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治理视阈下高校图书馆农村扶贫工作研究

2020-05-20 07:12山东大学图书馆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20年3期
关键词:协同主体图书馆

李 鹏(山东大学图书馆)

“贫困”历来是国家发展面临的严峻问题,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至2015年,我国逾7亿农村人口成功脱贫,为世界反贫困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党和政府提出至2020年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高校图书馆是社会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执行主体,应凭借其专业的信息素养能力、丰富的文献资源供给和先进的信息管理理念积极参与扶贫开发。

1 高校图书馆扶贫工作研究现状

早期的高校图书馆扶贫工作主要以参与农村文化建设、进行技术指导等方式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1]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高校图书馆扶贫研究日益深化与细化。首先,扶贫工作主题多样化,出现了知识扶贫、文化扶贫、中外扶贫模式比较[2-4]等研究;其次,扶贫对象多元化,除了针对农村贫困人口的整体性论述,扶贫对象进一步细分为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三峡移民、贫困地区的乡镇企业及校友[5-8]等群体;最后,扶贫方式多样化,出现了对口帮扶、阅读推广、真人图书馆、数字文化建设[9-12]等路径。对于高校图书馆扶贫工作的探讨虽然在文化扶贫、知识扶贫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因扶贫政策关怀少、资金扶持力度弱、激励机制欠缺等因素,图书情报界对高校图书馆参与农村扶贫工作的讨论仍显不足。同时,高校图书馆扶贫研究的理论阐释深度不够,尚未构建起系统的扶贫理论体系,多集中于在高校的人力、文献资源的优势上进行传统性的信息扶贫,重复研究多、创新性不足。目前,我国处于脱贫攻坚的决胜阶段,而农村地区的成功脱贫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高校图书馆作为文化服务性的教育科研机构,应积极支持及参与农村扶贫工作,探寻与创新扶贫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承担服务地方的社会职责。

2 协同治理理论指导高校图书馆农村扶贫工作的可能性及必要性

2.1 协同治理的内涵

协同治理理论是一门交叉理论,是协同学与治理理论的结合。20世纪70年代,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提出协同学理论,即“安排有序自组织的集体行为科学”,[13]具有多主体、竞争与协作的集体行为、自组织性的特点。治理理论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所谓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具有过程、协调、多主体、互动4个特征。[14]协同学与治理理论相结合产生的协同治理理论主要用于解释社会生活领域的协同发展,但作为一门新兴理论,学术界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理论体系。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论述,协同治理理论是指多元化行为主体通过竞争与合作的集体行为,有序化处理复杂的社会公共事务,达到治理目标,产生“1+1>2”的效应与影响,其理论内涵包括多元化行为主体、组织中权威性分散、各主体协同与权变、遵循共同规则的自组织行为。[15]

贫困的成因具有多样化、动态化的特征,政府主导的扶贫开发模式面对复杂且不确定的扶贫环境,措施跟进还不能实现同步。而协同治理理论作为新的科学管理范式,能够在复杂的社会网络系统中通过多元化协同合作、耦合结构和共享资源,更好地处理复杂的社会公共事务,突破单一治理主体的局限性。[16]协同治理理论自提出以来已实践于政治、经济、文化、医学等领域,但在图书馆工作中却罕见应用,高校图书馆的农村协同治理扶贫工作有待探讨,将协同治理理论引入高校图书馆农村扶贫工作,可以通过一体化制度设计整合资源,建立联动服务机制,拓展扶贫工作思想及模式,促进扶贫效能提升。文章将基于协同治理理论进行高校图书馆农村扶贫工作的探讨,以期实现扶贫工作模式的创新。

2.2 协同治理的可能性

(1)多元化的扶贫主体。随着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的参与,扶贫责任已不再囿于各级政府,逐渐出现了多元化的扶贫主体,而多元化扶贫主体的存在正是协同治理理论指导下扶贫工作开展的基础。目前,扶贫主体包括各级政府、企业、各类别图书馆、博物馆、高校及社会民间组织等,它们服务于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在扶贫工作中有着不同的活动方式及实践途径:政府制定扶贫政策,通过自上而下的工作机制及方式完成多方位的扶贫目标;企业主要负责经济扶贫;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凭借自身信息及馆藏资源优势实现公共文化扶贫;高校凭借科研及教育优势实现教育扶贫,高校图书馆依托教育、科研及文献资源在文化信息扶贫中发挥作用;社会组织因其志愿活动在文化、教育、经济等扶贫工作中屡有建树。这些组织根据其各自的社会资源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在扶贫实践过程中存在着合作的关系。

