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无义战与老臣有智勇

2020-05-19 15:04肖国武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晋侯郑伯秦穆公

肖国武

《烛之武退秦师》是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一中的一篇,选自《左传》。讲的是郑国被秦、晋两个大国包围,危在旦夕,郑大夫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去说服秦穆公撤围。他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说服秦伯撤走围郑的军队,并且派兵帮助郑国防守。最后晋军也不得不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进一步深究探讨,就有更多的疑问摆在我们面前:

首先,秦晋围郑所为何事?

文中表述很明确,“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从中看出原因有二:第一,郑国对晋无礼;第二,郑国背晋依楚。对于“郑国背晋依楚”,是指在两年前即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派人出使晋国与之结好,会盟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打动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场战争。

而对于“郑国对晋无礼”,只说到晋文公(重耳)出亡过郑时,郑国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他,其他则语焉不详。究竟当时情况如何,《史记·晋世家》有记载:

“过郑,郑文公弗礼。郑叔瞻谏其君曰:‘晋公子贤,而其从者皆国相,且又同姓,郑之出自厉王,而晋之出自武王。郑君曰:‘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叔瞻曰:‘君不礼,不如杀之,且后为国患。郑君不听,重耳去。”

当时叔瞻是要求礼遇的,但郑君不许,叔瞻从社稷出发,主张若不能礼遇,则不如杀之,以免留下祸患。郑君仍旧不听,任由重耳离开,就这样得罪于晋国。其中郑君的昏庸愚蠢暴露无遗,叔瞻的深谋远虑也可见一斑。

其次,晋国围郑为何拉上秦国?

秦、晋是相邻的两个强国,都想争夺霸权,矛盾尖锐,出兵对阵,互相征伐。但他们为了各自的利益,又互相利用,互相联合,甚至彼此通婚,这就是后世所说的“秦晋之好”。

晋武公晚年娶齐桓公女儿齐姜,这便是“秦晋之好”的开端,此后又有过两度联姻。齐姜与当时太子姬诡诸有私情,姬诡诸继位后,成为晋献公,把庶母齐姜娶为夫人,生女伯姬及子申生。伯姬后来嫁给秦穆公为夫人;晋献公的儿子晋文公,他的夫人文嬴,又是秦穆公的女儿。晋文公和秦穆公是女婿和岳父的关系,“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晋国围郑,拉上秦国是再合适不过了。

再者,秦国愿意出兵意欲何为?

可以肯定的是,秦国出兵绝对不是为了所谓的“义”。 “春秋无义战”,孟子说的一点没错。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是西周时代,这才是合乎义的;“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则是春秋时代,而春秋时代“礼崩乐坏”,所以没有合乎义的战争。

秦国偏居西北一隅,秦穆公任用百里奚为相,国势日益强大,也想要争夺霸权,向西已无空间可拓展,只有向东扩张。此时晋国邀其围郑是一个难得机会,可谓正中下怀。秦国既然也有扩张的愿望,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了。

那么,秦晋围郑之后结果又怎样?

烛之武受郑伯之命,夜缒说秦穆公,他利用秦晋矛盾,采用离间策略,令秦伯不仅答应退兵,而且留军助郑防晋。晋国在失去同盟后孤立无援,想追击秦军,怕失去盟友;想攻打郑国,又有秦军守卫。最后也不得不撤退,由此郑国的危机得以化解。晋侯(文公)所谓“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智);以乱易整,不武”,也无非是冠冕堂皇的托辞,给自己一个台阶,最关键的还是“失其所与,不知”,权衡利弊之后从现实利益考虑,最终还是放弃。这是一个明智的抉择,正因如此,才造就了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最让人关心的是,烛之武后来如何?

《左传》有记载:“晋侯不见郑伯,以为贰于楚也。郑子家使执讯而与之书,以告赵宣子。”在讯书中提及“往年正月,烛之武往朝夷也”,意即烛之武陪同太子夷去朝见晋国,完成了一次出使任务。烛之武有退秦之功,得到郑伯的赏识,晋军未退,仍请教于烛之武,烛之武又定妙计,郑伯很是器重,想派他前去请成,不想却被石申父抢了机会,但仍旧依烛之武之计行事,并圆满完成任务。

郑伯接到商人弦高密报,派人前往客馆窥视,见杞子等人厉兵秣马,整顿器械,只等秦军到来准备献城。乃使烛之武见杞子等人,赠以束帛,委婉规劝让他们回国。杞子大惊,暗想阴谋败露,郑不可留,秦亦不可歸,遂逃奔齐国,郑国于是安靖。

至此,烛之武临危受命、顾全大局,不避艰险、义无反顾,三定奇谋妙计,不劳一兵一卒,于不动声色中克敌制胜,其爱国精神和大智大勇可见一斑。

曹操有诗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烛之武满腹经纶,却不得重用,这种怀才不遇的痛苦煎熬,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更没有妄自菲薄,而是以惊人的毅力在寂寞中坚守,七十高龄,仍有满腹牢骚,可见锐气未减;仍能建功立业,可见才华依旧。终于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也是最关键的时刻,“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完成人生的最后一搏,为自己的一生划上一个完美的惊叹号,给后世留下无尽的深思和感慨。

[作者通联:甘肃山丹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晋侯郑伯秦穆公
晋侯墓地出土有铭青铜器撷英
爱马说
国家博物馆新征集晋侯簋的年代及相关问题
"狗保姆"一家三口照顾中风主人 还会健身陪练
聪明的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