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峰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写他的老师: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这里边所说的“戒尺”指的应该就是现在俗称的教鞭了,说的是教师讲课时指示板书、图片用的棍儿,魏巍的名篇《我的老师》中,也有过对教鞭的温馨描述:“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魏巍笔下的教鞭,只是一个温柔的威慑,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体罚。但是在百度上关于“教鞭”的相关条目却让我心惊:因为没做作业, 23岁女老师用教鞭把学生屁股抽成紫黑;甚至有学生在网上求助:冬天被老师用教鞭抽手,怎么样才不会痛?老师手中的教鞭已从教学用具慢慢地转化成了惩戒工具,从装模作样式的威慑变成了让孩子恐惧的变相惩罚。
开学两周后,有家长向我反映:有老师在教室里经常挥舞着教鞭,让学生有恐惧感;有的老师用教鞭击打讲台,显得凶狠暴力,孩子很难接受。这让我高度警觉起来,在课堂巡查的时候,我留心观察,果然有部分班级的老师在使用教鞭,尤其是班主任。课堂上,老师用教鞭指点黑板,敲打讲台;有的老师手中虽然没有教鞭,但讲台上的那根“棍子”赫然存在。
找来老师谈话,一年级的一位班主任说:“教鞭是用了,主要是孩子们有时不听话,用教鞭可以维持纪律,起到威慑作用。但我绝对没有体罚孩子,更没有用教鞭打过一个学生。”一位新入职的老师说“我从小到大,老师的讲台上总是有一根教鞭的,感觉当老师,教鞭是不可少的。开学初,我就想着弄一根,我的教鞭还是班上一位关系特别好的家长帮我做的,笔直光滑,好看也好用。”
叫来学生了解情况,一个五年级的学生告诉我:“老师的教鞭其实就是一根棍子,用来打人的。我以前读过的学校,哪个学生没有被老师用教鞭打过呢?我现在还能数得出来,老师说是为了让我们长记性。”一个六年级的学生说:“我以前的老师定了一个规矩,题目做错了,就要打手心。每次被老师叫到台前,我们就自觉地伸出手,让老师用教鞭打。打多少下,都是有规定的,我们都习以为常了。”
学生的回答,让我陷入了反省中。从教三十年,可能因为学科的原因,作为语文老师的我几乎不使用教鞭。偶尔看到班主任放在讲台上的“棍子”也会随手拈来用上几次,但并没有什么感觉。担任校长以来,也没有认真思考过,老师对教鞭的使用会给学生带来怎样的心里影响和伤害。
关于教鞭的使用问题,我与管理团队的几名成员讨论之后达成了共识:传统教鞭可以退出历史舞台了。教鞭的教学指示功能是可以替代的,我们要做的,是让老师舍弃一切用来体罚学生的工具。教育是心灵沟通的艺术,“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体罚威胁式的教育方法不仅不能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反而会使一个纯净的灵魂蒙上阴翳。所以,请停下你手中的教鞭,换一种方式教育孩子,还课堂以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