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芳芳 颜西刚 陈燕 王宏亮
椎管内麻醉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适用于腹部及以下手术的一种麻醉方式,其主要作用机制在于:麻醉药物经由椎管进入硬膜外腔或蛛网膜下腔,从而抑制脊神经根传导途径,进一步引起支配区域知觉的暂时丧失,最终发挥理想的麻醉效果[1,2]。于椎管内麻醉手术围术期,虽然患者的手术部位可获得较为良好的麻醉效果,然而由于受器官组织牵引以及手术创伤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机体出现非特异性应激反应,进一步使得手术风险增加[3]。另有研究报道显示,椎管内麻醉患者尽管麻醉效果较佳,但患者仍会存在应激反应以及内脏牵拉反应等一系列自主神经活动,忘完关旭其他镇静类药物予以辅助处理[4]。丙泊酚是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镇静药物之一,具有起效迅速、可控性较强等优势,但会对患者的循环呼吸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5]。而右美托咪定是近年来所开发的一种新型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显著的镇痛、镇静作用,且不会对机体的循环、呼吸造成严重的抑制作用[6]。鉴于此,本文通过研究对比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对椎管内麻醉手术患者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潮气量(TV)水平的影响,旨在为椎管内麻醉患者提供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辅助镇静药物,从而更好地服务临床麻醉过程,作以下报道。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接受椎管内麻醉手术治疗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法将其等分成试验组及参照组。试验组男27例,女16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50.37±10.73)岁;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9例,高中及以上24例。参照组男29例,女14例;年龄23~77岁,平均年龄(50.42±10.76)岁;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8例,高中及以上25例。2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所有研究对象接受椎管内麻醉;(2)年龄≥18周岁;(3)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均为Ⅰ~Ⅱ级。排除标准:(1)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发生病变者;(2)合并代谢系统疾病、长期服用镇静类药物者;(3)对本研究相关药物过敏者;(4)交流沟通障碍或伴有精神疾病者。已获得纳入对象同意,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3 研究方法 (1)麻醉方式:参照组采用丙泊酚(北京费森尤斯卡比医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070010)作为麻醉药物进行椎管内麻醉,使用剂量为1 mg/kg,首先以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静脉滴注1 min后改用泵注,初始速率调节为2.0 mg·kg-1·h-1,随后按照患者术中脑电双频指数(BIS)进行适当调节,维持BIS在45~55范围内。试验组则以右美托咪定(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0248)作为麻醉药物进行椎管内麻醉,使用剂量为1 μg/kg,首先以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静脉滴注10 min 后改用泵注,初始速率为0.2 μg·kg-1·h-1,随后按照患者术中脑电双频指数(BIS)进行适当调节,维持BIS在45~55范围内。(2)标本采集:分别于用药前(T1)、用药10 min后(T2)、用药30 min后(T3)、用药60 min后(T4)、术毕(T5)时采集2组患者的静脉血2 ml,于3000 r/min的条件下进行时长10 min的离心处理,取上层血清保存在-80℃冰箱中待检。
1.4 观察指标 比较2组用药前(T1)、用药10 min后(T2)、用药30 min后(T3)、用药60 min后(T4)、术毕(T5)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以及NE、COR、TV水平,不良反应控制效果,T1~T5时的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值。其中血流动力学指标主要涵盖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完成血清NE水平的检测,以放射免疫法完成血清COR水平的检测,具体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不良反应主要涵盖恶心呕吐、低血压、呼吸抑制以及皮肤瘙痒等。
2.1 不同时间点2组MAP、HR水平比较 T2~T5时试验组MAP、HR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1。
指标试验组参照组t值P值MAP(mm Hg) T187.33±12.8387.25±12.960.0290.977 T280.48±10.66∗73.39±11.532.9610.004 T389.08±13.44∗114.52±15.028.2770.000 T490.06±13.32∗114.34±14.837.9870.000 T586.30±10.45∗98.72±10.485.5030.000HR(次/min) T181.51±13.1981.54±13.250.0110.992 T260.33±10.01∗76.01±12.036.5700.000 T366.82±10.38∗80.32±10.256.0680.000 T467.84±10.58∗81.42±11.555.6850.000 T565.43±10.23∗79.37±10.796.1480.000
