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用活教材

2020-05-19 15:17纪丽卿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实现目标

纪丽卿

摘  要:教师解读教材,不应只停留在教学内容的“读”,而应是一个全方位、立体化,源于内容实质与联系的内容、方法、过程的整体建构。对于小学数学教材的解读,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认知规律与知识的展开逻辑,源于对数学内容实质的理解,凸显专业化水平。教师只有深入地理解、研究和挖掘教材中提供的信息资源,才能合理、有效地使用教材。

关键词:解读教材;实现目标;挖掘深度;巧设练习

教材内容是极为重要的,它不仅是新课程理念是否能够得到有效落实的载体,而且还是学生平时的学习素材,是整个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托,所以对于教材的解读是极为重要的。教师只有对数学教材进行正确的解读,用好、用活教材,才能够将教学预案有效地设计出来,从而使数学课堂的教学更加精彩。

一、读透教材,实现目标

教材是一份压缩文件。对教材进行教学处理,就要对教材“解压缩”,将教材中蕴含的信息充分释放出来。教材中的每一幅简单的主题图、每一个简明的解答、每一句简短的对话等,背后都可能蕴含着丰富的教学信息。教材中的图文能带给学生更多探索的空间。情境图的情境是生活与数学的桥梁,是数学的发现与运用的载体。

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一课时,在讲授新知前,教师以练习课的形式呈现主题图(如图1),这幅主题图呈现了一些白蓝颜色的墙砖,它的目的在于联系旧知,引导学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解决运算定律的相关知识中。在教学这一知识时,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寻找求瓷砖的总块数的方法,学生往往会出现教材中呈现的两种算法。结合学生的交流汇报,教师利用课件配合展示学生的思路:一种思路是先闪现一横排的瓷砖,再闪现有这样的几排瓷砖,让学生清晰地理解先加再乘的思路;另一种思路是先闪现左边墙上的所有瓷砖,再闪现右边墙上所有的瓷砖,最后再合起来闪现总的瓷砖数,让学生再次经历先乘后加的思维过程。学生通过两种方法的对比,能够更快速地理解两种解法的含义,从而更好地实现该幅主题图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运用乘法分配律的目的。

教材中的情境图拓宽了教师的教学视野,为教师在教学中有效落实课标理念提供了载体。它不仅承载着知识,更渗透着数学思想方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了解编者利用这幅主题图的用意,深入地领会主题情境图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对主题情境图进行灵活的使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主题情境图的最大价值,使课堂真正实现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目标。

二、细读教材,挖掘深度

教材是实施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而不是唯一的标准。这就要求教师是用教材去教数学,而不是教教材上的数学。如何细读教材就成了教师所面临的新问题。现代课程论主张“用教材”,教师不应只是被动的课程执行者,而应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决策者、创造者。每位教师必须确立“用教材教”和“以人为本”的新理念,通过细读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深度,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以此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分数除以整数”一课中的教学目标是: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并能正确计算。但教材给出的概念是: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整数,相当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材中呈现出的两种结论只差一个词——“分数”。教材为什么不在此课中呈现出和教学目标相一致的概念呢?是编者故意留白还是另有他意呢?在本节课的练习题设计中,教材呈现了这样的一道练习题(如图2)。

详细分析这道练习题,第一排都是整数除以整数,第二排是整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第三排是在前两排的计算后得出结论,整数除以一个非零的整数,相当于整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有了这道练习题的出现,可见编者在概念中的话是有意的留白,因为这样的算法不仅仅局限在分数除以整数这一类题目中,而是更广泛地运用于一个数除以一个非零的整数,相当于该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因此,在教学这一课时,当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得出“分数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整数时,相当于该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这一计算法则时,教师可以这样处理:

师:通过探究我们发现,分数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整数时,相当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那么整数除以整数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计算吗?请举两个整数除以整数的算式进行验证。学生自由举例,学生可能会说:3÷2=3×,4÷2=4×,……

师:同学们,像左边这样的整数除以整数的算式说得完吗?可以用什么式子来表示?

生:可以用字母a÷b来表示。

师:用字母a和b怎样表示右边的算式?

生:a×。

师:通过计算我们发现,左边的算式和右边的算式得数相等,因此a÷b=a×。

小结:通过验证,我们发现整数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整数,也可以转化为该整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看来,这种计算方法不仅仅局限于分数,它还可以是任意的一个数。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资源,而教师是课程教学的设计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完善教材的编排,而且需要对教材的具体细节进行推敲研究,熟悉教材的每个章节,了解编者的编排意图,充分挖掘教材的隐含内容,做到细致地挖掘教材中的每一个编排目的。

三、品读教材,巧设练习

课堂练习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抓住教学重点、难点,立足教材中的练习,深刻解读教材中的练习对话,领会编者的意图,同时,认真总结学生在学习中较难理解掌握、易产生混淆的地方以及与前后知识点联系较强的内容。教师有意识地针对这些易错点、重难点精心设计课堂练习题,帮助学生领会知识的实质,让学生完全理解并掌握知识,更好地将课程标准落到实处,以此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前,学生已在一年级时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能辨认和区分它们。二年级是在一年级的基础上,进一步从边和角的角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如图3)。教材呈现了两种操作方法,这两种方法都是重视几何探究的过程,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从事数学活动,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有条理的思考和推理、交流等活动,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探索图形性质及其变化的过程,从而积累数学实践经验和思维经验,获得鲜明、生动和形象的认识,进而造成表象,发展空间观念。基于这样的编排目的,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后,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四人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的练习题(如图4):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用哪一种材料拼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

教师所提供的素材每一个都具有一定的思考性和代表性且难易程度大不相同,这样的练习题既没有脱离教材,又与编者的设计意图相同。采用动手实践的方法,激发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再次感悟“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结论,这样的练习激发了不同层面的学生的学习潜能。

又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分数除以整数”一课,本节课的知识重点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在學生明晰算理,掌握算法后,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如图5):

引导学生在四人小组内合作讨论四幅图中,不能用÷4表示的是图(   ),最后教师总结:只要是求的是多少,就可以用÷4来表示。

这样,教师通过品读教材的意图设计练习题,让学生从浅层次的被动学习走向深层次的主动探究,使编者的意图更有效地落到实处。

总之,要想科学、合理地解读小学数学教材,就必须让教师详细阅读教材,充分了解教材中的重难点,然后立足于学生的学习起点,设计出更加贴近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课堂教学设计。只有这样,才能用好、用活教材,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猜你喜欢
实现目标
故意不努力的人
试论幼儿园区域活动教学
“651”稳控工作法助推区队和谐稳定发展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实现幼儿艺术教育目标探究
论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实现目标及问题解决方法
浅谈测绘手段与实现耕地保护动态平衡的关系
两次求导 实现目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探究
浅议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