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视角下的学术信息传播模式研究

2020-05-20 07:12万虹育赵纪东刘文浩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20年3期
关键词:学术社交模型

万虹育,赵纪东,刘文浩

(1.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2.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3.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1 引言

学术信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1]学术信息的传播是学术研究的全生命周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整个社会传播系统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博格曼等将学术信息传播定义为“任何领域的研究者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渠道使用和发布信息”。[2]有学者提出学术信息传播有揭示(提供新研究理论)、刺激(实现新的学术构想)、反馈(对学术著作进行批评或认可)、报酬(通过出版得到同行认可并对他人研究具有参考价值)四种主要功能,[3]因此,学术信息传播有时也被称为学术研究与创新的生命线。[4]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科学研究全过程的实施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同时也使学术信息的传播环境和传播手段发生了全新变化。即时网络的不断发展在不断打破信息传播的原生模式,[5]微信、微博、BBS等社交媒体的出现更是极大方便了科研人员即时开展学术信息的交流和知识共享。

国内外学者针对社交媒体视角下的学术信息传播已经展开了研究和实践。① 社交媒体在学术信息传播中具有正向积极意义。王翠萍认为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传播学术信息,对学术交流和知识共享意义重大;[1]Elisabetta Tola 认为 Science Blogs、Nature Network等科学博客增强了非正式学术交流的跨学科性和及时获得性;[6]王刚等认为科研社交网络上的科技论文传播具有快速性、交互性、个性化定制的优势;[7]王贤文等发现非学术类的社交媒体平台因其浩瀚的学术资源和便捷的服务而受到广大学者的青睐;[8]VirginiaSublet指出社交网络促使大部分学者改变了信息获取和科研工作的方式。[9]② 基于多种平台的实证研究发现社交媒体正在改变学术信息的传播方式。侯治平等基于屠呦呦事件对学术社交网络的结构及信息传播规律进行案例研究;[10]盛宇提出了基于新浪微博的学术交流过程模型;[11]高亚瑞玺等认为社交媒体为学术会议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12]武文颖等对学术期刊的微信推送文章传播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指出了影响其传播效果的因素。[13]可见,社交媒体正在改变着学术信息的传播方式,并对学术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产生变革性的影响。

然而,现有研究成果缺乏对社交媒体视角下学术信息传播模式的系统总结,而准确掌握学术信息在社交媒体平台环境下的传播模式将为面向未来的学术信息高效传播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为此,本文通过对传统学术传播模式的综合分析,重新审视社交媒体环境下学术信息传播的要素及机理,理清社交媒体环境中学术信息传播的内在动力和机制,尝试构建社交媒体视角下的学术信息传播模式,为学术信息传播模式研究提供新的实践支撑。

2 不同时期学术信息传播的主要特征及模式

2.1 不同时期学术信息传播的特征

学术信息传播的整体发展经历了两大阶段、四个时期(见下表)。其中,两大阶段是指互联网出现前以印刷型文献为主要载体的传播阶段,以及互联网出现后的网络传播阶段,社交媒体传播则是网络传播迅速发展后主要的传播形式之一。四个时期分别为:口头传播、印刷型传播、网络传播和社交媒体传播时期。

表1 不同时期学术信息传播的特征

(1)口头传播时期。这是学术传播的最早期,主要形式有讲座、交流会等,学术作品多以“礼物交换”的形式进行传播,如中国古代文人之间互赠诗词手稿就属于这种传播模式。[14]在17世纪70年代,英国出现了一种信函交流的形式,科学家之间写一份新成果的介绍信发放给对该课题感兴趣的人,互相交流思想心得,这种小范围的私人交流形式也被称为“看不见的学院”。

(2)印刷型传播时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术信息量不断上升,学者们对学术信息的需求逐渐增加,因此产生了专著和期刊等形式的学术出版物。从此开启了以印刷型科学文献为主体的学术传播方式,并在将近两个世纪的时间中占据主导地位。

(3)网络传播时期。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纸质型文献传播形式的统治,学术信息传播有了新的渠道。学者最先采用电子邮件、电子会议等方式与同行进行信息交流,随后通过电子邮件传递文献预印本。由于大量的电子邮件给收件人造成了困扰,因此有人设计了作者可以自行上传和下载的数据库系统,即电子预印本数据库。[3]在学者个人尝试网络学术信息传播的同时,学术团体出版机构积极运用网络进行学术出版,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网络学术信息传播体系。