注:与参照组比较,*P<0.05
2.2 不同时间点2组NE、COR、TV水平比较 T2~T5时试验组的NE、COR、TV水平均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2。
指标试验组参照组t值P值NE(nmol/L) T11.18±0.221.18±0.210.0001.000 T21.19±0.21∗1.31±0.252.4100.018 T31.23±0.22∗1.42±0.253.7410.000 T41.21±0.16∗1.35±0.193.6960.000 T51.15±0.16∗1.30±0.174.2130.000COR(μg/L) T1362.24±55.18363.42±55.520.1000.922 T2372.47±58.50∗408.43±62.952.7440.007 T3400.42±69.05∗466.88±71.174.3950.000 T4365.10±60.18∗397.08±61.492.4370.017 T5360.32±58.93∗386.73±60.832.0450.044TV(ml) T1450.32±31.52450.78±31.480.0680.946 T2412.27±38.42∗433.84±31.742.8380.006 T3401.85±50.21∗425.92±56.922.0800.041 T4406.83±58.01∗433.85±60.232.1190.037 T5414.32±60.32∗440.88±61.482.0220.046
注:与参照组比较,*P<0.05
2.3 2组不良反应控制效果比较 试验组不良反应控制效果相较参照组较好(P<0.05)。见表3。
2.4 不同时间点2组AAI水平比较 T2~T3时试验组的AAI水平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4。
应激反应主要是指人体在遭受内源性或外源性侵害时所产生的一种非特异性反应,于椎管内麻醉手术的过程中,往往需对患者的皮层组织予以切开处理,同时牵拉病灶周围组织,易导致机体应激反应的发生,同时会提高丘脑下部-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活性,继而引起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水平快速升高,促进糖皮质激素的大量分泌[7-9]。相关研究报道显示,围手术期患者若出现过度的应激反应,不仅无法发挥应用的保护作用,同时会对患者术中的各项生命指征稳定性造成影响,进一步增加手术风险,不利于术后早期康复[10-12]。因此,如何有效加强椎管内麻醉手术患者的镇痛/镇静作用显得极其重要,亦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丙泊酚以及右美托咪定均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镇痛/镇静药物[13,14],为了深入了解上述2种药物应用椎管内麻醉手术患者的效果,本研究随机抽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并分别予以上述2种药物辅助麻醉。
表3 2组不良反应控制效果比较 n=43,例(%)
组别T1T2T3T4T5试验组74.33±21.0355.19±17.3246.13±16.6252.10±21.0354.93±16.84参照组74.40±21.0545.83±13.8337.16±12.9554.30±21.8556.21±17.83t值0.0152.4732.8990.4760.610P值0.9880.0150.0050.6360.544
本文结果显示,T2~T5时试验组MAP、HR水平低于参照组,这表明了右美托咪定应用于椎管内麻醉中可获得较为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效果。其中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右美托咪定进入人体后,可直接作用在大脑内部的蓝斑受体,从而可发挥显著的抗焦虑、抗烦躁以及镇静作用,继而为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提供了有利条件[15,16]。此外,T2~T5时试验组的NE、COR、TV水平均低于参照组,这说明了右美托咪定应用于椎管内麻醉中,相较丙泊酚可显著减轻机体应激反应。分析原因,笔者认为右美托咪定可通过和α2-肾上腺素受体特异性结合,进一步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信息传输和转化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具有镇静、抗焦虑等作用,同时可对神经外科手术造成的刺激性起到缓解作用,并减少脑组织的水肿以及高血压情况,最终达到缓解应激反应程度的目的[17,18]。另外,试验组不良反应控制效果相较参照组较好,这表明了右美托咪定应用于椎管内麻醉中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安全性较佳。右美托咪定对α2-肾上腺素受体具有显著的亲和力,在经由静脉注射给药后可迅速被机体所吸收,且在发挥药效后可迅速清除残留药剂,不会于人体内蓄积,因此可显著减少患者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AAI属于临床上广泛用以反映机体镇静麻醉深度的敏感指标,亦可作为手术应激反映指标。本文结果还显示了T2~T3时试验组的AAI水平高于参照组,这充分证实了上述结果,表明了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可提高椎管内麻醉患者的镇静效果,缓解手术应激程度。分析原因,右美托咪定可通过刺激突触前膜α2-肾上腺素受体,从而对NE的分泌产生抑制作用,进一步有效减轻NE对血管产生的收缩作用;同时,右美托咪定具有抑制神经元放电的作用,有利于降低交感神经活动效应,最终起到显著的镇静作用[19,20]。
综上所述,右美托咪定相较丙泊酚而言,用于椎管内麻醉手术患者中可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有效缓解患者的应激反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可获得较为良好的镇静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