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佑
语文学习实践是学生丰富审美体验、发展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高中小说教学实践中,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和鉴赏经典小说作品、品味小说高超的语言艺术、体验主人公丰富的情感潮汐、感受小说独特的思想魅力、领悟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能激发学生丰富的审美想象,唤醒其审美意识的自觉,从而有效提高审美能力,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提升审美品位。
一、设身处地悟读,走进人物内心
小说的学习和鉴赏,始终无法回避对人物形象的赏析。是不假思索生硬地将教参书上的权威结论搬到课堂,还是还原小说的生活情境,带领学生设身处地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呢?答案不言而喻。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当“搬运工”和“传声筒”,那么,学生在课堂上就有可能像“瞎猫”一样四处乱撞,要么信口开河,要么乱贴标签,总是“浮”在文本的“水面”,始终“沉”不下去。既然师生都“沉”不到文本的“水底”,我们又怎么可能与作者、文本和人物进行平等地的对话,从而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品位呢?
在教鲁迅的《祝福》时,有学生对祥林嫂的“反抗”行为困惑不解。为了带领学生顺利走进祥林嫂的内心世界,我让他们以时间为序,先概述祥林嫂的人生经历:有个小户人家有一个勤劳能干年轻漂亮的姑娘,因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被迫嫁给山里一个小户人家比她小十多岁的男人,抑或是给这个小她十多岁的男人当童养媳。男的靠打柴为生,家里除了严厉精明的婆婆,还有一个小叔子。在祥林嫂二十六七岁时,丈夫在春天去世,冬初她就逃到鲁镇来打工。没几个月,她就被婆婆派人抓回去卖给贺家墺的贺老六,她“一路只是嚎,骂……喉咙已经全哭哑了……两个男人和她的小叔子使劲地擒住她也还拜不成天地……一头撞在香案上,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她二十八九时生了一个儿子,但没过几年舒坦日子,在她三十出头的时候,第二任丈夫得伤寒死了。不久,儿子又被狼叼走了,贺家大伯来收房子,将她赶出了家门。因为走投无路,她第二次到鲁镇打女工,受尽歧视和精神折磨。为了赎罪,她到土地庙去“捐门槛”,结果仍然得不到宽恕和解脱,她精神崩溃,沦为乞丐,最后在鲁镇年关的祝福声中凄惨地死去。
概述祥林嫂悲惨的人生经历之后,我让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思考:第一,第一次死了丈夫,祥林嫂为什么要“逃”到鲁镇去做工,当时她内心是怎么想的?第二,被婆婆卖到贺家墺,祥林嫂为什么表现得那么“出格”?第三,“捐门槛”后,祥林嫂的心态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讨论时,学生搞不清楚祥林嫂为什么要“逃”到鲁镇去做工。我让他们联系祥林嫂当时的生活状况进行猜想:一个二十六七岁的新丧寡妇,模样挺周正,年轻力壮,吃苦耐劳,又有一个“应酬从容”精明能干的婆婆,家里还有一个十多岁能上山打柴的小叔子……如果她不“逃”,结果会怎样呢?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讨论,学生自然能明白:失去了丈夫,又没有儿子,祥林嫂就失去了依靠——她在这个家已经没有立足之地了。摆在她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逃出去打工,要么等着被婆婆当牲口一样卖掉——在她婆婆和小叔子的眼里,祥林嫂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不祥之人,因为她“克”死了小她十多岁的丈夫,她婆婆和小叔子怎么可能允许她这个“丧门星”长居家中?毕竟,寡妇门前是非多,何况她这个寡妇还这么年轻,还能卖个好价钱。也因如此,初到鲁镇做工时,她没有丝毫的懈怠,“食物不论”“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口角渐渐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只要能养活自己,只要能堂堂正正地做人,哪怕再苦再累,祥林嫂也十分满足,其实,她是满足于自己暂时不用背上“一女侍二夫”的不贞节的骂名!
