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当下新时期的教育理念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因此教师应转变传统观念,创新教学模式,立足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详细阐述了高中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几点运用“问题—互动”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问题—互动”
一、 引言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的开展,使高中的数学教学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教师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数学核心素养也有了新认识,但仍有部分教师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实事求是,有效地将“问题—互动”教学模式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结合起来。
二、 高中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吸收
在高中的数学教材中,知识具有相当强的连贯性,对于部分知识点的学习有可能会用到之前学过的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借此机会,为对这部分知识已经遗忘的学生进行强化,在复习以往知识点的同时实现对新知识点的引入。该方法既能使学生接受新知识,还可加强学生对于新内容的吸收与理解。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习效果。
(二)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高中是学生学习生涯的特殊阶段,教师应注重对其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提升学生数学水平的同时,调动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欲望与激情。教师能够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时,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通常情况下来说,随着对于教材学习的不断深入,其中的内容将会越来越难,因此学生常常会出现很多的失误与错误,降低了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学习效果。针对此现象,教师应在明确学生出错的原因的基础上,巧妙地采用“问题—互动”这一教学模式,对其进行解决,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 采用“问题—互动”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提出问题
1. 注重问题导向
若想有效地采用“问题—互动”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教师应注重提出问题的导向。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于教师所提出的数学问题是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需要引导其自主对问题规律进行探索。在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掌握了主动权便能在问题中加入自己的想法,展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能够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例如,教师在对人教A版教材,数学必修一中的第一章第一课《集合》进行教学时,应综合考虑教材中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根据教材中所述,数字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彼此又有着相同的性质这一知识点,进行知识的拓展,创设生动有吸引力的课题。比如,教师可以向同学展示几张图片,分别是苹果、西红柿、黄瓜、猕猴桃、西兰花等,让学生对这几样物品进行分类,并讲述自己是根据什么进行区分的。该方法可将生活与数学教学联系起来,让学生的数学学习不再拘泥于书本上简单的文字,进而提升其数学核心素养。
2. 突出问题要求
教师在采用“问题—互动”这一教学模式时,应注重对于问题要求的突出。“问题—互动”不仅仅是在教学形式上的转变,其优势更在于对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创新,使以往死板的课堂变成一个动态的整体。对于高中阶段数学的课程设置,应综合考虑学生素质的全面發展与个体的成长这两点内容,将互动模式与数学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除此之外,高中阶段的数学内容多、知识点庞杂,教师面对大量的教学任务,应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以便快速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应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基于教材为学生扩展出新的题目,以便拓展学生数学思维,使其数学学习能力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提升,同时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教师在对于函数的单调性进行教学时,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一幅在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面积的图片,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对其观察和思考,分析图片中所表达的信息。多数学生都能够说出最多的面积和最少的面积,还能得出在一定的时间内臭氧层空洞的面积会有所增减的结论。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向课外延伸,举出在生活中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各项数据,例如降雨量、蔬菜价格等等。与此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画出相关的图形,引导学生自行发现图片变化时函数值所产生的规律,即在自变量发生变化时,函数值会随之变小或者变大。接着,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继续向学生进行提问,引导学生回溯之前学习过的相关内容,并与学生共同完成函数y=x,y=x2,y=-x+2的图像,同时鼓励学生总结和表达该类函数图像都具有哪些特点。同样将图像作为参考,将最初得出的“自变量发生变化时,函数值会随之变小或者变大”这一结论应用在一般函数中,就能够发现增减函数的内涵定义,通过该方法,教师可让学生正确的意识到函数的单调性是对于定义域内的某个特定区间而言的,拥有局部性,由此学生便能够对函数的单调性这一知识点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3. 突出问题主线
在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突出问题的主线,由于高中数学的内容十分庞大,体系过于复杂,如果面面俱到地对学生进行讲解会花费许多不必要的精力,而且还会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所降低。因此,教师可以在教材的基础上为学生构建一个范围比较广的框架,先让学生对知识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再根据重点内容的重点线索进行相应的知识扩展,以此迅速掌握和了解所学的知识。在“问题—互动”的教学模式当中,一旦学生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就可以向教师进行提问,确保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吸收程度。
例如,在对对数函数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对教材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然后再为学生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为接下来数学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将班级内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就“如何判定函数y=x2-2x(x>0)的单调性”这一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在互动之间增强对于对数函数的认识。认识到不能只凭借函数图像对函数单调性进行考虑,还应将符号语言也算在内。由此,教师通过引导,使学生能够通过数学符号语言表述出增减函数的定义。
(二)加强互动
1. 学生之间的互动
在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正确地采用“问题—互动”的教学模式,在注重问题提出的同时,还应强调互动的重要性,适当开展小组之间的讨论学习活动。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活动的加强,能够使其产生良性竞争,调动起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同学之间呈现出团结互助的模式,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在让学生了解相关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其交流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除此以外,教师应明确高中阶段的学生相比初中和小学时期来说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心智上也逐渐地成熟,该阶段学生的行动力和创造力都正处于巅峰状态。因此,教师不能沿用传统模式的统一讲述,束缚学生的思维,而是需要更新教学手段,开展一些特定的数学活动,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数学的美妙之处,体会其魅力与价值。吸收其中的精华,转化为自身养料,助力自身核心素养的健康发展。
2. 师生之间的互动
在互动方面,高中数学教师除了要以小组的形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外,还应注重加深师生之间的联系,拉进自己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有层次地开展数学学习,对数学知识点展开深入的探究。首先,在初次接触数学新内容时,教师主要让学生对其内容和思路有大概的了解,对新的解题方式进行熟悉。其次,在具体的学习阶段,教师需精准地向学生传授新算法的应用方法,加强对学生解题思路的强化。让学生在与教师的充分沟通中,提升数学学习的效率。最后在练习阶段,教师应巧妙地带领学生将学过的知识与解题技巧应用在实际的练习过程中,让反复的练习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强化理解,深化学生对于新思路与新算法的感知,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加强其举一反三的能力,真正做到核心素养的提升
3. 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
教师应着重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为实现良好的互动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课内与课外都要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与交流,在学习生活中充分地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明确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解决和指导,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调整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高中时期是学生生涯中最关键阶段,此时的学生已经向大学开始迈进,但仍然有部分学生没有设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在数学的学习当中,未充分的进入状态,学习效果不佳。此时的教师应对当前班级中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与思考,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改变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主体的模式,充分尊重學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问题—互动”的模式当中实现对于数学知识点的掌握。同时,教师应增加自身的亲和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再以以往威严的面目面对学生,让学生对于教师敬而远之,难以实现有效的互动。
除此以外,教师还应将数学内容转化为具体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认识到数学并非是别人口中无用的学科,能够在生活中使用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让自己做到学以致用。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在设计题目的时候结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做到为每一个人全面考虑,使学生能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主观能动性,进而提升其学习水平,增强核心素养,实现高中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四、 结论
综上所述,教师应加强对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效地运用“问题—互动”模式实现高中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师应注重问题提出导向,突出问题要求,同时明确问题主线。在互动方面,教师需拉近师生与生生之间的距离,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供有利条件,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永钊.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在“问题—互动”教学中的培育[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8):26.
[2]咸远峰,万丽娜.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在“问题—互动”教学模式中的培养[J].基础教育论坛,2019(19):34-35.
[3]王丽.层级互动式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3):155.
[4]张峻.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在“问题—互动”教学中的培育[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2):27.
作者简介:
马波,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市萧山区第三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