(2)多元主体的协同性。国家在制定扶贫政策时多次提倡多主体的协同合作。2014年,《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提出了“更加广泛、更为有效地动员社会力量,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开发格局”;[17]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扶贫开发,实现社会帮扶资源和精准扶贫有效对接。[18]协同合作是协同治理理论的主要实践模式,国家扶贫政策在顶层设计上为多元扶贫主体的协同合作提供了可能性及必要性。协同治理是集体性工作行为,参与扶贫工作的各个主体拥有独立的工作系统和社会资源,在协同工作机制的统一指导下进行资源的交换互补,通过多种工作方式进行协调合作,以更好地实现扶贫目标。

(3)多元主体的自组织性。“自组织组织是协同治理过程中的重要行为体”,[19]自组织指在没有外部干涉或指令的前提下,系统内部各子系统按照普遍原理和规律自动完成从无序到有序的集体行动。在协同治理视角下,各主体的扶贫策略及工作模式虽然在国家的扶贫政策的引导下进行,但并不存在政府自上而下的指导,而是在地位平等前提下自发自主开展的,是自组织、自我控制的行动过程,属于自我治理、自我负责的工作形式。自组织性体现了各扶贫主体的独立性及平等性,利于各主体之间的协调合作。政府作为扶贫政策的制定者及主要执行者,在多元主体组成的共同组织机制中虽然不处于控制地位,但仍然是举足轻重的重要行为体,影响着各主体的自组织行动以及各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多元扶贫主体的自组织性使得它们在合作机制下进行扶贫实践时,能进行自我协调,及时规避不足及风险,促进协同治理视阈下的扶贫工作。

2.3 协同治理的必要性

(1)国家扶贫模式转型的需要。自《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颁行以来,扶贫工作模式已由经济型扶贫转向经济、教育、文化相互交叉协作的综合型扶贫。[20]多元扶贫主体服务于各类型扶贫主题:政府职能部门掌舵扶贫方向,派遣工作组入村进行制度扶贫;金融机构在政策引导下开展金融扶贫;企业依托产品、市场进行经济扶贫;各类型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机构进行信息文化扶贫;高校、科研院所借助教育科研力量开展教育、智力及科技扶贫等。但在目前扶贫工作实践中,各扶贫主体相互之间的协作互动较少,更常见地为依托自身优势进行单一结构型扶贫的模式。至今未脱贫的区域及人口因经济、文化、教育、区域等因素成为了扶贫工作中难啃的“硬骨头”,减贫成本更高、工作难度更大,必须开展综合型扶贫工作,协同治理理论天然就具备联动合作特点,可以有力指导多个扶贫主体在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建立扶贫合作机制,开展联合互动式多维度扶贫工作。

(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需要。扶贫的目的在于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及文化水平,文化扶贫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而公共文化服务能有效地通过“扶志”和“扶智”提高贫困主体的自主脱贫能力。高校图书馆将公共文化建设与扶贫工作相结合,能够有力提高服务效能,对于贫困区域“补短板、促发展”具有理论及现实意义。但当前贫困地区的人口结构、地理环境、民族文化、消费结构、信息形式、体制观念等因素都制约了服务资源的有效供给,导致公共文化建设出现了供需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协同治理理论具有处理复杂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协同治理扶贫可以使更多社会力量协同参与工作,提高自主性,通过各主体之间的数据共享精确检测贫困信息需求,利用多种形式有效提升扶贫服务水平。

(3)促进高校图书馆扶贫工作的经济支持。高校图书馆在进行扶贫工作时,会不可避免地耗费经济成本。虽然国家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等通过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开展文化扶贫、建立公共文化体系的政策,但对于政府对购买文化主体、购买类目及合同方式提出诸多限制,高校图书馆作为被购买方常常难以获得政府资金支持。[20]经费不足制约了高校图书馆扶贫工作的推进,降低了其扶贫意愿。在协同治理扶贫模式下,各扶贫主体的有效协作可以整合各主体拥有的服务资源并协调配置,进行“有人出人,有钱出钱”的共享合作,同时避免扶贫活动因多头管理、重复开展而增加扶贫成本的状况,将有效解决扶贫经费不足的问题。

(4)利于扶贫主体发挥主动性、积极性。目前的扶贫工作多由政府主导,此种方式虽然贯彻性强、易推广执行,但各扶贫主体处于被动式开展服务,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自发性及创造性,工作中重形式轻结果。在协同管理模式下开展扶贫工作,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政府的权力作用,提倡各扶贫主体自主管理,各主体平等地参与工作协商及扶贫系统运作,有利于在扶贫实践中找到其自身定位,从而调整内部治理结构,更好地发挥主动性、积极性。

3 高校图书馆协同治理农村扶贫的工作模型

协同治理扶贫是集体工作过程,其实质是在扶贫政策引导及具有协同治理共同认知的前提下,各行为主体组成统一有机整体,制定协商一致的工作模型。通过竞争与合作促使主体重新定位各自扶贫职能,对扶贫资源、扶贫方式进行协同调整,各个工作环节通过互动进行能动地调整,形成了协同合作治理网络(见图 1)。