(4)社交媒体传播时期。信息技术的变革促使网络应用打通了用户数量和市场规模的瓶颈,[15]各类社会化应用悄然而生,社交媒体正是其中的代表。它以即时性、互动性等特点受到学者团体的青睐,逐步代替邮件成为最受欢迎的信息交流工具,一些学术出版机构、学术服务机构也开始使用社交媒体来进行学术信息传播。目前,大量的学术交流平台可供研究者选择,既有ResearchGate、科学网等科研社交网络传播平台,也有Twitter、微博、微信等非学术型社交媒体平台。总体上看,多形式、多平台、多渠道的社交媒体传播已经成为新时期学术信息传播的主流方向。

2.2 不同时期学术传播的主要模式

2.2.1 传统学术信息传播模式

学术信息传播模式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学者们试图用科学理论来研究学术传播的过程。

(1)前苏联情报学家米哈伊诺夫根据美国社会学家门泽尔提出的“正式过程”和“非正式过程”交流论,整理得出了“科学交流系统模式”(见图1)。[16]他将科学交流的过程归纳为九项基本活动,并分类概括为正式过程和非正式过程。其中,正式过程借助于科学文献进行交流,而非正式过程是由科学家本人通过个人接触进行的科学交流过程。

图1 米哈伊诺夫科学交流系统模式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科学协会国际委员会联合提出UNISIST学术传播模型(见图2),针对科学技术领域的学术传播过程,[17]以知识生产者传递的信息资源为起点,通过正式传播(正式出版的文献)、非正式(口头交谈、演讲、书信往来等)和表单(以表格的形式)渠道进行传播。该模型强调信息的中心作用,既要收藏学术信息、还要为用户提供服务。

图2 UNISIST学术传播模型

(3)Gavrey-Griiffth模型(见图3)是总结心理学家的科学交流过程得到的模型,后被证实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领域同样适用。[18]该模型以研究工作为起点,以科学文献为基本元素,并认为正式交流和非正式交流都是为了促进期刊论文的发表。

图3 Gavrey-Griiffth模型

2.2.2 网络学术信息传播模式

互联网时代,许多学者基于传统学术传播模式提出了适应于网络时代的学术传播的新模式。比较有代表型的是Hurd2020模型和SOndergaard模型。[19]

(1)美国学者Hurd对Gavrey-Griiffth模型进行了数字化改进,将互联网上出现的列表服务器、机构库等纳入学术传播的过程,从而提出Hurd2020学术交流模型(见图4)。该模型认为,电子档案具有可长期保存的特性将被广泛使用,机构仓储库和预印本服务器将逐渐增多,集成商在出版商与数字图书馆之间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8]

图4 Hurd2020学术交流模型

(2)SOndergaard等在UNISIST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提出SOndergaard模型(见图5)。[19]基于互联网的学术交流模型适用于一切科学领域的通用科学交流模型,也适用于具体分析某一学科领域的学科交流模型。学科交流模型可看作是前两个模型的综合,既反映了互联网给传统学术交流带来的改变,又考虑了不同学科间学术交流的差异。[20]在该模型中,互联网上既包括正式传播的要素,如电子期刊、电子图书馆、预印本等,也含有非正式的学术信息传播方式,如列表服务器、电子/网络会议等。这一模型充分考虑了学术交流过程中新技术的应用。

综上可见,传统学术传播的正式性内容以科学文献为主,而网络化环境中学术传播的正式性内容既包含科学文献,也含有与研究相关的数据等信息。网络环境带来的最大变革是学术传播的途径,Email、电子会议、公告牌等运用于非正式传播过程中,而电子期刊、在线期刊作为纸质期刊的补充广泛运用于正式传播过程中。实际上,国内学者对新环境下的学术信息传播方式也进行了探索。刘峙在2007年指出学术信息传播的危机,并提出公共域传播模式以应对网络环境下的学术传播危机。[21]周金娉基于Gavrey—Griiffth模型,以学术会议为主体,构建了会议录学术信息交流模型。[22]然而,分析这些模型发现,仍然没有一套完整的模型能够适应新时期社交媒体快速发展背景下的学术信息传播过程,因此,建立一套社交媒体视角下的学术信息传播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3 社交媒体视角下学术信息传播模式构建