不用老师讲解,学生自然也能触类旁通:被婆婆卖到贺家墺,祥林嫂之所以表现得那么“出格”——“嚎一路,骂一路”“把喉咙都哭哑了”“两个男人和她的小叔子使劲的擒住她也还拜不成天地”“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并不是因为她对素不相识的贺老六没有感情基础,也不是出于对新生活的恐惧,而是因为她“在读书人家做过事”,受到过“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一女不侍二夫”“坚守节操,守身如玉”等腐朽的封建礼教思想的熏染。从这个意义上说,祥林嫂的所谓的反抗,并非为了争取自由幸福的生活,而是主动维护极端腐朽的封建思想,这就为她的命运增添了更加浓重的悲剧色彩。
“捐门槛”后,她“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冬至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这些细节表明,祥林嫂已经从柳妈的“恐惧”中彻底解放出来了,既然她在土地庙捐了一条门槛当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就已经“赎了这一世的罪名”,自己就已经是一个清清白白的人了,她当然就有资格“坦然”地去拿祭祀的酒杯和筷子!可四婶那慌忙的厉声喝止,如当头一棒,彻底击垮了祥林嫂的精神支柱,使她最终沦为乞丐。
历尽了人世的沧桑,祥林嫂内心似乎对命运和鬼神之说产生了強烈的怀疑。因为,自己这辈子勤劳善良,凭力气吃饭,没做过亏心事,更没祸害过什么人,却备受命运之神的捉弄。在行将就木之时,祥林嫂对灵魂的有无发出了令人吃惊的质疑。可“我”那“说不清”的推诿,竟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祥林嫂带着莫大的恐惧,凄惨地死在鲁镇的祝福声里。
以上教学实践,通过还原生活场景,引导学生调动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设身处地地站在小说人物的处境和立场上展开联想和想象,审读文本细节,咀嚼人物言行,走进人物内心世界,体验主人公丰富的情感潮汐,入情入味地品鉴小说人物的情感美和人性美,学生自然容易“入戏”,且有感而发,怎么可能胡乱地贴标签呢?
二、咀嚼“神来之笔”,品鉴言语魅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展示其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表征。审美鉴赏是审美创造的基础和前提,审美创造是审美鉴赏的延伸和发展,二者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在小说教学中,要提升高中生审美鉴赏和创造的能力,首先得培养其感受和品鉴作品语言尤其是人物语言的言语艺术的能力,通过咀嚼小说作品的“神来之笔”,品鉴作品言语艺术的独特魅力,以培养学生感悟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品位。
在教鲁迅的《祝福》时,学生对鲁四老爷听说祥林嫂的婆婆派人来把祥林嫂绑回去时说的一句“可恶!然而……”不甚了了。我让学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结合鲁四老爷家在鲁镇的地位以及鲁四老爷老学究的身份,探究鲁四老爷当时的内心活动。为什么鲁四老爷觉得“可恶”呢?到底是谁可恶呢?结合当时的语境,学生很快就明白:因为祥林嫂的婆家没给鲁家打招呼,擅自把鲁家的女工给抓走了,这显然是不给鲁四老爷面子——居然有人这么不懂礼数,竟敢如此打鲁四老爷的脸,对一个尊卑有序注重礼教的鲁四老爷来说,难道还不觉得可恶吗?因此,作者用了一个“!”来加强语气,表达鲁四老爷内心强烈的不满。但接着,鲁四老爷又说“然而……”,作者只交代了表示转折关系的“然而”两字,至于鲁四老爷接下来说了些什么,却用省略号隐去——抑或是鲁四老爷当时就没再说什么,只是拖了一个长长的尾音,或是故意略去了自己想说的话,这就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的空间,此处留白,含蓄凝练,韵味无穷。——在鲁四老爷眼里,祥林嫂作为儿媳妇,没给婆婆打招呼就私自“逃”出来打工,这本身就不合礼数;再说,作为祥林嫂的婆婆,她是有资格任意处置祥林嫂的,哪怕是不给主顾打招呼,私自将出逃的儿媳妇绑回去,在当时,这“莽撞”也无可厚非,甚至情有可原……
以上教学实践,通过引导学生品鉴鲁四老爷这短短的仅有四个字的两句话,设身处地地品味这四个字和省略号所蕴含的丰富意蕴,将鲁四老爷封建“卫道士”的嘴脸给剖析得入木三分。
同理,再引导学生品味祥林嫂捐门槛后“坦然”地去拿祭祀的酒杯和筷子,却被四婶大声喝止后的细节:“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地站着……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独怕黑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也总是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木偶人……。”学生不知道“炮烙”是怎样的感觉,我就让他们回忆,生活中有没有突然触碰到烧热的东西(如烫手的铁锅、火钳或开水壶之类)时,迅即把手缩回来的经验?通过调动生活经验,学生自然容易体会祥林嫂自以为捐门槛赎了罪,可以坦然地帮忙祭祀,却被四婶儿厉声喝止时惊弓之鸟般的恐惧和不安。此时此境,鲁四老爷家祭祀的酒杯和筷子仿佛是烧红了的铁钳,“烙”得祥林嫂惊恐万分地赶紧把手缩了回来。“灰黑”而“窈陷”的眼睛,体现了祥林嫂由于精神世界的崩塌而带来的无助和绝望;更加不济的精神、“白天出洞的小鼠”一般的胆怯和惴惴不安以及“木偶人”般的麻木神态,这些生动的细节,将祥林嫂在最后一根救命的稻草——“捐门槛”失效后,精神支柱完全崩塌时从肉体到精神的巨大变化展露无遗,形象地控诉了封建礼教吃人的罪恶。
