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道德与法治》是个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中讲解、分析理论,进行逻辑推理是常规形式,而这些形式通常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建设作用不明显或没有作用。因而,要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就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调整,以切实将核心素养培育与学科知识教学融合起来,保证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道德与法治》课和其他学科有个区别,就是理论性强而直观性较弱。在传统的政治教学中,教师大多是采用硬性灌输的策略。也就是单纯通过理论讲授让学生被动接受政治理念,然后给学生划出重点、要点,让他们死记硬背,以在考試中取得较好分数。而现在不同,因为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任务不再仅仅是要让学生记忆学科理论,而且要完成对他们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而素质、素养的生成规律是与理论知识接受不同的,需要学生有个接触、感知、体验和认同的过程才能完成其构建。也就是说,素养培育的方式、渠道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在形态需求上有一定冲突。在新课改背景下、在核心素养培育目标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必须进行指向目标的调整、优化,甚至改革,以科学的、合理的方法将核心素养教育与学科理论教育融合起来,以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目标的达成。
一、 需对核心素养了如指掌
要想将核心素养培育与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融合起来,第一个要考虑的问题,其实不是方法和策略,而是教师必须对什么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内容包括什么、核心素养的生成规律是什么有系统、准确的了解和把握。也就是,教师首先具有相应的教育素养,才可以将核心素养教育由松散的无意识教育变为有意识、有计划的教育行为。如果教师对教育目标是模糊的,那显然不可能将之融入教学,并达成目标。
简单地说,所谓的核心素养是指与学科能力发展相对应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但仅从这个笼统的概念上,我们很难组织具体的教学。因而,还需要对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进行系统认知。
政治这个课程的核心素养因学生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和表达方式。比如在高中阶段,其核心素养包括四个大项,即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核心素养则根据学生的心智发展需要表述或分类更细一些,包括了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法治观念、国家意识、政治认同、文化自信、社会和谐和人生自信,这几个核心素养,对教师来说还相对比较容易把握,但也需要明确,素养的生成与对应的理论信息传递不是一个概念也不是一种渠道。而另外一些核心素养则是政治教师容易忽视的,即一些跨学科的核心素养。如协作能力、思维品质、集体意识、实践素养等等,在学科核心素养教学中,很容易被教师忽略。而如果忽视了这些素养的建设,我们的核心素养教育是不完整的,是不能满足学生综合素质发展需求的。这需要教师特别注意并进行系统掌握。比如“中学时代”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很容易想到,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将心理健康、人生自信这两个素养融入教学过程中,而很少会考虑“这一课的教学中,能不能对学生的其他素养进行培养?比如协作能力?”如果教师没有这个意识,也没有事前对协作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过研究,那么,显然不会在课堂上有意采用小组合作探究这种方法让学生去探讨“我是大人了吗?”这个问题,核心素养教育的时机因此而错过。
二、 教学目标必须指向明确
前面分析过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包括的内容是多元的,学科核心素养和跨学科的核心素养加起来有十余项之多,而且这些大项之下还有小的分支。比如,道德品质这个素养之下,就包括了爱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自立、自强、团结、友善等等细节上的素养;比如心理健康这个素养下,包括了自尊自爱、情绪情趣、乐观向上、坚强意志、健全人格、交往合作、善于竞争等心理品质;再如,思维品质,就包括着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发散思维等等。核心素养的复杂多样,不仅是让我们认识到核心素养教育的复杂和繁重,而且也应该意识到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可能每次都全部融入某一具体的教学课堂上。也即,通常来说,我们在进行某一课的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的特征而只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核心素养进行指向性培育,而其他的素养建设则根据设计规划安排在其他课上。这样,最终实现核心素养培育的全面、综合、系统。
所以说,要想有质、有效地将核心素养教育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堂,在每一节课上,我们必须要有明确的核心素养培育指向。不能指望学生“一口吃成个胖子”,也不能无规划地随机安排。
