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东地区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听评课现状调查及分析

2020-05-19 07:53罗紫薇吴佳宜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听课者活动课堂教学

罗紫薇,吴佳宜

(韩山师范学院 政法学院,广东 潮州 521041)

课堂是培养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素质、彰显学生个性的主要阵地,也是展现教师独特的个人魅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大舞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心工作。师范生和一线教师,需要而且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研究和改进课堂教学,这种研究和改进主要在教学现场进行,常见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授课后进行自我反思,二是观摩和研究同事和校外其他老师的课。布鲁纳说:“自我可以——实际上是必须——从‘他人’的角度予以界定。”课堂信息复杂多变,授课教师往往会忽略课堂存在的问题,而他人的课堂就像一面镜子,可以让教师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不断改进教学策略。因此,听评课就成了教师研究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在我国基础教育界,听评课作为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重要载体,一直以来被广泛应用。为达到共同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教研员通过听评课指导教学,还通过组织一线教师开展听评课活动,相互观摩、交流。粤东基础教育政治学科群在2018 年5 月成立,这一平台加强了政治学科群首席专家、骨干教师以及学科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学习、互促。然而,在参与一线的听评课活动中,却发现部分一线中学思政教师对听评课兴趣不大,采用千篇一律的教学评语,泛泛而谈,缺乏针对性,将听评课当作学校任务来完成。为了更好地发挥粤东基础教育政治学科群的作用,了解粤东地区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听评课现状,提高听评课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笔者对粤东地区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听评课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包括粤东地区的汕头、汕尾、潮州、梅州、揭阳五市的部分中学思想政治教师。本次共发放问卷320份,收回问卷300份,回收率为93.75%,除去无效问卷后获最终样本260 份,问卷有效率为86.67%。调查的涵盖面较广,数据可靠性高。教师的区域分布如表1、表2。

表2 地区分布情况表

问卷项目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为确保调查结果能够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问卷设计主要围绕教师对听评课的态度、听课的类型、教师听课前的准备、听课中的情况、听课后的评议情况等五个方面展开。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听评课态度

表3 可知,中学思政教师在听评课的态度上,99.62%的教师认为听评课活动对改进教学有一定的帮助。在承担公开课的态度方面,如表4,认为教师间应互相听评课的比例占89.62%。反映出中学思政教师有积极的听评课态度。在调查每学期听评课多少节合适的结果中,如表5,有50.00%的教师反映每学期听评课的节数达到10节以上比较合适。与中学思政教师的交流中了解到,大部分学校有明确的听评课节数要求,且教师在期末要上交听课记录,但部分教师反映学校缺乏具体的组织和安排,听评课活动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表3 教师对听评课的态度

表4 教师对承担公开课的态度

表5 教师对听评课合适节数的态度

(二)听评课类型

调查发现,如图1,79.23%的教师反映选择的听评课类型是优质课。在访谈的过程中,大部分老师反映听评课活动一般在公开周举行,听评课课程多是公开课。这些公开课大部分是学校政治教研组共同备课、反复改进的结果。在听评课的过程中,可以促进优质课的示范作用,但较难发现并解决平时课堂教学出现的真实问题。

图1 教师选择的听评课类型

(三)听课前准备

首先,不重视听课前的说课环节。调查发现,有38.08%的授课教师在上课前不会主动向听评课教师进行说课,其中有14.62%的教师完全不说课,23.46%的教师在评课教师问的情况下才说课。只有20.38%的老师会完整按照说课流程进行说课,其余41.54%的教师选择只说重难点和创新点。可以看出,目前教师对课前说课的重要性认识程度还不够深。在听评课前,授课教师进行说课,有利于听课教师对授课教师课情的了解,便于双方共同讨论,确定听评课的研讨主题。而在现实中,由于时间的限制、说课流程过于繁琐等原因,很多授课教师忽略了这一重要步骤。其次,听评课研讨的主题不明确。听评课活动是一个需要教师相互合作,共同配合的活动。调查发现,有62.31%的教师会在听课前交流讨论,这有利于听评课活动更好地实施,其中有53.46%的听课教师在课前讨论后会在听课时对每位听课者的听课角度进行分配,不同老师关注不同的内容,这有利于在听课期间全方面多角度地观察课堂;8.85%的教师在听课前会确定关注的内容,且每个教师关注的内容相同。还有37.69%的教师在听课时选择单打独斗,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听评课过程中,由于观察目标不明确,会出现评课阶段泛泛而谈的现象,对教师改进课堂教学没有实质性的作用。

