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湘芸,史晓辉
(1.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上海 200003,2.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外科,上海 200433)
槟榔是一种古老的植物,有一定的药物价值。但经过加工后的槟榔嚼块已成为仅次于烟草、酒精和咖啡的世界第四大、广泛使用的精神活性物质[1]。据估计,世界范围内10%~20%的人口使用槟榔,总人数高达12亿[2]。在我国,嚼食人群主要集中在海南省、湖南省和台湾地区。过度嚼食槟榔不仅对官兵们的个人健康有很大危害,而且还会严重影响我军整体战斗力。本研究通过针对南海某岛礁部队部分经槟榔危害健康教育宣讲前后官兵嚼食槟榔情况的调查问卷,总结分析该部官兵嚼食槟榔的现状,验证健康教育宣讲的干预效果,为进一步加强开展健康教育及制定合理有效的戒食槟榔措施提供依据。
1.1 研究对象2019年4月,驻守岛礁医疗卫勤团队的专业医务人员对南海某驻岛礁部队官兵进行嚼食槟榔危害相关健康教育讲座,结束1个月后,随机抽取147名参加过健康教育讲座的的官兵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累计回收有效问卷共计147份,合格率100%。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及统计工具 在复习槟榔危害相关专业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南海岛礁实地特殊环境,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经预先调查后反复修改完善成型。具体针对当地官兵食用槟榔现状,以及经健康教育宣讲后食用槟榔情况实施的回顾性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主要采取选择题形式,由单选题和多选题构成,其主要内容包括①调查对象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学历、婚姻状况等;②对食用槟榔危害性的认知程度,以及食用槟榔的具体主要原因;③食用槟榔状况:根据不同的接触量分为不食用槟榔、偶尔食用槟榔 (1~2颗/日)、经常食用槟榔 (3~10颗/日)和大量食用槟榔(11颗以上/日),以及食用槟榔的年限、亲戚朋友是否经常食用槟榔、长期居住地;④经过健康教育宣讲干预之后食用槟榔状况的变化,包括数量,槟榔食用危害性的认知。
1.2.2 健康教育宣讲 统一时间,在固定场所,由笔者对驻防官兵们进行槟榔危害相关的健康教育宣讲,共计2小时。宣讲内容包括:人体健康的内涵、长期食用槟榔的危害、如何拒绝食用槟榔等。宣讲采用相对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通俗易懂地讲授,典型案例的深入剖析,配合关于槟榔危害的图片、视频等强烈视觉冲击等方式进行。课堂秩序井然,场面活跃,互动良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在健康教育宣讲1个月后随机抽取参与讲座学习的驻防官兵,依托网络优势,利用问卷星方式进行调查问卷分析,累计收到147份完整、有效的调查表。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1 被调查官兵的基本情况147名参与问卷调查的官兵,其中男性146位,女性1位。年龄18~42岁,平均25.04岁。学历层次方面:大专以上70例,高中及中专51例,初中以下5例。婚姻状况:已婚28例,未婚119例。
2.2 官兵们槟榔的食用率、食用年限、食用原因、亲戚朋友的食用率和长期居住地调查发现,官兵们的食用率较高,食用年限较长,食用原因也比较集中(图1-3)。亲戚朋友中经常食用槟榔的占24.29%,不经常食用槟榔的占75.51%。长期居住地为海南省有45人(30.61%),湖南省有15人(10.2%),广东省有13人(8.84%),广西省3人(2.04%),其他地区有71人(48.3%)。
图1 槟榔食用率
图2 槟榔食用时间
图3 槟榔食用原因
2.3 槟榔危害健康教育宣讲的干预效果经过健康教育宣讲1个月后随访发现,食用槟榔的官兵中食用槟榔数量减少者有44人(29.93%),食用槟榔数量没有变化者9人(6.12%),未食用槟榔者有91人(61.9%),食用槟榔数量反而增加者0人(0),而以前不食用槟榔,最近1月内开始食用者有3人(2.04%)。对于长期食用槟榔危害印象最深的内容,调查发现,86人(58.5%)认为吸烟联合槟榔危害更大,100人(68.03%)认为长期食用槟榔容易得口腔癌等肿瘤,66人(44.9%)认为槟榔可以轻易买到,但是它危害很大,是一种软性毒品,21人(14.29%)认为没有什么特别印象。认为健康教育宣讲对本人和周围人群戒槟榔作用很大的有18人(12.24%),确实有帮助作用有22人(14.97%),有一定作用有91人(61.9%),认为完全没有作用有16人(10.88%)(图4-6)。