图1 协同治理扶贫工作模型

在工作模型中,统一组织的有机体统筹全局,在达成共识的前提下通过协商制定共同遵守的工作策略,工作策略主要对资源合理配置与工作方式的交叉协同进行指导与规范,资源与工作方式在实践中的应用会反向促进工作策略的提升与完善,工作策略的完善也会促进多元主体组织系统的构建。如,高校图书馆在与政府、企业协同扶贫的过程中,发现需要技术或人力资源支持,而这些资源可以通过添加某社会组织机构志愿服务扶贫工作的方式获得,那么此社会组织加入协同扶贫将充实扶贫组织系统。工作机制中的资源包括数据信息资源、文化资源、经济资源、人力资源等各扶贫主体所拥有的社会资源,也包括扶贫对象所拥有的地理、民族、文化等可资利用的特色资源。工作方式涵盖经济扶贫、信息扶贫、教育扶贫等,但这些扶贫方式不是某一扶贫主体的单独行动,而是在与扶贫对象进行充分互动的前提下,其他扶贫主体根据各自资源、工作特点进行全方位交叉、参与、协作开展协同扶贫。如,高校图书馆扶贫以信息扶贫为主,在协同治理扶贫工作中,不仅可以单一扶贫模式工作于扶贫对象,还能通过为政府、企业提供相应数据信息支持制度扶贫与经济扶贫。

协同治理作为集体行动,要求工作过程的公开透明。各扶贫主体之间需要相互监督资源利用、扶贫方式及结果,扶贫主体与扶贫对象之间也应进行互相监督管理,了解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真实情况,提升扶贫效果。这些监督结果经过统计汇总分析,既能够指导资源配置及扶贫方式,也有助于完善扶贫策略。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联合其他主体制定工作流程图、时间表、工作标准等量化扶贫工作,便于监督反馈,更好地完成预期扶贫目标。

4 高校图书馆协同治理农村扶贫的实现路径

4.1 达成思想共识

协同治理扶贫组织体系由多个主体组成,每个主体都有丰富的社会资源和独立的扶贫系统,都能完成单一主体模式的扶贫工作。而在协同治理过程中,各个主体需要相互协作、资源共享且共担责任,这就需要高校图书馆在行动前联系各个扶贫主体达成思想共识,认识到它们虽是不同机制的混合,但处于同一整体,具有综合及互补性;同时,具有自组织性的每个主体也能动态调整,但调整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协同治理扶贫整体模型运作效率。思想理念决定实践行动,无论是政府还是各类型社会组织,其行为选择都会受到认知模式和价值观念的导向与制约,[21]只有思想上认识一致,才能保障高校图书馆协同治理扶贫的顺利实施。

4.2 构建组织体系

协同治理是社会公共管理学的概念,而高校图书馆的扶贫开发工作也属于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引导下,社会各行业、组织、机构作为行为主体广泛参与扶贫开发,成为组成扶贫工作模型中的各个子系统,这些子系统之间具有独立性及联动性,且处于非线性结构,工作地位平等、权威分散。各个子系统在协同管理机制下进行合作互补,组成有序、高效、和谐的公共服务体系(见图2)。

在组织结构图中,每个扶贫主体都可以单一或联合服务于扶贫对象,且主体之间也可互动合作、协调互补。在组织结构构建上,扶贫对象反贫困的自发性与自组织性也不能忽视,因他们在接受扶贫服务的同时也会与扶贫主体进行互动。扶贫主体需要精确识别扶贫对象的需求,扶贫对象也需了解扶贫主体的资源,只有供需协调才能提高扶贫效益。作为本文特定的阐述对象——高校图书馆,其作为协同治理扶贫组织中的重要一环,应本着充分发挥社会职能、承担社会责任的理念,成立社会服务扶贫工作小组,作为图书馆扶贫主体的代表统一处理扶贫及社会公共事务,如外联、调研、制定规则、协同合作等。

图2 协同治理扶贫组织体系

4.3 优化协同合作模式

协同合作是协同治理扶贫的主要行为模式,要求各主体在合作中相互包容与理解,同时相互竞争并协作,在共同遵守行为规范的前提下尊重彼此的利益及需求。协同合作方式具有多样性特征,每个行为主体都有各自的社会资源优势和独立的工作机制,在协同治理视角下,这些行为主体的协同合作使扶贫工作方式在把握各自社会资源优势特点及职能范围前提下融合了多样化扶贫路径,满足复杂化的扶贫需求。如,针对“真人图书”扶贫工作形式,高校图书馆可以在协同治理模式下,广泛联系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中的政府工作人员、企业高管、技术专家作为“真人图书”,以扶贫政策、经济信息、农业养殖等信息为主要内容,通过单人交流、多人讲座互动等形式进行借阅,有效提升“真人图书”扶贫工作的效果。

