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彦文
摘 要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批改由教师全权负责,尽管专业性比较强,但实际效果往往并不好,学生的作文水平并没有得到多大的提高。实践证明,教师引导学生互相批阅作文是一种有效的作文教学形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作文课的兴趣,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本文就对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这一教学形式的运用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 作文教学;互批互改;策略
中图分类号:A,D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3-0147-01
目前,很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仍使用传统的方法,给学生一节课的时间完成写作,之后教师负责批改,批改作文通常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虽然教师精挑细改。但收到的效果往往并不令人满意,学生的写作水平依然没有明显的提高。那么,如何有效进行作文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笔者认为,教师应适当“放权”,让学生们自己完成批改作文的任务,让他们互阅、互批、互改,教师只负责浏览批改并进行指导讲评。只有这样,作文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出对学生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进行培养的目标。
一、作文训练,明确目标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互批互改前,要进行写作训练,引导学生根据写作要求对写作目标加以明确,有了目标就有了写作的方向。在写作目标的制定上,必须考虑其是否可行,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认知发展水平进行确定。教师要采取恰当的方法实现目标,在学生写作过程中,尽可能减少一些复杂繁琐的写作知识的教学,可以选择一些實用的知识进行精讲,要重点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写作技巧。
二、教师引导,互批互改
(一)具体方法
(1)在互批互改前,教师要先将学生的作文收上来预先浏览一遍,挑选出一篇写得稍差的和一篇稍好的,在作文课上作为范文进行阅读、点评、打分,让学生有一个参考,从而能够客观准确地进行评改。
(2)教师在课堂上对所选的范文进行朗读,之后加以点评并给出分数,明确说明得分理由,使学生形成一个打分的标准,对比自己手中的作文,尽可能合理地进行打分。
(3)将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每组三到四人,各组中好、中、差搭配组合。每组选出一名小组长,可以由写作水平高、擅长朗读、责任意识强的同学担任,主要负责组织本组同学看稿、评稿,对个别评稿有困难的同学进行帮助和指导,对本组选出的好文章进行朗读等等。
(4)在学生进行互批互改时,对以下两点要特别注意:第一,要确保短时间高质量。让学生把作文看三遍,第一遍快速浏览,圈出其中的错别字或有问题的语句,第二遍精读文章,从头到尾认真仔细地进行批改;第三遍粗略地看,对批改的情况进行检查,同时思考批语。第二,要抓住批改的重点,看文章是否有明确的中心、观点有无不妥、段落是否逻辑分明、语言运用是否恰当、字体是否工整、标点符号有无错误等。
(5)在批改时,要写好眉批和总批。写眉批要遵循知识性、趣味性、针对性、准确性的原则,总批要求简单明了,有启发性、诱导性,同时也要有具体性和建设性。注意措词,尽量委婉一些,能够激励人,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可以用相应的符号将文章中的错字、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词语或不通顺的句子标注出来。在学生轮流批改完毕后,将文章返给作者。作者对批改后的文章进行认真查看,对其中没有疑问的加以改正,如果有不明白或者不满意的地方,可以向批改者进行询问或要求其重新批改。如果双方意见不一,持续争论不下,可以向老师请教,但老师仅需要提出参考意见即可,不必对文章进行直接评价或打分。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谈一谈批改作文的感受,让学生能够对此有更深的认识。
(6)在批改完成后,教师可以请各组选出1-2篇写得比较好的文章作为范文进行朗读,让其他同学学习和借鉴。
(二)评价与总结
教师要对学生的作文批改情况进行阅览,对其中改得比较好的进行表扬,改得不好的也不要急于否定,可以进行适当的指导和纠正,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还要针对学生的写作及批改情况进行总结,对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评。
三、搭建平台,体验成功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不只希望自己的作文被本班老师和同学所欣赏和认可,还希望有更多的读者能够阅读。所以笔者让学生将修改好的、比较出色的文章誊抄好,汇编成作文选,创办班级作文手抄报,进行张贴、展览。另外,笔者还将学生的作品推荐给校广播站及各级报刊,给学生们展示的平台,让他们体验成功。
总之,在当前的教学形式下,传统的学生写、教师改的作文教学模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而学生互批互改这一方式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有利于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作文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应对此提高重视,并结合实际情况加以有效运用,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秦鹤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互评自改”[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8(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