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 欢
(扬州市中医院影像科 江苏 扬州 225000)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属脑血管畸形疾病的一种,其主要分为脑内型与脑外型。血管瘤大小不一,最大可达到4cm,最小可能为2 ~8mm,颜色为鲜红色,性状类似于草莓,具有形成血栓或自发出血等危险性[1]。由于病灶位置特殊,易引发患者出现头痛、癫痫等疾病,其中,癫痫较为多发,对患者身体健康构成一定威胁,因此,对该疾病进行及时有效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针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CT 与核磁共振成像诊断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汇报如下。
抽选本院接收的患者90 例作为此次研究代表,入选患者病情均为疑似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纳入时间为2018 年10 月—2019 年11 月。其中,男性患者53 例,女性患者37 例,患者最大年龄75 岁,最小年龄53 岁,中位年龄(65.34±2.41)岁,所有入选患者均存在抽搐、头痛等临床症状,病理检查结果证实,所有入选患者均为脑内、外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本研究患者对此次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恶性肿瘤患者予以排除。
患者均给予CT 诊断与核磁共振成像诊断
首先给予CT 诊断:诊断仪器为飞利浦16 层CT 仪与GE 单层仪,将电压控制在100kV,电流控制在240mA,扫描厚度调整至5mm,间距调整至5mm,指导患者呈仰卧位,扫描顺序为颅底至颅顶,实施加强扫描前,给予患者碘海醇注射,注射方式为:将1.5ml/kg 碘海醇在患者右肘静脉处注入,注射速度控制在3ml/s,将CT 各项扫描数据结果输入至工作站实施全面分析。
之后实施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诊断仪器为西门子MAGNETOMCONCERTO0.2T 开放式低场MR 扫描仪,T1 进行自旋回波序列扫描,T2 实施快速自旋回波扫描,T1 扫描时,将参数调整至400ms,回波时间为8ms,T2 扫描时将时间控制在2400ms,回波时间为90ms,画面视野调整至48×48cm,指导患者呈仰卧位,扫描顺序为颅底至颅顶,实施加强扫描前,给予患者钆喷酸葡胺注射,注射方式为:将0.5mmol/kg 钆喷酸葡胺注射于右肘静脉处,之后对冠状面、矢状面、横轴面进行扫描检查。
根据病理检验结果为基准,观察比较CT 及核磁共振成像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准确性。
患者两种检查结果相关数据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诊断准确率采用卡方检验,结果差异为P<0.05,说明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90 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中,脑内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70 例,脑外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20 例。
CT 检查出脑内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58 例,脑外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14 例,诊断准确率为80%,核磁共振检查出脑内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70 例,脑外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19 例,诊断准确率为98.9%,数据结果显示,核磁共振检查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准确率明显高于CT 检查,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得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呈现相关数据。
表1 两种检查方式诊断准确率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非肿瘤范畴,其本质为畸形血管团,患者发病后,对脑组织血液流动速度产生一定影响,易形成血液钙化、血酸等疾病。该疾病位置能够区分成脑内型与脑外型[2],其中,脑内型患者明显多于脑外型,同时,多发性病灶患者发生率仅为20%左右,肿瘤最大可达到4cm。
由于该疾病属隐匿性血管畸形疾病,因此,血管造影对其诊断效果并不明显,当前临床中,主要以CT 及核磁共振成像进行相应诊断。其中,CT 检查操作方便,扫描速度较快,平扫的检查方式可有效将病灶边界全面展示,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出血及钙化灶检出敏感性较高,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过程中,可有效探测到病灶内血流高信号或混杂信号[3],同时,水肿情况敏感性显著高于CT检查,使颅底区病灶与等密度病灶诊断准确率得以提升[4],总而言之,CT 检查诊断扫描速度快,定位准确,可应用于肿瘤大小测量,而核磁共振成像,可有效展现病灶整体轮廓与密度,两种检查方式结合使用效果更为突出。
本研究结果显示: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准确率98.9%显著高于CT 诊断80%,差异显著P<0.05,说明,将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可有效提升诊断准确率,有利于患者后续治疗,临床应广泛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