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培
摘 要: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离不开名著阅读,而乡村学校的名著阅读教学,一直以来还停留在对教材上名著导读部分的机械记忆层面。随着部编教材投入使用,如何落实乡村学校名著阅读就是急需研究的课题,如何让乡村学生有书读、爱阅读、深阅读,是值得探讨的。
关键词:乡村学校 名著阅读 阅读习惯 阅读兴趣
自全国中小学使用部编语文教材以来,语文考试的阅读题量逐年增加,对阅读速度要求越来越高,名著阅读显得尤其重要。乡村学校名著阅读教学,如果还停留在对教材上名著导读部分的机械记忆层面,势必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更谈不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所以,乡村学校要落实名著阅读,需要泡好有书读、爱阅读、深阅读这三道“工夫茶”。
一、在让所有学生都有书读上下功夫
很多乡村语文教师曾尝试要求学生阅读教材推荐的名著,但由于多数学生没有书而无法落实。以前,学生买书在经济上有难度,这在乡镇学校的确比较突出。但随着社会发展,今天让学生家长购买名著读物已不存在经济困难,缺的是思想认识。所以,我们不妨多管齐下,先解决没书可读的问题。
学生层面:帮学生列出必读书目和推荐阅读书目,倡议学生利用压岁钱、零花钱自己买书,不妨鼓励学生互相“攀比”一下谁买的名著多,鼓励大家互相
借阅。
家长层面:利用家长会宣讲阅读的重要性,争取家长主动给孩子买书并督促阅读。
社会层面:抓住社会爱心人士的捐赠机会,解决特殊家庭孩子没有名著可读的问题。
二、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方面下功夫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氛围上做到和谐舒适,让学生有身历其境的感觉,进而调动学生阅读的紧迫感和内需力,我们不妨从以下方面努力。
1.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教学最主要的目的不是单纯的技艺本领的传承,而是在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阅读氛围的营造方面,教师应倾向于名家名著,在阅读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阅读潜能。教师不妨率先垂范,以身体力行来影响学生阅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多引用名言名句说明深刻道理,凸显自身良好的文化底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会对教师使用的名言名句进行模仿。上述这些方法有效地形成学生阅读名著学名著的良好氛围。
2.精讲名著章节片段
每一部名著都有广为流传的经典章节,通常,教材会尽量收录。教师可以通过教材,对名著的章节结构做扼要说明,从而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阅读该名著的兴趣。例如在《水浒传》中有《智取生辰纲》这一章节,教师介绍杨志、晁盖时说明他们只是梁山英雄的其中两位,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渴望通过阅读《水浒传》得知其他好汉。
3.巧用多媒体信息资源
现代社会,各种媒体传播着大量的信息,我们要善于借力创设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影视作品较书籍直观、深刻,教师可以通过电影片段来展现名著的經典场景和环节,比如《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都是不可多得的名著改编电影,教师可以在电影教学的基础上,让学生产生阅读原著进行比照的兴趣。通过老师的指导找出电影和书籍的异同,然后写成读后感。这样不仅让学生阅读了名著,也培养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开展各种交流活动
课前演讲、故事会、读书报告会、辩论会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均可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比如,在上课之前,让学生轮流讲解《西游记》当中的一个小故事,在讲述的过程中尽量原汁原味,最大可能地保持《西游记》当中的原话,不同学生讲的故事不能重复,其他听故事的学生进行评论。一段时间,教室当中就涌现了不少《西游记》的“粉丝”和“专家”,学生的兴趣被最大地激发出来。
三、在引导学生有效阅读方面下功夫
学生的自主阅读往往更倾向于追求故事情节,停留在浅层次,如何把阅读引向深入,就需要我们老师在适时指导上下点功夫。
1.处理好两个关系,上好阅读指导课
首先,把握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教师可以抓住名著里的某一两个精彩片段,在组织学生认真阅读局部内容的基础上,激发他们对整本名著阅读的兴趣。比如,借助《西游记》中的大闹天宫、三调芭蕉扇等片段,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提示学生须关注的知识点。用好教材中名著导读的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加以补充,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精读与跳读等阅读方法,养成圈点批注、摘抄与做笔记的习惯,不断积累各类文体的阅读经验。这种“以局部吸引学生阅读整本名著”的方法更有利于学生提高阅读效率,把名著阅读走向深入。
其次,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学生每周的阅读课时间有限,而一部长篇名著想要三两节课读完是不可能的,走马观花、囫囵吞枣更不可取,这就需要科学合理安排课内与课外的阅读时间。课内时间受限,大量的阅读就需安排在课外,如何让学生课外时间自觉而又有效地阅读呢?笔者曾尝试过讲故事和检查读书笔记的方法来推进学生的阅读。每次语文课前,利用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轮流脱稿讲自己所读名著的精彩片段,定期让各组评选优秀读书笔记在全班展示,师生合作对读书笔记进行评价学习,这样督促学生在课外阅读,收效不错。
2.关注阅读过程,培养阅读习惯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所以,老师要与学生一起制定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带着学生开始这“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以八年级上册中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例,我首先组织学生统计全书共有多少章节,每章大概多少页,再规划自己每天大概的阅读时长和可读完页数,最后综合大多数学生的意见,规定每天的阅读时长和必须读完的页数,制订可行的阅读计划。阅读规程中,一周一统计学生的阅读进度,进度慢的要求利用周末赶上,进度快的及时提醒他们注意阅读质量、讲究阅读效果。第一遍要求学生整体感知,在书本上圈点勾画,简单批注。然后再回头以章为单位细读,制作读书卡,学生不仅阅读积极性高,而且普遍反映自己收获颇丰。
3.“多样化”评价促有效阅读
如果没有有效评价,名著阅读就会流于形式。让学生对名著阅读保持高度的热情和自觉行为,离不开新鲜感的保持,这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多样化的评价。除了考试评价,阅读过程中的阶段性评价和读完一本名著后的总结评价更值得关注,读书报告会、手抄报展览、课本剧表演、话题辩论赛等专门的评价课都是不错的选择。
部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说:“对于阅读少、不阅读、不思考的孩子而言,此次教改已不是噩梦,而是审判。”让乡村教育跟上教改步伐,让乡村学生有书读、爱阅读、深阅读,需要我们语文人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