(四)听课的内容和记录方式

首先,听课过程中,听课者大多是从宏观上观察整节课,例如教师的行为,学生的行为等,从整体上进行观察,对于课堂的动态生成和课程资源的利用等细节关注较少。其次,在记录方式上,很少有进行录音、录像的习惯。调查发现,如表6,只有11.15%的老师在听课的过程中录音,14.62%的教师录像。大部分教师采用的两种记录方式为记笔记和拍照,这也是传统听评课模式中主要的记录方式,这种方式记录的是静态的课堂。课堂信息多而复杂,稍纵即逝,通过录音、录像可以记录下整个动态课堂,教师可以通过回听录音、回看视频来反思整个课堂。

(五)学生在评课中的重要作用

目前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听评课活动的评价者主要是校领导、同事和教研员,主要还是从教研角度出发进行的听评课,目的是为了促进日常教学活动更好进行。少部分教师的听评课活动有学科专家的加入,学科专家可以为授课教师提供更加专业的帮助,提高教师的专业性。但学生的作用往往被忽视,如图2,只有6.92%的教师选择学生作为听评课活动的评价者之一。表明尽管有少部分教师认识到学生在听评课活动中的重要性,但依旧难以落到实际,忽略学生在评课中的作用。只有6 位老师选择把家长纳入评价者行列。在实际操作中,要保持评价者的多元化,不同的主体看待事情、思考问题的角度是不同的。为了使评价结果全面化,必须保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表6 听课的记录方式

图2 评课参与者数量分布

(六)参加过专业的听评课培训的情况

大部分教师认同听评课培训的效果,如表7,但仍有36.92%的教师表示并未参加过听评课的相关培训。说明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大学期间以及任职前培训等对于听评课这一方面的培训力度不够大。而课堂观察作为一种专业的听评课活动,在调查中发现,如表8,仅有3.46%的教师参加过专门的培训,大部分老师不了解、甚至没听说过课堂观察这一种教研活动。访谈中了解到,教师对课堂观察和传统的听评课活动有何区别不清楚,但对于接受系统培训的主观意愿较强。

表7 参与听评课培训的情况

表8 对课堂观察的了解程度

三、对策分析

通过对粤东地区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听评课现状进行调查,了解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听评课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开展听评课的专业培训

听评课与课堂教学一样,需要掌握科学的方法,有效的听评课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1]。课堂观察是一种专业的听评课活动,要在学校教研活动中发挥课堂观察的作用,就必须让教师们理解它的理念和技术,并进行实践。首先,邀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通过专家讲座和教师研讨的方式让教师理解课堂观察的理念和技术,对课堂观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这一阶段要注重骨干教师的培训,在专家培训的基础上,以学校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对所学内容进行研讨,使教师具有开展课堂观察的基本技能。其次,理论联系实际,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再培训。在进行第一轮的专业培训后,寻找教研能力较强的教研组进行试点,并邀请专家进组指导。在试点的过程中,收集教研组在课堂观察中遇到的困难,针对问题及时进行再培训。再次,通过现场观摩或远程直播的方式进行推广。在试点成功后,可以为其他学校开展课堂观察提供参照的模本,分享课堂观察具体操作的全过程。让教师们亲眼看到课堂观察发生的全过程,是最有效的培训方式[2]。课堂观察的专业培训要避免急于求成,让教师在做中学,体会在专业听评课活动中收获成长的快乐。

(二)改进学校教研文化

1.采取跟踪式听评课的方式

听评课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载体,学校听评课制度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应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不是形式上提交听课记录本。可以采取跟踪听评课的方式,基本步骤是:教师授课—听评课—再授课—再听评课,通过听课记录本对比授课教师有没有进步,使听评课活动真正促进教师的课堂教学。学校为教师建立档案袋,记录每位教师的听评课情况,体现教师专业发展的积累。

2.重视听评课活动的合作研究

马克思认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者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3]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学校教师间的相互合作,抱着尊重多元、求同存异的心态,开展合作研究。因为课堂教学信息复杂,包括教师教学技能、教学方法、活动设计、对课堂生成资源的处理等。即使一个单一的教学技能,也包括多个要素需要观察,例如以“提问技能”为观察点,需要从教师对问题的设计、问题的指向、候答时间、叫答的形式、理答方式等多个角度进行观察研究。单个听课者不可能同时完成多个观察任务,需要团队合作,有目的、有主题地进行。在听评课活动中,授课者、听课者构成合作体,围绕着共同关心的主题进行研讨,集思广益,一起解决教学过程中共同遇到的难题,在提升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同时,形成学校的合作文化[4]。

