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野下的高中英语阅读导学策略

2020-05-11 05:51连建湘
考试与评价 2020年3期
关键词:阅读课核心素养

连建湘

【摘 要】 核心素养是英语教育发展的主旋律,包括语言能力、学习能力等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文化品格等必备品格。本文以人教版必修二第五单元阅读课The Band That Wasn't为例,探索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导学策略。

【关键词】 核心素养  阅读课  导学策略

核心素养体系是研究学业质量标准、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依据。文章结合人教版必修二模块第五单元阅读课The Band That Wasn't的教学实践,探讨高中阅读教学中如何通过教师导学的组织与实施,融入学生核心素养指标,如团队合作、沟通与交流能力、语言素养、学习素养、主动探究、问题解决能力、反思能力、人文素养和价值观等。

一、加强导学案设计,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认知主体作用

导学案是搭建教师指导作用和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桥梁,其目标定位应符合学生能力实际,通过创设适合探究的情境,调动学生探究积极性,将教师诱导点拨的“教”的过程与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學”的过程有机融合。合作学习促进交互式课堂教学,能培养学生自主和探究的学习能力,有利于个体思维和群体思维的顺利开展。

在The Band That Wasn't的导学案设计中,可要求学生课前完成两项预习作业:从单词表选择恰当单词编制故事以及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乐队,并制作课件在课堂呈现任务达成情况。本课词汇量较大,但话题较通俗,易为学生接受。用单词编制故事是词汇加工过程,能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词汇,避免因生词覆盖率过高而影响文本理解。乐队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学生兴趣盎然、思路开阔、有话可谈,介绍乐队能激活学生已有图式,为过渡到中心话题做准备。两项作业认知挑战难度不大,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干预学习过程,只以评价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当然,如果任务难度较大,教师应积极介入,分析、点拨并提供必要的帮助或做必要的总结。

二、为思而教,分层递进,理解和扩展兼顾

在学习The Band That Wasn't这一课时,我们注意到本课标题The Band That Wasn't是一个省略句,教师在读前引导学生看题猜意,补充Wasn't后的内容,并以此驱动阅读,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筛选和处理有价值的信息,在读后重新审视、证实或修正个人观点。本课语法项目是“介词+which / whom”的定语从句。文本解读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引发学生关注。教师可先要求学生获取文本中的定语从句,对其整理和分类,然后梳理并概括关系代词前介词的选择和使用规律,为后续语言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做好铺垫。

在学习这一课时可在“Read between the lines”环节中,提出问题:What is the writer's attitude towards the Monkees? Is the writer's feeling positive or negative? 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品味字里行间的意义,分析作者写作意图,提高分析与评判能力。针对创新性思维,可在“Read beyond the lines”环节提出两个问题: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Monkees' growth to success? What makes a successful band? 这两个问题要求学生联系个人生活体验,求解文本的言外之意。探讨的过程也是相关语言集中呈现的过程,增强了学生感知和运用话题的能力。通过设计问题情境,学生的学习动机得以激发,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也是学生完成信息整合、意义探究和创意表达的过程。

三、以预设促生成,以写促评,读写结合

The Band That Wasnt一课中,作者文章开头提出了三个问题,并围绕问题发表了观点:To be honest, a lot of people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becoming rich and famous. 写作意图清晰了然。因此,针对文本第四段“The band broke up about 1970”细节, 可引发学生思考:Why do you think the band broke up? 通过讨论,不同的家庭环境、生活经历、知识背景、兴趣动机、情感体验使思维产生碰撞,灵感得以激活。学生因此对“明星梦、财富、成名”能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对成功有更本质、更理性的认识,对理想的追求也会更加理性和从容。思考和表达的过程就是语言生成的过程。相较于以教师为主体的说明和答案呈现,学生的陈述更加重要,它是学生思维的活动化,对语言的运用和生成提出了要求。

The Band That Wasn't的读后写作任务可分为三个部分:文本内容复述、作者情感态度分析、个人观点陈述。这是将课堂学习、交流和讨论的内容以写的形式输出,能巩固并强化既有的学习成果,读写结合,以读促写。通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第一段的三个设问及人称代词“you”的使用,学生感悟写作中如何吸引读者注意力,并与读者对话和交流;通过学习workbook中Speaking task和Writing task部分的词汇和表达,以及使用阅读材料中出现的词句,能降低学生语言负荷,促进目标语言项目的模仿和创造性使用。读写结合必然生成新的内容,在表达新内容遇到语言障碍时,这种模仿或熟词新用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内化新的语言知识,增加学习成就感,提升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核心素养的获得是一个持续的、终身的学习过程。英语阅读教学若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必然要“为思而教”,通过任务的设置和探究,融入核心素养理念,促进学生学科和跨学科素养的发展。教师应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强化教学设计的目标性,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空,为学生提供素养学得与习得的契机,提升师生在阅读教学中的“获得感”。

参考文献

[1] 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3-22.

[2] 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阅读课核心素养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我们的书到了
初中英语文学小组合作阅读课例探究
人教版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 必修三?Unit 4 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
阅读课该怎样上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