图4 健康宣讲后食用情况
图5 健康宣讲印象
图6 健康宣讲作用
追溯历史,2000多年前中国人就开始食用槟榔。已有研究表明[3],槟榔确实有抗氧化、缓解疲劳、刺激神经兴奋等功效。但过度嚼食槟榔尤其是出现槟榔嚼食依赖对于普通人群的健康危害巨大。既往研究发现[4-5],槟榔可引起诸多恶性肿瘤如口腔癌、咽癌、喉癌、食道癌等,还会引起肠道息肉、肝硬化等消化道疾病。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中心就把槟榔、槟榔嚼块及含烟草的槟榔嚼块列为一级致癌物。南海岛礁靠近槟榔种植和销售的热点地区。针对南海岛礁驻防官兵嚼食槟榔的状况,暂未有相关研究,笔者加入到岛礁医疗卫勤保障团队中,作为专业医疗人员针对此情况进行初步研究。
3.1 岛礁特殊环境是槟榔嚼食率高和时间长的重要原因对部队官兵嚼食槟榔的调查近年来鲜有报道。2014年调查发现三亚驻地官兵槟榔总体嚼食率可达44.1%,高于普通人群。本次调查发现,南海某岛礁官兵槟榔嚼食率高达58.5%,明显高于其他部队地区和人群。且官兵们接触槟榔的时间较长,40.14%已食用时间≥1年。从世界范围来看成年人槟榔的嚼食率从13.3%到49.3%不等。我国不同地区的槟榔嚼食率差异也较大。既往发现[2,6-7],吉林市居民咀嚼槟榔率为21.82%。湖南省居民嚼食槟榔率为38.40%。三亚城乡居民总体槟榔食用率最高,为41.8%,这也与槟榔的种植区域相符合。另外,本次调查中还发现岛礁官兵的吸烟也高达59.18%,和槟榔嚼食率基本等同。嚼食槟榔比例高、时间长并且同时联合吸烟是岛礁官兵的显著特点。因此,笔者所驻防南沙某岛礁部队官兵嚼食槟榔情况严重,形势严峻。
针对槟榔嚼食率高和时间长的原因,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官兵嚼食槟榔的两大最主要因素是消遣无聊和受朋友影响。驻防岛礁官兵是一类相对特殊的群体,地处高温、高湿、高盐的恶劣环境,由于物资补给的相对不易所致的艰苦生活条件,加之强度颇高的军事训练,较长时间与家人、亲戚、朋友相对隔绝的通信联系,与相关研究类似[8],极其容易滋生孤独感与心理寂寞,所以官兵嚼食槟榔最主要原因是为了消遣无聊。官兵们在相对狭小的岛礁环境内工作、生活,耳濡目染易模仿。碍于面子,不易拒绝别人递来的槟榔。健康教育的缺乏使得很多人并不了解长期嚼食槟榔的危害性,甚至部分官兵认为嚼食槟榔会提神,有益身心。所以,岛礁官兵嚼食槟榔行为普遍,比例远高于其他地域的人群。从官兵们长期居住地的调查结果分析,海南省、海南省、广东省和广西省官兵共占总数的51.7%,而这4个省份有嚼槟榔风俗。
3.2 健康教育对于戒除槟榔有作用 多因素综合引导有待加强正确的健康教育能引导良好的健康行为[9]。经过健康教育宣讲1个月后随访发现,食用槟榔的官兵中数量减少者有29.93%,未食用槟榔者有61.9%,岛礁官兵已初步建立槟榔危害的概念。认为健康教育宣讲对本人和周围人群戒槟榔作用有作用的占89.11%。经过前后数据对比,本次健康教育讲座成效十分显著。但是对于长期嚼食槟榔并且已有槟榔嚼食依赖的人群来说,仅依靠一次健康教育是远远不够的。为保障岛礁官兵的身体健康,结合嚼食槟榔的原因和特点,本文提出以下建议:①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认真关心岛礁官兵,摸清嚼食槟榔的情况及嚼食原因,包括家庭环境、受教育程度、同伴影响等要素,联合医疗保障人员共同制定个体化的戒食方案。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反复强化槟榔的危害性。②借鉴岛礁区域医疗联合体设想[10],针对岛礁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现象,通过信息化网络等现代化便利条件让每个岛礁都实现信息共享,建立岛礁官兵医疗保健综合服务平台,通过对嚼食槟榔官兵实施风险预测、健康管理、健康干预、健康追踪等一系列举施,进一步提高戒食效果。③加大控烟和控制嚼食槟榔的监督力度[11]。在全岛范围内增加禁烟和禁食槟榔的场所,尤其是宿舍不能吸烟,增加控烟和控制槟榔嚼食督查的人数,通过记名、通报批评等方式加强管理和监督。
南海某岛礁官兵嚼食槟榔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这一现状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健康教育成果斐然,但如何采取个体化的措施进行持续有效的管理是下一步要探讨的重要问题。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增强驻防官兵身体素质,保持军队的战斗力,守卫好祖国南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