3.1 社交媒体视角下的学术信息传播具有天然优势

图5 SOndergaard模型

(1)传播主体多,传播内容丰富。社交媒体上有大量的专家学者、研究机构、学术出版机构分享学术成果、学习心得等信息,其形式包括文件、视频、音频等,其内容包括软件安装包、论文写作技巧、投稿指南等。

(2)前沿学术信息的传播效率高。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具有即时性,信息更新速度快,并针对关注该传播主体的用户进行传播,未关注的用户也可通过搜索关键词获得相关信息,提高了学术信息传播的准确性和快捷性,节约了发送者与接收者的时间。

(3)学术信息获取成本低。数据库的使用权限、参加会议受到时间地点的制约等因素会给学术信息传播造成阻碍,而社交媒体平台可以使用户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获得学术资源,并能与作者直接沟通交流。

(4)多方位互动提升学术影响力。在社交媒体中,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可能会在短时间内通过多种方式在学术圈广泛传播,并引发激烈讨论。如2018年9月20日,菲尔兹奖和阿贝尔奖双料得主阿蒂亚爵士宣布自己证明了黎曼猜想,要在9月24日海德堡获奖者论坛上宣讲。这一事件在国内微博微信端被迅速传播,同时吸引了普通大众的广泛关注。

3.2 社交媒体视角下学术传播模型构建的五个关键要素

(1)学术传播的主体。传播主体是整个传播过程的起点,也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和传播系统的源头。社交媒体中的学术传播主体可分为三类,分别是学者本人、学术出版机构、学术服务机构。其中,学者即学术创造者,是整个学术传播过程的源头。活跃在社交媒体的学者只是广大学者群体中的一部分,他们不但分享正式性的学术信息,也会传播非正式性的学术信息。学术出版机构是传统学术传播过程中的垄断者,掌握着以学术论文为代表的正式性学术信息;但在网络时代,学术出版机构为提升自己的影响力,也开始开通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来分享学术信息。学术服务机构则以情报信息机构为代表,包括图书馆、档案馆、情报机构等,通过社交媒体建立学术出版机构与学者间的联系,并提供学术信息服务。

(2)学术传播的内容。社交媒体中的学术传播内容可分为正式性学术信息和非正式性学术信息。正式性学术信息主要是指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专业图书等,非正式学术信息则包含了学界动态、业界活动、会议通知、专业求助、科研招聘等。不同传播主体所传播的内容也不同:学者多以传播本人的学术论文或学术观点为主;学术出版机构会精选论文、投稿指南为主要传播内容。学术服务机构的传播内容类型较广,既有正式性的论文荐读,也有非正式性的会议通告、学界动态等。

(3)学术传播的渠道。在传统学术传播时期,期刊图书等纸质文献承载了大部分学术信息,是学术传播的主要渠道。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期刊、数据库等成为学术信息传播载体。然而,这些渠道都难以满足学术信息传播对互动性与及时性的要求。社交媒体的出现整合了学术信息传播渠道,并逐渐向媒介融合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科技期刊选择复合式信息发布方式,将多个社交媒体平台关联,既能帮助用户更快更好地获取信息,也能提升期刊影响力。[23]

(4)学术传播的受体。受体即学术信息的接收方,社交媒体平台中的信息传播受众是指社交媒体的使用者。人们对信息的吸收和消费与其原有的知识结构密切相关,如果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即使碰到所需的信息也不会产生信息的利用和消费行为。[24]因此,社交媒体的学术传播受众以具备相当文化程度的用户为主。同时,社交媒体具有“以用户为中心”的特性,受众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传播主体、主题领域及接收方式。此外,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接受者也可以转变为学术传播的参与者,通过评论、转发等行为将学术信息进一步扩散传播。

(5)学术传播的效果。传播效果是指信息的传播对信息接收者所造成的影响,也可理解为学者在接收到信息后对该信息的接收、理解、转化和再创新。

根据上述分析,本研究构建了基于社交媒体的学术信息传播模型(见图6)。具体来说,社交媒体既是学术信息传播渠道,也是学术信息的融合环境,实现了学术信息多源要素的充分融合。以科学家或机构为主体的学术信息传播者使用社交媒体上传正式性和非正式性的学术内容,并发布在多元化的社交媒体平台。社交媒体的开放性特征直接扩大了学术信息的送达范围,受众中不仅有领域专业学者,还有一些非研究社区的公众对象,不同受众在接受信息后产生不同的反馈,并以留言、评论、转发等形式对学术信息进行评价、互动及二次传播,从而实现了对学术信息的“放大效应”。二次传播使得信息的推广范围级数增长,从而也使得第一轮传播受众成为了第二轮传播的主体。

