麦子眼看要坠落下来,我有些泄气,恨不能跳下来,自己扛起麦子走人。
忽然之间,车子变得轻了起来,犹如生了翼翅一般,我几乎想要高声歌唱,并放慢车速,怡然自得地欣赏一下风吹过秋天大地的美,或者深情地嗅一嗅泥土里散发出的成熟谷物的芳香。至于那个总是流着长长鼻涕的脏兮兮的弟弟,最好化作一陣风,从我的面前消失。
可是没有,他依然在后面撒欢儿,不停地奔跑着。只是,他在推着后车架奔跑。我低头,看到他的双脚,马驹子一样欢快地跳跃着,脚上的布鞋照例顶出一个洞来,看得见倔强的大脚趾。风将他包围,但他有的是乘风破浪的力量。我忽然觉得,身后的弟弟变成了一尾鱼,于波涛之中,奋力地向前。风一次次将他推回到岸边,他又一次次执拗地跃入汪洋之中。他甚至对这样的游戏乐此不疲,并用大声的呼喊表达他内心的快乐。
“姐姐,我们一起跟风比赛吧!”
他并不等我的回复,便跳到车子的前面去。这次,我看到了他奔跑的样子,瘦瘦的,两条小腿,在裤管里荡来荡去,好像那里有两股无形的风。后背与前胸上的衣服,快要贴到一起了。我觉得弟弟变成了纤细的纸片人,或者一只柔弱的蝴蝶,一阵小小的风,都能将他从这个村庄里吹走。他却丝毫不觉得自己弱小,他的内心涌动着强大的力量,这力量大到不仅可以对抗那一刻的风,还能对抗整个世界。
是的,那一小段路,他追赶的不是我,也不是风,他在追赶他自己,一个被我嫌弃的小小的自旦。
他就那样在我的前面跑啊跑,有那么一刻,我甚至希望这条乡间的小路永远都不要有尽头。我跟着他到哪里去呢?我不知道。我只想这样注视着他瘦小的背影,倾听着他清晰的“呼哧呼哧”的喘息声,就像我们是在一条时光隧道里无休无止地奔跑,而这条隧道的尽头,则是成年之后不复亲密的我们。
风在很多年后将我和弟弟像蒲公英一样吹散了。我跟随着风,去往北方,北风犹如千军万马,从沙漠、草原、戈壁一起出发,向着无尽的南方奔去。在荒凉的戈壁滩上,能看到沙蓬被大风裹挟着,漫山遍野地“流浪”。沙蓬究竟能走多远呢?当它们的双脚被石块儿、泥土、沙蒿、柠条或者大树牵绊住的时候,它们的心底浮起的,究竟是宿命一样的悲伤,还是终于寻到归宿的欢喜?如果幸运,沙蓬会遇到湿润的泥土,生根发芽,繁衍不息,而后将它们的“流浪”精神完美地复制给后代。于是秋天一来,沙蓬这一大地上的浪漫种族,便跟随着风,开始了一场大规模的迁徙。它们穿过山野、戈壁、荒原,越过黄河、沙漠、村庄。它们一定比一个人漫长的一生,历经更多的风景。在风里互相追逐着奔走的时候,一株沙蓬会不会和另外的一株说一会儿话,还是像我和弟弟一样,在村庄大路上一前一后地飞驰,却互不言语?如果某一天它们走丢了,是不是永远不会重逢?
当我在蒙古高原上写下这些文字时,又想起了很多个孤独的午后,我和弟弟站在风里看天上的云。风最终将那些形形色色的云全部带走,不留印痕。风也带走了村庄里许多的人,他们或者寂寞地死去,或者像沙蓬一样,飘进城市。风最终将一个老去的村庄,丢给了我。
而这时,如果我回到村庄,蹲在墙根下,眯起眼睛,晒晒太阳,我一定又可以听到风的声音。那声音自荒凉的塞外吹来,抵达这堵墙的时候,已经是春天。风暖洋洋的,在我耳边温柔地说着什么。去年的玉米秸,在风里簌簌地响着,它们已经干干的,一点儿火花都可以让它们瞬间“呼隆呼隆”地燃烧起来。空气中有一种甜蜜的、好闻的又热烈的味道,那味道似乎来自遥远的童年,在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那时,我依偎在母亲的怀里,像小猪一样拱啊拱,拱啊拱,最终,我寻到了世间最幸福的源头。
那一刻,风停了下来。
整个世界,都是我的。
(选自《光明日报》2019年11月8日,有删改,舒曼/荐)
【导读】
文章写了一次令人难忘的“赛跑”。“我”本想在大风中甩掉弟弟,他却倔强地跟着“我”,像马驹子一样奔跑。文中,作者细腻地描写了弟弟在大风中奔跑的样子,突出了一个倔强的少年形象。你如何理解文中画横线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