(三)听评课活动的实施程序化

进行听评课活动是为了改进课堂教学效果,而课后授课者作了哪些改进,取决于教师在评课的过程中听到什么。一般情况下,我们更愿意选择适合的、具体的改进措施。为了能提出有用的建议,需要听课者读懂课堂。在听评课中可以借助课堂观察的方法,使听评课活动更加专业化。观察者通过感官(如眼、耳等),或借助于科学仪器(如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有目的、有计划地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对课堂情境中的教育现象进行感知、记录、分析,从而获得有用的事实资料。[5]

1.课前会议

在听评课活动中,为了使听评课活动更具针对性,教师要带着问题进课堂。

在听课前要召开课前会议,首先,在听课前通过授课教师说课的方式了解以下信息:(1)本课的主题是什么?课标要求及教学目标是什么?(2)授课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储备和认知风格等;(3)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在哪里?将采用什么教学策略进行突出和突破?(4)本节课有哪些创新和困惑。

其次,授课者和听课者共同探讨,确定听评课的主题。主题的确定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进行思考:(1)从教学困惑中找到观察点[6];(2)从教学创新和超越中找到观察点。

再次,设计观察工具,本着便于记录和便于推论的原则,根据观察点编制观察量表(定量、定性皆可),依据具体情况与条件选择观察工具。根据教师的个人兴趣和专长进行分组,认领观察任务。

2.课堂观察

首先,听课教师根据自己的观察任务选择观察位置。在选择座位时要注意:一方面,根据主题选择位置。如果要观察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可坐在前门面向学生的位置;如果要观察某位特殊学生,选择的位置要既能观察到该学生,又不被特别注意;如果没有特殊要求,则坐在中间过道后两排座位之间;另一方面,观察者位置的选择不能干扰正常教学。其次,认真做好观察记录[7]。记录的方式有以下几种:量表勾画、言语复原、行为描述、事件记录。必要时进行录音、录像,便于课后继续研究。在记录的过程中要多思考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第二,思考教师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育追求;第三,看到学生学习效果不好的地方时,多思考假如我来教,我会如何处理等问题。第四,及时记录让你感触较深的瞬间。

3.课后会议

课堂评价迫切需要改变之前“听评课的具体运作中存在的简单、粗糙、模糊甚至主观随意的问题”[8]。召开课后会议的目的是听评课活动的参与者围绕课前共同确定的主题,根据课堂观察记录的资料进行研讨,提出改进建议。

首先,要明确评课的态度。一方面,要自信而不封闭。授课者要敢于说出自己关于教学设计的想法;另一方面,听课者要虚心学习,但不盲目跟从,当发现课堂教学哪一环节处理不好时,要提出问题,但同时要给出建议,假如我来教,我会怎么设计。在议课的过程中,提出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观察了授课者的课堂,有收获、有思考,要提出建议作为回报。

其次,要掌握评课的方法:案例讨论法。第一,听课者先描述课堂上看到的现象,并提出问题(使讨论建立在课堂故事基础上);第二,听取授课老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第三,授课老师反问,并听取听课者的想法;第四,彼此都有了困惑和问题,共同来商量,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再次,明确评课的目标。第一,以学论教,发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联系;第二,共同探讨教学发展变化的可能性,一问求多。

(四)鼓励学生参与评课

目前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听评课活动的评价者主要是校领导、同事和教研员,很少让学生参与进来。听评课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9],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而我们在听评课中却很少关注学生的反馈意见。听取学生的反馈,能更客观地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在评课的过程中,要将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联系起来,以学论教,根据学习效果讨论教学效果。让学生参与其中,也体现了教学的民主和和谐,在师生互动中共同提高教学的效果。在实际操作中,授课教师和观课教师要建立“课堂为学生服务”“学生满意的课堂才是好课堂”的意识,课后可通过匿名填写问卷的方式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例如:以你“最喜欢哪个环节”和“你最不喜欢哪个环节”来发现教学中的共性问题,以“活动中你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你还有什么不明白”来检测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是否合适等。每次的教研活动应围绕“学生对课堂的感受”开始和展开,以“学生是否对再设计满意”结束。通过学生参与,能真正暴露教学中的实质问题,促进教师积极思考,不断改进课堂教学[10]。

猜你喜欢
听课者活动课堂教学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推门听课”不值得提倡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听课者也需“备课”
怎样去听课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