图6 社交媒体学术信息传播模型

对比早先的传播模型可以发现,反馈与转化过程是本研究建立的基于社交媒体的学术信息传播模型与其他学术传播模型最大的不同之处。社交媒体使得主体与受体之间能够及时交流,主体得到反馈后进一步调整传播内容、完善学术思考。转化过程又可分为内化和外化:内化是指受体接收信息并加以思考后形成自己的思想观点,再成为传播主体进行新一轮的传播;外化则指受体直接通过转发行为进行分享成为传播主体,扩大传播范围。同时,反馈和转化机制也使受体在这一过程中成为内容的“审查官”,他们的选择过程促进了精细化的二级信息传播。

3.3 社交媒体视角下学术信息传播的动力机制

所谓信息传播动力机制是指信息传播的动力来源,是为推动信息传播达到预期效果的激励方式。[25]学术内容是整体传播机制的原生动力,一方面由传播主体主导的推动力促使学术信息正向传播,另一方面传播受体的需求拉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学术信息循环传播,同时,社交媒体平台又为信息传播提供牵引力(见图 7)。

(1)学术信息发布者的推动力。学术信息发布者是内容供给方的核心主体,为受体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以推动信息传播。[26]传播主体选择信息内容、优化推送形式等都能提高学术信息传播的效果。如图书情报界知名学者武夷山从2007年开始在科学网发布博客,累计发文量7,000余篇,既有自己已发表过的期刊文章,也有关于专业领域的感想随笔,传播了众多关于科学计量学、图书情报学领域的学术信息。[27]

(2)学术信息内容为原动力。学术信息传播原动力是指由于学术信息自身存在的需要而产生的传播动力,内容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其传播的深度与广度。信息的存在和传播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28]当学术信息在特定时间空间内能起到一定作用时才会得以传播。KnowYourself是一个拥有350万粉丝量的心理学微信公众平台,目前已收获头条每篇10万+的微信阅读量。[29]该平台传播一些心理学领域的专业的文章和观点,引导青年关注他们所最关心的话题,如亲密关系、情绪管理,由于抓住了受众心灵的“触点”,收获了大量阅读量。

(3)社交媒体用户对学术信息需求的拉动力。越来越多学者使用社交媒体进行学术研究或获取学术资源,催生了多种多样的社交媒体学术服务模式。同时,不同背景的学者对学术信息的需求存在差异,且用户需求随着环境和任务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这些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也在刺激着社交媒体学术信息不断更新,是学术信息传播的重要拉动力。

(4)社交媒体平台的牵引力。社交媒体作为学术信息的传播渠道,使得信息传播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注重用户体验的社交媒体传播平台能使信息更有针对性地传播,从而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同时,社交媒体平台可使用技术方法过滤不良信息,提升了信息传播的质量。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术信息的传播。

图7 社交媒体学术信息传播动力机制

4 结语

学术信息传播发展至今,经历了不同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征。今天来看,任何一种传播模式都不会被彻底取代,新技术的发展将使学术传播体系不断完善。相较于传统传播模式和网络传播模式的单向性,社交媒体既有主体向受体的正向传播,也有基于反馈机制和转化机制的逆向传播,形成受众带动型的传播模式。传播主体的推动力、用户需求的拉动力、社交媒体平台提供的牵引力和学术内容的原动力联合构成学术信息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动力,它们共同作用,实现传播的系统运转。

整体而言,社交媒体作为互联网上的广泛应用工具,已逐步成为重要的传播工具。对这一工具中学术信息传播模式的研究可在一定程度上把握社交媒体环境中学术传播规律,并运用该模式提高信息服务质量。但是,影响学术信息传播的因素、评价学术信息传播的效果等问题还需进一步探讨。

猜你喜欢
学术社交模型
适用于BDS-3 PPP的随机模型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重要模型『一线三等角』
社交距离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