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2020-05-11 05:52张月桃
考试周刊 2020年31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初中核心素养

摘 要:针对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从内容与价值概述、学科与核心素养关系、优化建议、需要注意的问题四个方面展开阐述,总结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与法治观念。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学生;核心素养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初中思政学科从“思想品德”到“道德与法治”的变更,是一次教材体系的调整,从教材内容到教育理念上都有新的改变和突破,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将学科所具有的“立德树人”素养发挥出来,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从而实现个人的健康成长。才能更加有效地发挥学科“立德树人”的功能。但是实际教学过程中,关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还存在一些不足,初中生的年纪也较小,对社会与世界的认知不深,刚刚开始形成自尊与自我实现的观念,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也难免会对未来形成迷茫的心理。所以,下面针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展开分析。

一、 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培养概述

(一)核心素养内容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在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之后,能够真正获得一些知识,积累一些收获,从而体现该学科的价值。针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指导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初中生的道德素养、心理品质、法律与公民意识等得到发展。所以,由此可以确定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即道德品质、法治观念、健康生活等。

其一,學生的道德品质。初中生必须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思想观念,作为爱国精神与中华文明的传承人,在公共场所要遵守秩序,秉持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理念,为社会、学校纪律的维持做贡献;其二,学生要健康生活。学生通过掌握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知识,要更加热爱生命,发现生活中的美,形成乐观、积极向上的观念,正确认知自我;其三,形成法治观念。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要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法、守法、用法,成为法治社会下的中学生。

(二)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作用

按照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标准,该学科是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主,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使其能够通过学习构建思想道德观念与品质。道德与法治课程本身比较特殊,与数学、语文等基础课程相比,道德与法治课程更加关注德育。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时,要做到两点:第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深入落实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体系与道德价值观念,为实现健康成长奠定基础;第二,学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传统文化宣传等有重要作用。所以,初中阶段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的学科核心素养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手段。

二、 道德与法治课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密切联系

初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与道德与法治课的联系十分密切,需制定完善、可行的教学策略。初中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下:第一,初中阶段是学生综合素养与学习水平的提升的重要时期,组织其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有利于提高思想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观念;第二,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使用学生日常生活实际为背景,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能够让学生多参与实践活动,将日常生活与学习结合,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且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成效。由此可见,道德与法治课程、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要紧密联系,才能够有效实现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

三、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几点策略

(一)教学理念:坚持立德树人

道德与法治课程和核心素养联系非常密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综合水平。然而具体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立德树人”功能的发挥。在新形势下,道德与法治课程面临新要求,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同时也负责教学活动组织的工作,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期间,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工作。那么在教学时,教师需要时刻坚持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提高个人专业素养,顺利组织教学活动。

以部编版七年级《友谊与成长同行》一课为例,教师组织这一课教学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即梳理朋友圈的原因与青少年交友的意义。随后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师要搜集整理教学资源,始终坚持立德树人观念,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同学们以前如果有开心、难过的事,第一个想告诉的人是谁?”“上学之后再发生这样的事,这个人是否发生变化?”在问题的引导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了解朋友的真正含义。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活动,让学生总结从幼儿园时期开始到现在,自己的朋友圈是否发生了变化。最终发现,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自己的交友圈也会发生改变。这样一来可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友谊与成长的重要性,并且提高教学专业素养。除此之外,教师要多参与培训,掌握新形势下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新内容,在课堂教学中传递给学生,发挥课程教学的价值。

(二)核心素质培养体系:致力于完善与优化

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教师要按照当前所呈现的实际需求学生生活与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构建完善的学科核心素质培养体系,在教学中运用该体系,分别制定有效的教学对策。如果站在宏观角度,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切实完善学科教学计划,制定科学可行的教学目标,按照当前教学现状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第二,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与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道德与法治内容,在课堂上创建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课程知识;第三,组织教学实践,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实践活动,树立法律意识,通过基础理论与实践活动的结合提升核心素养。例如:以部编版七年级《“我”和“我们”》一课为例,教师指导这一课教学之前先制定教学方案,让学生了解集体的意义,随后再指导学生参与拔河这一集体活动,组织集体活动时教师要以教材中的基础知识为依据,让学生在参与拔河活动的过程中,发现个人与集体在力量上的差距,从而形成合作意识,真正投入到集体生活中,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三)培养方法:注重多样化

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除了能够在课堂上进行,还可以将课堂拓展到户外,探索一些多样化的核心素养培养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例如:部编版八年级《我们的公共生活》一课,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公园中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发现公园中的休息椅、垃圾桶、路灯等公共设施,并且说出这些公共设施的作用,感受自身与社会之间的联系,随后教师再指导学生要爱护公共设施,完成这一课基础知识的教学。随后,教师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社会中发现的不文明现象,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四)学生积极性:组织教学活动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因为学生年龄、课程特征等因素的存在,一些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兴致并不高,学习积极性缺失。这时,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形式丰富的教学活动,将活动与道德与法治课程基础知识结合起来,达到教学的目的。例如:以部编版八年级《秩序与规则》一课为例,教师为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可以组织角色扮演的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编情景剧,将生活中常见的不遵守規则现象在课堂上演示。通过这一教学活动,学生更加热情地参与讨论,养成遵守秩序的道德品质。

四、 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培养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合理利用信息技术

不管教师采用的教学形式如何,其本质都是为教学内容服务,那么对于表达方式的选择,则要考虑教学内容。虽然信息技术教学和以往采用的教学方式相比效率更高,但教师不能完全摒弃传统教学方式,必须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如西沃白板5与班级优化大师等,但是不能过于依赖这些新技术设备,课堂上将其作为辅助工具,明确课堂教学主体,提高教学效率。

(二)内容的渗透要深入

教师在课堂上对教材内容加以展示,会采用声音、图像、视频等结合的形式,在课堂上创建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然而这期间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将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作为重点,针对其进行深入探究,不能过于关注课件是否应用的信息技术等非主要内容。设计教学课件不仅要突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科素养、教学目标,还要保证课件结构与内容的可行性,深入渗透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三)掌握教学需求

新形势下不仅要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还需要发现其与传统教学方法之间的契合点,将两者充分结合。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资源与方式,不能完全照搬。目前教学改革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出明确要求,但传统教学模式中依然有一些可借鉴之处,将其与信息化手段相融合,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效率得到提升。教师组织教学时,言谈举止和教学需求的关系十分密切,这是课堂教学与学科素养培养的重要前提。若教师能够抓住这一优势,发挥现代化媒介与技术的优势,在教学中形成合力,无论是对教学改革还是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四)信息资源共享

教师课前制作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件时,面对现有的素材需要针对性选择,而不是将所有素材全部堆积起来,这样学生无法完全消化,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选择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素材时,必须要选明确具体需求与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素材,将搜集到的所有资源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给学生,以此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形成学科素养。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时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需要采用先进教学技术,拓展教学范畴,将基础知识与教学实践结合,一方面可以转变学生的传统观念,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形成正确的道德品质、法治观念、健康生活理念,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作者简介:

张月桃,福建省永安市,永安市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课初中核心素养
基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提升初中生公共参与意识的路径选择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