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丽迪
[摘 要] 教师话语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不仅是教师完成教学计划的辅助工具,更是课堂语言输入的主要来源,在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及学生完成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开展教师话语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及实践价值。通过对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法改革交流评优活动参赛课(公共英语组)中评选出的优秀获奖课和未获奖课之间的教师话语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这两类课在教师话语方面的差异,从而揭示中职英语优质课教师话语的使用特点,并希望以此促使中职英语教师更多的关注并优化英语课堂上的教师话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教师话语;语量;问;反馈
一、研究意义
在中国,英语学习的自然语言环境并不理想,因此课堂教师话语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学习的态度及效率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语言学家就开始提倡通过“教师研究”(Wallace 2000)进行外语课堂的系统研究,包括语言教学中的教师话语、教师行为等较为细致的方面。同时,随着“以学生为中心”主题教学模式的出现及不断推广,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集中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及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在英语教學研究领域逐渐与西方语言界融合,但我国的外语教学偏重于内容和结果,偏重知识的获取,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训练(黄国文,2000)。近些年,英语课堂话语实证研究呈现出明显增长的趋势,然而,国内学者对教师话语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对西方理论的介绍或回顾(林汝昌,1996),实证研究还有待加强。通过对近十年的文献回顾,笔者发现很少有研究者关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话语的特点,特别是对教师话语量、提问、反馈等方面的系统研究。本研究以Krashen的可理解输入假说理论、Swain的可理解输出理论和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为指导,试图通过对上海市中职学校教师教学法改革交流评优活动(公共英语组)参赛课中4节优秀获奖课和4节未获奖课进行比对分析,以揭示优秀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特点,为中职英语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为上海市第六届中职学校教师教学法改革交流评优活动(公共英语组)中的英语口语课。根据研究的需要,笔者从参赛课中挑选出4节由专家组层层筛选评选出的优秀获奖课和4节未获奖课作为研究对象。执教这8节课的教师均为中国教师,母语为中文。
三、研究问题
为了揭示优秀获奖课中教师话语运用的特点,笔者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进行研究:在优秀获奖课和未获奖课中,教师话语量和学生话语量的比例是多少,教师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的频率分别是多少,在教师对学习者课堂表现的反馈中,不同的反馈形式所占的比例是多少。
四、研究方法与手段
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观察课堂实录,分析中职教师话语的特点。由于本研究的焦点在于描述英语课堂教师话语行为,其中,教师话语量、教师提问次数、教师反馈次数是描述教师话语行为的重要变量,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以上数据得出结论。
五、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1.对教师话语量的分析与讨论。根据对中职学校毕业生的调查,他们大多从事服务业,如前台、客服等服务领域的工作。在与客户打交道的过程中,英语听说能力在职业应用中比书面语更为重要。
鉴于学生口语输出量的重要性,笔者对两组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师话语时间、学生话语时间以及其他活动时间的平均值进行了百分比统计和计算。研究发现,在优秀获奖课中,教师话语平均时间为19.25分钟,占总课时的42.78%;学生话语平均时间为19.5分钟,占总课时的43.33%。在未获奖课中,教师话语平均时间是26.25分钟,占总课时的58.35%;学生话语平均时间是13.5分钟,占总课时的30%。由此可见,在优秀的获奖班级中,教师的话语时间与学生的话语时间基本相当;在未获奖课中,教师的话语时间远远高于学生的话语时间。从两组数据的比较来看,优秀获奖课学生的语言实践时间远远高于未获奖课学生的语言实践时间。通过录像观察,这些获奖课程的共同特点是课堂气氛活跃,教师通过组织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给学生大量的机会去操练语言,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师生之间交流互动频繁,学生的响应能够及时得到教师的反馈和鼓励。在未获奖的课堂中,笔者发现教师话语时间非常长,学生回答问题、操练语言的时间很少,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教师更多的扮演传授者角色,过分强调知识输入对学生的重要性,忽视了学生运用目标语交际的需求。
2.对教师提问话语的分析与讨论。教师课堂提问是英语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提问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Long&Sato(1983)提出一种将问题分为参考性问题和展示性问题的方法受到普遍认可。其中,参考性问题是为了寻找未知信息而提出的,它没有明确的答案,教师需要学生提供真实的信息,它可以引起真实的交流。展示性问题是针对已知信息进行的提问,它是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效果最直接的一种手段。
针对这一问题,笔者统计了8名教师的不同提问类型在获奖组和未获奖组题型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在教学过程中,获奖组4名教师的平均提问次数为77.5次,未获奖组教师的平均提问次数仅为47.5次。这表明,获奖组的教师更充分认识到提问在语言课堂中加强学生的理解与课堂交流的重要性。获奖组课堂教师以及未获奖组课堂教师使用参考性问题的次数分别占总提问次数的28.48%和18.52%。这组数据表明,获奖组的教师使用了更多的参考性问题。由此可见,这些教师已经意识到参考性问题在英语课堂上的价值。而在未获奖组课堂中,教师使用的参考性问题较少,主要是展示性问题,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都比较机械,此类问题很难激发学生交流思想的欲望。
3.对教师反馈的分析与讨论。教师课堂话语中的另一重要内容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反馈。教师反馈可以分为积极反馈与消极反馈两类。Brophy(1981)指出,积极反馈有利于课堂的学习气氛以及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并且可以有效促使学习者进步。
