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婕 唐家彬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改革也在向纵深发展,许多语文教师紧紧抓住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彻底打破传统的“满堂灌”模式,以体现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为契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语文教学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一、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给学生自主探究的天地
中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前教学设计时,要认真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状况,真正设计出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要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为宗旨,充分体现学生课堂主人公地位,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也能让学生在一种自由、宽松、舒畅的环境中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如在学习《桂花雨》这篇课文时,在学生进行预习、和学生一起解决字词的前提下,给学生设置几个有梯度的自主探究题目。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小组合作,很容易明白作者一开始写喜欢桂花以及它迷人的香气,然后写摇桂花,最后写赏桂花以及给母亲带桂花。通过这些优美景色的描写,学生深深地体会到了一个游子远离故乡的浓浓的思念之情。
二、合理规划,深入实践
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还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教师如果只是单纯地靠语文课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创新能力,那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各方面能力,还必须让学生多参加一些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真正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更大提高。一些语文教师只重理论,轻视实践活动,这样只能使学生的语文能力逐渐下降。因此,教师要把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通过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由于中学生的年龄小,认识事物的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等比较弱,教师要根据中学生的实际,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如让学生到图书室进行阅览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由选择喜欢的书籍,并把好词、好句段记在笔记本上,这样不但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视野,还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宽了知识面,使语文水平也有很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也会逐步提高。
三、使用激励性评价,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育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各种能力及表现评判的重要原则,评价手段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鉴于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状况,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尽量采用激励性的评价机制,让学生在宽松、愉快、活泼、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非常稚嫩或偏离主题,也要正确引导,中肯评价,且不能对学生进行打击、挖苦、讽刺或者以偏概全,笼统地批评学生,这样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中学生,有可能会成为心理阴影,对学生的终生都会产生影响。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对学生出现的闪光点要及时鼓励和表扬,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逐渐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当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进行鼓励性评价,切不可夸大其词或者不着边际。对学生的奇思妙想,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使其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使其学习积极性得到更好的提升。
四、注重增强专业素养
有人说:“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这话说得很有道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很大的影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切实感受,耳濡目染地不断改变着自己的想法和习惯,日积月累,对学生以后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有很大影响。教师为人师表,身正为范,要让自己的做法和行为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永久的、美好的形象,尤其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更应该注重自身的修养。一方面,要认真学习理论知识,提高自己语文专业知识水平;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教师要明确中学语文教学的总要求,认真学习中学语文教学的方法和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道德水平。要深入研究学生,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设计真正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要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标准要求,扎扎实实,因材施教,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努力营造一个和谐、快乐、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很大程度的激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去。另外,教师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视频、课件等,为学生创造一个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课堂,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为学生未来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要不断研究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千方百计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祖国灿烂文化的必要性,真正以培养学生、激發学生的兴趣、拓展创新思维能力为目标,使语文教学的无限魅力得到充分展现。
五、结语
总之,中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还需要更多语文教师深入地研究,在不断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进行大胆尝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学生的创新能力会得到很好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