4.4 完善工作机制

(1)广泛性原则。高校图书馆在确定扶贫对象时,应考察此区域已参与、计划参与及可能参与的扶贫主体,与之建立联系,扩大扶贫主体范围。广泛性原则能促进协同扶贫统一组织模型的构建,是扶贫工作开展的基础。

(2)平等协商与信任原则。协同治理扶贫工作强调各主体处于协作伙伴关系,工作地位平等。多元主体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协商组建统一组织系统,共同制定工作策略,开展协同合作,同时各行为主体为自己的工作行为负责,保障监督反馈效果。可见,平等自愿协商原则贯穿于工作机制中的各个环节。另外,各主体通过平等协商展开工作,容易对彼此知识、技术、服务产生依赖,这就促进了信任产生。信任是协同治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心理保障,能有效凝聚各主体参与扶贫活动,促成其合作关系形成,减少扶贫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矛盾。[22]

(3)共享、互动、精准化原则。① 共享原则引导并促使各主体间产生互动行为,最终实现扶贫工作的精准识别、精准管理。协同治理扶贫强调各扶贫主体与扶贫对象间的协同合作,以实现各方的合作共赢,这就要求他们之间共享信息、数据、资源及服务。高校图书馆因具有其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专业的情报服务能力,在共享理念协作上有天然优势,可以主动收集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的扶贫信息,挖掘扶贫区域及人口等数据,建立扶贫信息资源库。在协同治理过程中,各行为主体会持续产生需求与供给信息,高校图书馆应及时进行数据库维护,使各扶贫主体的信息收集与共享简单有序。② 协同治理扶贫工作具有互动性,首先体现在各扶贫主体之间的互相联系、及时沟通,做到数据共享、资源互补、机制协调,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跟进扶贫工作;还体现在扶贫对象与各主体之间的交叉互动,贫困问题本身具有多样复杂的特点,且处于动态发展变化中,扶贫主体需对扶贫对象进行动态、深入的调研,扶贫对象也要了解扶贫主体提供的扶贫资源及方式,只有双方契合才能做到供给与需求的有的放矢。③ 在实现精准化原则时,首先要充分考虑各扶贫主体的价值认知及利益需求,通过工作措施的制定来实现资源、服务的互补,吸引各扶贫主体的组织参与,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其次应精确把握扶贫对象的具体需求,使资源、服务得到合理配置利用,激发贫困人口的自组织性,增强其自我脱贫能力。

5 结语

协同治理视角下的高校农村扶贫工作的协同合作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合作关系。① 工作机制不同。协同治理扶贫合作要求扶贫主体积极参与,在共同制定及遵守行为规范的前提下开展工作,有监督评估机制,参与合作的各主体处于同一组织模型,是不同机制联动的有机集合体。而一般意义上的高校图书馆扶贫协作是随机被动型的,多为短期行为,并且没有重视扶贫对象与扶贫主体之间的协作互动关系。② 协作关系不同。协同治理的多元主体之间除了合作还有竞争,有冲突与博弈,多种关系的协同促进主体间有序秩序的建立,[15]实现扶贫治理目标。而一般意义的合作关系更强调各主体之间某些工作环节的交叉,更多地是把协作看作协调一致的行动,即“参与式”工作不具备“协同”效应。

高校图书馆农村扶贫工作引入协同治理理论,拓展了扶贫工作模式,丰富了扶贫工作理论,有效地解决了扶贫工作中各扶贫主体管理分散、各自为政、扶贫效果不佳的问题。但也应看到高校图书馆开展协同治理扶贫服务时具有一定挑战性。一方面,高校图书馆的扶贫意识不足,制约了扶贫工作的开展,同时很多高校领导及院系科研机构忽视了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职能,轻视了图书馆的服务资源及能力;另一方面,在农村扶贫工作过程中,高校图书馆因其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及所处的社会地位,更易与政府部门产生协作关系,但高校图书馆的扶贫能力却易被其他扶贫主体忽略。

扶贫脱贫作为第一个百年计划的重要内容,不仅到2020年要消除区域贫困,而且这之后贫困问题仍然是国家治理中需面对的关键所在,要继续治理相对贫困、多维贫困及统筹城乡贫困等问题。故此,高校图书馆在农村扶贫工作中应积极应对挑战,进行扶贫理念宣传,加强资源建设与信息服务创新,提高其社会地位及扶贫效能,进一步探讨扶贫工作的新理念、新路径,建立健全扶贫理论体系,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社会职能。

猜你喜欢
协同主体图书馆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论碳审计主体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何谓“主体间性”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图书馆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