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强 杨维建
【摘 要】 目的:探討谷丙转氨酶、超敏C反应蛋白及谷草转氨酶在急性阑尾炎患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4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按照手术后的病理结果分成轻型组(n=28)以及重型组(n=20),以同一时间就诊的腹股沟疝患者(n=25)当作腹股沟疝组。检测轻型组、腹股沟疝组、重型组患者的血清谷丙转氨酶、超敏C反应蛋白及谷草转氨酶水平。结果:轻型组、腹股沟疝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清谷丙转氨酶、超敏C反应蛋白及谷草转氨酶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术前,重型组患者的血清谷丙转氨酶、超敏C反应蛋白及谷草转氨酶水平明显高于轻型组、腹股沟疝组(P<0.05),术后,重型组患者的血清谷丙转氨酶、超敏C反应蛋白及谷草转氨酶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0.05)。结论:谷丙转氨酶、超敏C反应蛋白及谷草转氨酶在急性阑尾炎患者中有比较高的检测价值。
【关键词】 谷丙转氨酶;超敏C反应蛋白;谷草转氨酶;急性阑尾炎
因为急性阑尾炎的病情进展快,比较容易发展成阑尾穿孔以及阑尾坏疽,造成阑尾周围脓肿,增加了治疗的难度,不利于预后[1]。临床医生单纯依靠血象、临床表现、阑尾彩超等检查容易误判阑尾炎的严重程度,延误手术时机,导致感染性休克、腹腔脓肿等并发症。本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4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分析了谷丙转氨酶、超敏C反应蛋白及谷草转氨酶在急性阑尾炎患者中的检测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4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按照手术后的病理结果分成轻型组(n=28)以及重型组(n=20),以同一时间就诊的腹股沟疝患者(n=25)当作腹股沟疝组。轻型组28例,男15例,女13例;年龄16~78岁,平均(34.17±15.92)岁;体质量32~80kg,平均(57.34±13.89)kg;其中,单纯性阑尾炎12例,化脓性阑尾炎16例。重型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16~78岁,平均(33.29±14.79)岁;体质量32~80kg,平均(56.27±13.44)kg;其中,坏疽性阑尾炎10例,穿孔性阑尾炎10例。腹股沟疝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17~78岁,平均(35.24±13.72)岁;体质量34~80kg,平均(56.92±14.38)kg。三组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检测轻型组、腹股沟疝组、重型组患者的血清谷丙转氨酶、超敏C反应蛋白及谷草转氨酶水平:分别在入院当天、阑尾切除术后的第2天清晨,采集3mL外周静脉血。采取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以及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正常的参考值范围:谷丙转氨酶5~40U/L,谷草转氨酶8~40U/L。用ELISA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正常的参考值范围:0~5mg/L。比较轻型组、腹股沟疝组、重型组患者的血清谷丙转氨酶、超敏C反应蛋白及谷草转氨酶水平。
1.3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 20.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s)分别行卡方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轻型组、腹股沟疝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清谷丙转氨酶、超敏C反应蛋白及谷草转氨酶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前,重型组患者的血清谷丙转氨酶、超敏C反应蛋白及谷草转氨酶水平明显高于轻型组、腹股沟疝组(P<0.05),术后,重型组患者的血清谷丙转氨酶、超敏C反应蛋白及谷草转氨酶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0.05)。见表1。
3 讨论
急性阑尾炎具有合并症多、发病急、易穿孔、进展快等多种特点,如果没有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会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2]。当前,在诊断急性阑尾炎时,主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史、体格检查、B超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等方法[3]。但是因为阑尾的生理解剖位置比较特殊,有时易鉴别为妇科炎症性疾病以及右侧输尿管结石等[4]。细菌通过阑尾静脉会回流到肠系膜上静脉,然后通过门静脉进入到肝脏,导致门静脉炎,引起肝功能代谢异常。超敏C反应蛋白的主要生物学特性为可以结合真菌和细菌等机体中的多糖物质,在钙离子存在的情况下,可以形成复合物而进一步发挥作用于补体C1q,释放炎症反应介质,激活补体系统,促进吞噬细胞反应以及细胞间粘附,从而溶解靶细胞。超敏C反应蛋白具有比较重要的调理素效果,可以增加吞噬细胞的运动以及活性,促进对各种异物以及细菌的吞噬效果[5]。在健康机体的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只以微量的形式存在,当受到炎症的刺激后,其浓度会快速增加。超敏C反应蛋白常用于诊断急性阑尾炎,其特异性大约为38%~87%,灵敏性大约为40%~94%。本研究发现,术前,重型组患者的血清谷丙转氨酶、超敏C反应蛋白及谷草转氨酶水平明显高于轻型组、腹股沟疝组(P<0.05),但轻型组、腹股沟疝组患者的血清谷丙转氨酶、超敏C反应蛋白及谷草转氨酶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重型组患者的血清谷丙转氨酶、超敏C反应蛋白及谷草转氨酶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0.05)。谷丙转氨酶、超敏C反应蛋白及谷草转氨酶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急性阑尾炎病情的变化。
综上所述,谷丙转氨酶、超敏C反应蛋白及谷草转氨酶在急性阑尾炎患者中有比较高的检测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怀科,朱泽卫,王浩龙,等.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急性阑尾炎中的临床对比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9):1510-1514.
[2] 蒋安科,周庆,李强,等.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比较[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24):4710-4712.
[3] 朱峰毅,陈涛,傅赞,等.内镜逆行阑尾炎治疗术对不典型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与治疗价值[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8,35(8):571-575.
[4] 王艳军,雷海云,张小丽.血清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J].武警医学,2016,27(12):1218-1220.
[5] 宗雪莲.C-反应蛋白相比尿常规检验方法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效果及应用价值[J].当代医学,2016,22(27):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