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燕
适当的赏识教育能使受教育者逐渐从自卑中找到自信,从厌学转变为乐学,从而燃起胸中的激情,找到人生的目标,并为之而奋斗。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受到赏识教育的重要作用,也总是努力把赏识教育运用到平时的实际教学中来。
记得去年刚接手初四时,就遇到这样一个男生,他叫李明(化名),升初四的英语成绩仅仅是B等,但每次的小测成绩却总是优秀。我觉得很奇怪。一次课间闲暇时问他:“你初三时都考多少分呀?”他说:“差不多能进优秀吧!”我又问:“升初四时的题不难,怎么没进优呢?”他回答最后一次考试由于生病,没能参加。这时我才明白分班时他的成绩是别人的成绩。我心中有数了,于是拍了拍他的肩膀:“相信新学期你会更优秀的!”接下来四次单元过关考试,他连续考了四个满分,正当我期待着他蝉联第五个周冠军,他却出了点状况。他是学校篮球队主力成员,在参加篮球对抗赛中不慎受了伤,据医生说得至少得休养四个周,这种情况对于一个初四的学生来说是件很残酷的事情。毕竟他的总成绩属于中上游,落课对他来说肯定影响很大。
这对他来说是严峻的考验,对于他的父母和老师又何尝不是?身体的恢复固然重要,可升学也是必须面对的事。父母只能尽量照顾他,让他早日恢复健康,重返课堂。老师们从学习上竭尽所能帮助他,让他尽少地落下功课。我暗暗告诉自己:必须帮助这个孩子,让他渡过难关!我每天都把当天上课的内容全都写出来,让班上别的学生捎给他。如果有单词课件的话,我就发给他姐姐,天天如此,我坚持了四个周。虽说不能将新知识让他全面掌握,至少让他掌握教学进度,知道教学内容。
终于难熬的四个周过去了。初四六科全是新课,他落下了许多内容,他没有信心来面对老师和他的同学了。知道这个情况之后,我先与家长进行了沟通。家长说他整天很烦躁,天天在家闹情绪,不愿意上学。我觉得这只是他大病初愈后的正常反应,他有比较牢固的基础,应该能慢慢地赶上来的。我就给他打电话说:“你能连续四次考满分,两个班就你一人,老师特别佩服你,你是我心中的偶像呢!”电话那端他急促地说:“老师,真的吗?”我斩钉截铁:“当然啦!再说,每天英语课的内容你也大体清楚了,只要复习期间认真听讲,上课积极问,回家认真背,慢慢地就会跟上来的,别的课你可以找同学或家教进行补习的。你可不要低估了自己的智商。”他释然了,学习态度非常积极主动。他先参考着优秀学生的书做标记,不懂的地方利用课间时间问老师和同学,晚上还坚持到一位优秀的退休老师家补习。我也一直关注他,及时给我的偶像以鼓励。
在他返校后进行的第一次英语小测中,我清楚地记得尽管他考了C等,但我仍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李明这么久没上课,却在自己的努力下考出如此令人满意的成绩。真是一个男子汉!”事后,李明父母说他回家后非常高兴,对自己越老越有信心了。
在这样的跌跌撞撞中,迎来了月考,我在大屏幕上展示着他的英语卷子,又一次表扬了他:“看这么难的题,李明能考A等,真是太厉害了,他背后肯定付出了不少的汗水!你是我们大家的偶像!”同学们都投向他羡慕的眼神,他害羞地低下了头,我知道他为自己的努力而高兴。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仔细地看看了他的试卷,觉得他基础知识答得很不错,但听力扣分不少,我问他是不是听力练得少,他说他忙于治病,根本没时间听听力,他答应我每天会抽出时间来练习听力,我也经常打电话与他妈妈联系了解他听力情况。在随后的月考中,他的听力有了很大地进步。随着时间一天天地流逝,他的成绩也在慢慢地进步,期末考试,他已考取优秀,他对自己越来越有信心了!
通过李明的成长历程,我觉得我们都应该多给学生一些激励。所以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讲究教育策略。孔子说因材施教,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标准和要求,使其能以自信快乐的心情达到既定的目标。获得成功的喜悦,他们才能扬起前进的风帆,奠定坚强的信念。如果对学生们一味的高标准严要求,很多学生会因此失去自信,产生太多莫名的压力,教师会觉得得不偿失,学生也会因此失去前进的动力,达不到教学相长的教学效果。只要他们有一己之长,或者一个闪光之点,都要对他们做出肯定,并加以激励,让青春期的孩子们相信自己,爱上学习。这样,肯定比你用冷眼,用讥讽,用教鞭教出来的效果好得多。我记得陶行知先生说过“小心你教鞭下的瓦特,你的冷眼里的牛顿,你的讥笑里的爱迪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或语文的、或数学的、或音乐的、或体育的,由于你的欣赏,你的激励,一次作文的进步,将来他可能会是小有名气的作家,由于你的欣賞,一次自行车的拆御,将来他可能就是当地的修理大师,由于你的欣赏,一次运动会的三级跳,他有可能就是110米栏的另一个刘翔。孩子的成长,需要严格的要求给他们削去枝桠,让他们健康成长;更需要关爱和鼓励给他们阳光和雨露让他们快乐成长。
希望每个学生都因我们的爱和激励,我们的赏识与期待,能点亮他们的心,燃起他们胸中的热情,就能成就他们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