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信春
【摘 要】 本文中的多元之力指的是多元的教学方法,而高效课堂注重培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即学生的自主学习力以及知识的灵活应用性,并重点从组间竞赛、合作教学以及自主探究三个教学角度进行探究,从而达到构建高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目的。
【关键词】 多元教学 高中信息技术 高效课堂 教学策略
在现阶段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只是注重单方面地向学生输出知识,忽视他们对知识的吸收效果,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导致整体的信息技术期望教学效果与实际教学效果相差甚远。针对以上状况,教师应转变原有的教学理念,并从客观实际出发,给与学生充分的课堂学习自主权,让学生在竞赛中,在探究中,在合作中,提升信息技术学习自主学习力,获得良好的信息技术教学效果。
一、运用组间竞赛,提升word教学有效性
word教学相对无聊,而这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教学内容之一。针对这种状况,教师可以转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创设竞争性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竞争的过程中,增强信息技术知识的练习强度,提升word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本课的授课中,教师运用组间竞赛教学法开展授课,并注重小组之间实力的均衡性以及组内成员特长的差异化,从而保证整体信息技术教学开展的协调性。具体教师从以下三点着手。第一点,划分小组。教师根据“组建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并在组中设置小组长、副组长、后进生以及辅助员,四项角色。第二点,创设比赛规则。每组要打1000字,其中要求每个组员至少打够200字。之所以这样设置是可以让后進生加入到比赛的过程中,也可以激发后进生信息技术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也能让其他学生从整个小组的发展出发,为后进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提供助力,激发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积极性。第三点,实施引导。教师会给与学生一段自主练习的时间,在这段时间中,学生之间可以互帮互助,而教师可以走入学生的练习中,针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针对性地解答。第四点,展示成果。给教师印象最深的是小陈小组的表现。因为小陈的信息技术基础差,但是他在打字的过程中,特别积极主动,而他的打字速度达到班级的平均水平。教师开展组间竞赛式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在激发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提升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二、运用合作教学,提升PPT实际运用力
教师可以运用小组合作法,开展PPT的授课,并在此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将其他学科的知识,运用到本课的授课中来,从而在增强学科教学融合性的过程中,提升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本节课的授课过程中,教师主要从以下四点,开展本科内容的授课。第一点,划分小组。为了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积极性,教师结合每个学生的特点,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针对性的进行分组,并创设相应的小组职务,增强小组之间学生的学习互动性。第二点,创设问题。教师对学生说:“你们可以随意摘取校园中美景,并制作成相应的PPT,配上文字!”第三点,开展教学。教师给与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学习和探究,让他们试错,改错,吸错,从而提升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掌握能力。第四点,展示成果。在学生的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邀请学生表达他们的观点。小冉积极地举手说:“我们拍摄的是池塘中的景色,即波光粼粼的水面,这让我们想起半江瑟瑟半江红的场景,因而在PPT中进行标注!”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运用合作教学法授课,让学生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各个学科之间的知识,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效率。
三、运用自主探究,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力
针对较为简单的信息技术授课内容,教师可以运用自主探究的形式开展教学,让学生独立掌握这部分知识。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上介绍他们的信息技术学习成果,从而在让学生介绍学习成果的过程中,树立信息技术学习的信心,获得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
例如,在讲授“认识计算机”这部分内容时,教师给与学生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并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开展此部分内容的自主学习,从而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掌握自主学习的方式,以及掌握这部分内容的知识。教师简要介绍学生的学习成果。小兰走上讲台,说道:“计算机由以下五部分构成,包括控制器、存储器、运算器、输入设备以及输出设备。其中,控制器……”教师运用自主探究的方式开展教学,并适时地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梳理,从而在提升学生了解知识的同时,让他们掌握正确的信息技术学习方法,从而获得良好的信息技术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在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创设多样性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荣誉感、自信心,真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爱上信息技术,并懂得将信息技术看作是表达自身观点的重要工具,提升他们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获得良好的信息技术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车虎.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J].新校园(中旬),2016(03).
[2] 蔡丽丽.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学教学参考,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