比如“成长的礼物”这节课,教师可以从教学内容上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切入点。即,在进入初中之前,学生们对“礼物”这个概念的认知是单向的。即,礼物应该是来自他人的物质馈赠,是纯物质的。而这节课给学生所列出的“礼物”则是他们从来还没有想到过的,如“新的目标”“新的挑战”“新的机会”“新的可能”……那么,显然,我们在向学生传递这些理念信息之前,需要先让他们转换一下思维、打开思维空间,对“礼物”的概念进行重新界定和理解。因而,在这节课上,教师就可以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能力进行有意的培养。先不带领学生认识新的“成长礼物”,而是先带领学生们研究“什么是礼物?”通过这个过程,既能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又为下面展开这部分的理论教学打下概念上的基础。
三、 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学习
素养教育与知识认知不同,知识可以通过听教师直接讲授来获得,而素养则需要经过生成的过程最终内化为学生的个体品质。因为是个构建的过程,所以,单纯靠教师讲解、引导是不能够完成的。这是素养培育最基本的客观规律。比如我们对学生讲“大家要有集体意识,要学会和懂得团结协作”,那么,学生就能认同并具有这种精神品质和能力吗?显然不会。而是需要我们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合作和集体竞争(比如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间的知识竞赛),让学生切实体验到在社会中、集体环境下,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取得优胜,而单打独斗或不团结的集体基本没有获胜的可能。经过这种经验性的体验之后(当然,不只一次这种体验刺激),学生才能从内心认同这个理念并体现在行为上,从而真正成为自己的一种素养。
所以,在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学中,我们应尽量避免传统的那种教师讲授而学生听记的方式,而是将知识获取的过程交给学生来完成。而在学生完成对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其相应的素养就能够生成(至于生成什么素养,取决于探究的内容和形式。比如上面说的,通过合作式探究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观念。而如果采用学生独立探究的方式,则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及学习品质等)。如在教“努力就有改变”的时候,我们让学生分组进行研究,“大家通过交流,整理一些通过努力发生改变的案例。当然,也可以搜集一些反例,说明努力也可能不会发生改变。然后大家一起分析,为什么会出现反例?真理和真相是什么?”通过这个过程,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思辨能力等素养。显然,这比教师直接向学生讲授知识理论,效果要好得多。学生既不是被动接收理论,达到更高的认同度,且同时培养了其核心素养的发展。
四、 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在《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素养中,有个“政治认同”素养。其实我们发现,有很多素养的形成,其实都是从“认同”两个字开始的。比如集体意识这个素养,就需要先让学生认同“人不能完全脱离集体而生活、存在”这个理念之后,才会将这个理念储存在自己的大脑当中,最终转化为素养;比如“热爱祖国”这个素养,也需要先引导学生认同“我们的祖国是值得热爱的、应该热爱的”这个思想,然后才会转化为具有行为特征的素养。所以说,在核心素养的培育中,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认同”,而不是强制学生“接受”。
而我们知道,初中学生虽然年龄上比小学生大,且思维能力也有较好的发展,但他们因为还是生活在一個较封闭的圈子里(通常就是学校和家庭),社会经验和经历相当少。而政治理论和政治素养又是源于社会规律的归纳,需要有一定的社会感知为基础才能实现“认同”。学科素养的生成与学生的实际学情产生了矛盾。那么,怎么来解决这对矛盾呢?最好的方式,就是将生活引入教学。用实际的生活,让学生对理论产生直观的、感性的体验性认知,从而帮助他们去理解并认同理论。
比如学习“友谊与成长同行”,怎样让学生认同“友谊”对其成长是有益的、是一种客观需求?而初中学生对友谊的体验其实是比较单纯的(就是同学和玩伴之间的友谊),丰富度不足,且缺少社会属性。因而,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分组进行交流,说一说自己的家人或社会关系关于友谊的事例。比如“我爸爸有位朋友,有一次……”通过这种对生活实际的交流分析,从而捕获“友谊”促进成长、改变生活品质的作用。以此来达到对“友谊”需求的认同。
总的来说,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向学生单向传输知识不同,其有特定的引导和生成规律。通常来说,基于对初中学生学情的分析及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特征,教师想有效将核心素养培育融入教学,需要首先对核心素养的内容进行准确把握,在这个基础上,在教学中注意指向明确、注重学生参与体验并多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刘颖.思想政治学科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1):99-100.
[2]田建军.中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以政治课社会实践活动为例[J].创新人才教育,2016(3):19-45.
[3]林敏.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和策略[J].都市家教月刊,2017(7):184.
作者简介:范乃桑,福建省南平市,南平市第三中学。