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沫
春风春雨,田地里,野坡里,不经意地就会看到提着菜篮三三两两挖野菜的老年朋友们,烂漫春光中的悠闲、安然一展无遗,不由得想起《诗经》里关于采野菜的句子:“参差荇菜,左右流之”“陟彼南山,言采其蕨”,形象生动,看来不仅现代人爱吃野菜,古人对此也是情有独钟。
采薇,春天的味道
上古时期,古人的蔬菜种类非常丰富,《诗经》里面提到能作为蔬菜的就有二十余种,主要是各种各样的野菜。诗经中的“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这里的“荠”,就是指的荠菜,“荼”,是说的苦菜,而鱼腥草也是苦菜。这句诗的意思是:“都说苦菜是非常苦涩的,但是和我心中的感觉比起来它却像荠菜一样甘甜”。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出自《小雅·出车》里的“蘩”,指的是白蒿,即艾蒿。清清溪水流,艾蒿涧边生,采蒿人三五成群,还有鸟儿伴奏,好一派春天景色。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说的就是采卷耳菜的情景。看来,卷耳菜生长得并不多,采的还装不满那斜口筐呢;而《小雅·采菽》里“采菽采菽,筐之莒之”却不同了,“菽”,即大豆。采呀采呀采大豆,方筐圆筐都来装。可见,大豆多多,采摘场景一定很壮观;再看《小雅·采薇》:“采薇采薇,薇亦柔止”。薇,野豌豆苗也,将这鲜嫩的野豌豆苗一把把采回家,那可是古人餐桌上的美味;称得上美味的野菜还有《鲁颂·泮水》里“思乐泮水,薄采其茆”的茆,茆即就是莼菜,开暗红色花,茎和叶都可入菜,味道鲜美。
羹莼,故乡的味道
“青青园中葵”的葵菜,是战国秦汉时期的五蔬之首,甚至在唐代仍然是“百菜之主”。唐代之后种植面积渐少,目前仅有南方部分区域仍在种植。藿。“豆角谓之荚,其叶谓之藿”。藿被认为是先秦时的主要蔬菜,其实就是大豆苗的嫩叶。大豆、还有毛豆仍然很常见,大豆苗的嫩叶却看不到人吃了。
说到吃野菜,不能不提到晋朝人张翰,这位老兄在洛阳做官,身在千里之外却十分思念家乡的莼菜,于是索性辞了官归隐家乡,这样就可以酣畅淋漓地吃上莼菜了。张翰算是中国历史上为了口腹之欲而辞官的异类,这就是“莼鲈之思”的典故。莼菜是一种地道的野菜,其叶片浮于水面,叶的背面分泌一种类似琼脂的黏液,莼菜吃起来嫩滑爽口,可以烹制成羹,“饭稻以终日,羹莼将永年”是古人美餐莼羹后抒发的情怀。
荠菜是野菜中的上品,正所谓“三月三,荠菜赛金丹”。它性凉、味甘,若做菜吃带有一股清香味。宋代大诗人陆游就喜好荠菜,他居然写了一篇长长的《食荠十韵》来讲荠菜的做法。
他不厌其烦先从采集荠菜,然后处理、烹饪整个过程,连配菜都写上了。从诗中:“吾馋实易足,扪腹喜欲狂”可见其对荠菜是多少的痴迷。他在《幽居》中写道 :“荠菜挑供饼,槐芽采作葅。”荠菜属于他春天日常食用食物了,这已经不是能用尝鲜来解释了,而是痴迷这种了。因为荠菜花开了,想要吃嫩荠菜吃要明年了。他就写了一首很悲凄的诗:“食案何萧然,春荠花若雪;从今日老硬,何以供采撷?”
苏东坡不仅是文豪,也是一位美食家,他了解每一种食物的妙处,作为一方的父母官他自力更生,亲自掌厨。苏东坡非常爱吃春季里的野菜芦蒿(又名蒌蒿、藜蒿)。1084年苏东坡被宋神宗派往汝州任职,他特地取道今天的南京品尝芦蒿,后来苏大诗人多次路过南京时,只要有机会就去食芦蒿,他对这种香嫩鲜脆,具有清火化淤功效的野菜极为赞赏,曾赋诗云:“初闻蒌蒿美,初见新芽赤。”苏东坡在《惠崇春江晚景》中也念念不忘蒌蒿,诗云“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野菜,历史的传承
不过在古代野菜可担当着饥荒时填饱肚子的“重任”,所以它还应该有一个更符合身份的名字:“救荒本草”。朱元璋的五儿子、周王朱橚一生好学,组织人编纂了《保生余录》《袖珍方》《普济方》等医书,为后世医学的发展留下了不少宝贵的参考文献资料。不过在他的所有著作中,最著名的一部,还是由其亲自实验所撰写的《救荒本草经》。
《救荒本草经》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以救荒为宗旨的农业用书,作者在书中对植物资源的利用、加工炮制等方面做出了极为全面的总结,是一部明代早期的集植物学、农学、医药等科学的综合性书籍。
《救荒本草经》中的植物种类,是在原有《旧本草》基础上添加的,其品类共有276种。在新增的植物中,不仅详述了开封本地的可食用植物,还有接近河南北部、山西南部太行山、嵩山等地的植物。他著书的态度相当严谨,他散尽家资,派人在山中寻找珍奇植物,并将其栽种于园中,甚至亲自尝试其药性。他将许多不知名却可食用的植物记录在书中,还请来画艺精湛的画师将其外形画为图谱,以供后人清晰辨识。书中的几张图与著述的文字虽不起眼,可是一旦到了災年,灾民就可以根据书中所引,轻而易举的找到可食用植物充饥,继而拯救成千上万人的性命。正是因为如此,自明清至现代,《救荒本草经》都被奉为经典,受到了农业部门的大加重视。
如今,很多野菜已经能够人工种植,在市场上能买到。虽然野菜对于人体的养生价值非常高,但是不要盲目的去挖采、尝试,因为有些野菜如果吃不对,很可能会给身体带来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