综上,通过带领学生调动生活经验,仔细咀嚼小说作品的“神来之笔”,品鉴作品言语艺术的独特魅力,能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顺畅地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表现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和创造自己心中的美好形象的能力,从而养成创新意识和审美创造能力。
三、领悟哲理之美,提升审美品位
在平常的小说教学实践中,不少学生热衷于追寻小说离奇的故事情节,老师也喜欢生硬地将教参上有关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的结论搬到课堂上,却疏于引领学生探究这些东西是怎么来的,更甭说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时代背景,积极探寻作品的现实意义了。由此,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开展小说的生活化教学,以滋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提升其审美品位。
在教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时,我引导学生咀嚼小说的结尾:
我引导学生思考:既然埋葬别里科夫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为什么“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却“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呢?
通过还原小说情境,学生们自然明白:虽说埋掉了一个别里科夫,但在当时的沙俄,像别里科夫这样因循守旧、害怕变革、喜欢告密的人还真不少,因此,众人从墓园回去的时候,表面上都装出一副十分悲伤的模样,假装“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而这些人心里,却正享受着“完全享受自由”的快乐,并憧憬着自由而美好的未来。
接下来,我引导学生思考:难道只有契诃夫生活的沙皇俄国才有“装在套子里的人”?我们身边有没有“别里科夫”呢?我们自己会不会冷不丁就变成了“别里科夫”?学生联系小说的写作背景和自身生活实际,自然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契诃夫生活和创作的年代,正是沙皇专制制度极端反动和无产阶级革命逐渐兴起的时期,可以说,当时的沙俄正遭遇黎明前的黑暗,高压钳制,鹰犬遍布,告密成风。人们在战战兢兢中生活,稍不留神,就有可能惨遭逮捕和杀戮。畸形的时代,孕育了别里科夫这样一个孤僻、胆小、害怕变革、抵触一切新生事物的怪人,他一门心思想做一个现行制度的“守法良民”。在别里科夫的世界里,一切都得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一旦出现与当局命令或规定不符的事情,则如同大难临头,以致如坐针毡、寝食难安!因为害怕出乱子,所以害怕一切未经当局允许的改变,哪怕这些改变与当局的规定并不抵触甚至毫不相干,别里科夫们也战战兢兢,仿佛天要塌下来一般。别里科夫的所作所为,使他不自觉地沦为沙皇专制统治的帮凶,从而让人感到压抑乃至窒息。因此别里科夫成为了害怕新事物、顽固维护旧事物、反对社会变革、阻碍社会发展进步的这类人的代名词。
联系生活实际,学生自然能明白:“舊事物”和“新事物”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二者之间是动态发展且可互相转化的。以前的“新事物”,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就变成了“旧事物”。在不断涌现的“新事物”面前,说不定以前的新生事物的拥护者,蜕变成“旧事物”的顽固维护者。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一个时代,都有“新事物”与“旧事物”的矛盾冲突,都要面临“变革”与“守旧”的博弈,如果我们思想僵化不与时俱进,就有可能成为新时代的“别里科夫”,从而被时代淘汰,甚至被历史的车轮碾压得粉身碎骨。
课外,我还安排学生搜集整理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并以此为据,思考改革创新对个人、集体、国家和民族的重大意义,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之彻底更新观念,蓄足勇气和胆识,打好绚烂的人生底色。
综上所述,在高中小说教学实践中,通过引导学生调动生活积累和阅读经验去赏鉴经典作品高超的语言艺术,引导他们设身处地体验主人公复杂的情感变化,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和生动的现实资源去领悟经典作品所蕴含的深刻哲理,以唤醒学生高度的审美自觉,从而培养其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品位。这对提升学生审美鉴赏和创造的核心素养大有裨益。
注释:
[1][俄]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5)》,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13页。
(作者单位:四川省古蔺县蔺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