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俗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价值

2020-05-19 15:12项玲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习俗民俗文化民俗

项玲

好的民俗是人们可在无意识下遵守的法则。蒙田也说,“良心的法则,我们自诩为出自天性,其实却源于民俗”。那么何谓民俗?从“民”字切入去解释,便是流行于民间,在普通民众的生活生产中形成并保持的一种风俗,是一种经过长时间的孕育而出现的文化现象,具有精神和物质的双重质地。这种文化包括节日文化、饮食文化、装饰文化、工艺文化、音乐文化、绘画文化等。正像《晏子春秋·问上》中所说“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中国幅员辽阔,民俗文化自然也就色彩纷呈,斑斓鲜明。可以说,民俗是中国文化的遗产,它流着人们文化记忆的血液,是镶嵌在生活中宝石。不仅能弘扬民族精神,还能健全塑造个人的品格,帮助人们确立人生的价值,成为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教育元素的教育资源。因此,教师更应该对教学中所涉及的民俗文化内容重视起来,用一种更接近生活原色的文化内容打动学生。尤其是高中语文教材中,民俗内容的展现俯拾皆是。教师应看到其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品味鉴赏为基础,弘扬民族精神,塑造学生品格,帮助学生确立人生价值。

一、在鉴赏的基础上发挥民俗对民族精神弘扬的作用

要发挥民俗的作用,就必须以品味和鉴赏民俗文化作为基础。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支,代表来自民间的情感力量,有一种使人们紧密联系的凝聚力,也有吸引外来者目光的亲和力。它的形成过程是漫长的,一旦形成又表现出一种世代相袭的特点。人们尊崇它就像遵守法律一样,欧里庇得斯说“一个好的习俗比法律更可靠”,法律是外界对心灵的介入,而习俗则渗透在人的生命中,又使人真诚地将其幻化为一种精神在内心流淌。这种精神不仅表现出个人的意志,也表现出一种民族的意志。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到中国不同地区、民族的风土人情,以及如万花筒一般的风俗文化知识,还能使学生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产生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为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奠定基础。但在很多时候,教育者会忽略掉这一教育资源,而将其单纯看作是一种无结构、无意义的只存在于生活中,而不存在于课堂的内容。因此,为了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其产生对民族文化热爱的态度,教师可引导学生在鉴赏的基础上,挖掘民俗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从而弘扬这种民族精神。

以屈原的《离骚》为例。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诗人首先描述自己的身世,阐述自己的理想,并以此切入诉说自己被谗言所诬陷的矛盾和苦闷心情,斥责楚王的昏庸、小人的猖獗、朝政的衰落,表现了自己坚持伟大理想和不屈不挠的政治革新意志。诗中涉及了很多楚国的民俗风物,如艾草幽兰、江离辟芷、申椒菌桂等,这些风物是楚国文化的代表。此外,还涉及一些神话传说故事,如凤凰受治、灵氛占卜等,这些内容都具有神秘的色彩,可使高中语文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也为教学内容涂抹一层绚烂丰富的浪漫色彩。教师可从这些风物故事的解说入手,引导学生理解诗人所寄托的情意。此外,教师还要从文章踱步到现实,结合端午节的由来,和这一传统民族节日所表现的传统活动,及国家对这一节日的重视程度,从侧面来表现屈原的精神价值。使学生对该篇诗文有更立体的理解,由屈原个人的遭遇和爱国情怀的抒写过渡到学生个人爱国情感的激发、民族精神的树立之上。

二、在鉴赏的基础上发挥民俗对学生品格塑造的作用

好的习俗是一场春雨,使人感受到心灵的涤荡。而坏的习俗犹如天空的霹雳,使人清醒,得以从伟大的乌托邦世界醒来。我们每个人正是在这两种习俗的簇拥之下开始生活的,没有人例外。虽然它们是两种不同质地的习俗,但都有警醒的意义,有对学生品格塑造的意义。好的习俗自然不必说,可以使学生如沐春风。坏的习俗,如同蒙田所比喻的那样,像“态度粗暴而使人失望的小学女教师”,它的“体罚”使我们感受到疼痛,而疼痛比安逸更能促使人去思考,改变自身。因此,教师要将民俗这种教育资源应用起来,借助高中语文教学中所涉及的习俗内容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并将塑造学生良好的品格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

以鲁迅的《祝福》为例。这篇小说写于1924年2月7日,此时正值新文化运动发展时期。残酷的现实使作者很快由对辛亥革命爆发的无比热情欢呼到彻底的失望。他看到帝制政权大厦虽然崩塌,广大的人民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封建礼教、宗法观念仍然是压在人民身上的大山。而《祝福》便以封建礼教压制下祥林嫂的遭遇和悲惨命运作为描写的核心,深刻地揭露这一遗留在中国农村的毒瘤对农村妇女的戕害。由于贯穿小说的是旧社会江南一带农村过年时的年终大典,也就是“福礼”,所以要对文章主题进行很好的理解,就必须首先解读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民俗文化,思考这种封建迷信活动对祥林嫂的迫害,反思文中“我”这一启蒙知识分子的无动于衷、不知所措的行为,进而帮助学生破除封建的思想,树立平等、互助、自尊、自爱的人格品质。

三、在鉴赏的基礎上发挥民俗对学生价值观确立指导的作用

克鲁奇说:“习俗提供了伦理学所依存的唯一基础。”可以说,某个地域渐渐形成的习俗会刻在生活在该地域一些人们的骨子里,成为一种伦理价值观。具有这种价值观的人一旦三五成群,便会形成一种风气,而风气则是一个民族价值取向、精神状态、文明程度的综合折射。所以说,习俗绝大程度上是作为地域环境氛围形成的依据而存在的。而民俗文化中又包含很多处世的思想,它比法律法规更深得人心,成为一种更具艺术性的道德规范,为建构精神文明社会献出力量。如仁、义、孝、诚、信、和等等都可能是某个领域所推崇的传统观念,或所表现出的习俗风气。了解这些具有正能量的礼俗规范,学生便间接地了解处世的准则,对自然、宇宙、社会所持有的基本态度。可以说,具有规范性特点的民俗对学生价值观的确立具有指导性作用。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时,可以将民俗内容应用起来,实现对学生人格的熏陶,价值观的确立指导。

以沈从文的《边城》为例。作者用温暖优美的笔触为我们描述了湘西地区所特有的风土人情,表达了人性中最善良澄净的部分,吸引了众多读者。在研读的过程中,教师可带领学生去感受翠翠、爷爷和乡邻之间和谐的关系,以及湘西自然淳朴的民风。在寄托着作者“爱”与“美”理想的文字中徜徉,学生自然会受到情感的熏陶,看到与动荡社会相对比的宁静生活,感受到湘西人们高尚灵魂之美即和谐的生命形态,并受到内心的涤荡,确立正确的生存价值观。

“习俗是世界上巨大的偶像”,在规范的天平上,几乎与法律持平。当然这是从好的习俗所展现出来的道德规范作用上谈的,对于坏的习俗,它能警醒人,同样为人们提供道德的约束力量。习俗所具有的教育意义不言而喻,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所涉及的民俗文化内容进行教学,丰富语文教育的内涵。

作者简介:江苏省江都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习俗民俗文化民俗
冬季民俗节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民俗中的“牛”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民俗节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诗经》宴饮诗中的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