笔者通过对8节课堂的教学过程观察发现,所有的教师在课堂中极少使用消极反馈。这表明无论是优秀获奖课还是未获奖课,教师都能通过积极反馈来增强学生自信,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但笔者同时发现,教师反馈以简单表扬为主,如“good”“okay”“all right”“right”“wonderful”等。两组教师所使用的简单表扬的比例几乎是一致的,分别为87.54%和90.71%。Brophy(1981)指出,过度使用简单表扬,对学生不能产生很好的激励效果。具体反馈(表扬并加以点评)在两组教师中均非常少。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在具体反馈这一层面,两组教师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教师不能忽视具体反馈的作用,而应充分利用具体反馈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六、结论
1.关注教师课堂话语,提高课堂效率。中职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师话语的重要性,认识到教师话语不仅是传授知识、组织课堂活动的工具,也是学生获得目标语输入的重要来源。研究发现,在课堂上,很多教师的课堂语言比较随意。在课前准备时,教师往往只在教学设计、教学活动等方面下功夫,很少反思自己的语言。为了真正提高课堂话语的质量,首先,教师应该多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和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弥补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其次,教师可以将自己的课堂进行录音或者录像,寻找并反思自己的课堂话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语言;再次,教师也可以通过积极参加听评课的方式,同行之间互相指出在课堂话语中的优缺点,互相监督,互相促进。教师只有重视自己的话语质量,不断提高自身的课堂话语水平,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外语学习环境。
2.改变传统教师角色,增加学生口语输出。Harmer(1998)指出,最好的课堂是学生用目标语言说话的时间最大化的课堂。为了真正落实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积极转变角色,把课堂还给学生。在优秀的获奖课中,教师们运用了大量的有趣的教学活动,具有启发性的提问,富含建设性的鼓励,多样化的互动,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操练语言,训练思维,提升自我效能感。在这些课堂中,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不再仅仅扮演语言知识输入者的角色,还扮演了管理者的角色,如组织学生进行一项语言活动;扮演示范者,如示范如何进行大声朗读;扮演监督者,如在教室里走动,监督学生的活动情况并了解学生对语言的掌握情况;扮演辅导者,如在学生小组活动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个别辅导;扮演鼓励者,如肯定并激励学生的课堂发言等。教师通过角色的灵活变化,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口语输出。
3.重视提问多样性,增强学生交际能力。新课程标准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堂应以学生的发展和就业为导向,使课堂摆脱枯燥乏味的单向知识传输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师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在优秀课堂中我们发现,教师非常注重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获奖老师们在使用展示性问题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同时,也非常注重使用可以启发学生思维的参考性问题。我们还发现,在这些课堂实践中,优秀教师为了有针对性的训练不同层次同学的交际能力,往往将相对简单的展示性问题给到基础一般的同学,让这部分同学也能获得成功交际的喜悦;将需要较高思维能力的参考性问题给到基础较好的同学,让这部分同学能够有更大的锻炼空间。差异化的提问方式,有效提升了各类层次学生的交际能力。
4.增加提问等待时间,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在观看课堂录像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导致教师话语时间过长的另一重要因素是提问后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不足。很多教师提出的问题很好,但一旦没有学生回答,老师就会急于解释或者重复或者自己直接给出答案,导致教师话语越来越多,学生话语越来越少。其实老师们大可不必害怕冷场,英语是学生的第二语言,学生需要时间去消化老师的问题,同样需要时间去组织自己的语言,特别针對参考性问题,需要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人生经验等很多方面表达个人观点,更是需要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因此,我们建议老师们在提升自身的提问质量的同时,要适当延长等待时间,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只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才能真正做到帮助学生内化知识,提升思维,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
5.提高反馈语质量,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为了进一步增强师生互动,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们的心理情感,利用积极反馈,消除课堂的紧张气氛,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优秀课堂观察中我们发现,对英语基础不错的同学,老师经常采用继续追问的方法,帮助学生加大口语输出的同时,给学生机会表达观点,提升自我效能感;对于基础薄弱的同学在口语表达中出现的简单错误,老师没有直接指出错误,而是引导学生自我修正,以保持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由此可见,高质量的反馈可以很好的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Brophy,J."Teacher Praise:A Functional Analysis" [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981:51.
[2]Harmer,J.How to Teach English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3]Krashen,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Oxford:Pergamon,1982.
[4]Long,M.H.&C.J.Sato.Classroom Foreigner Talk Discourse:Forms and Functions of Teachers' Questions [C].Mass:Newbury House,1983:268-285.
[5]Nunan,D.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A Textbook for English Teachers [M].London:Prentice Hall,1991.
[6]Wallace,J.M.Action Research for Language Teachers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7]黄国文.从以结果为中心到以过程为中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10):1-9.
[8]林汝昌.教学语言——一个仍有待研究的问题[J].外语界,1996,(2).
[9]谈言玲.外语课堂话语模式选择机制[J].山东外语教学,2009,(6).
[10]徐英.外语课堂教师礼貌情况调查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1):6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